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天,明朝最后的时光。
【朱由检在朝中的声誉较好,为人低调、勤奋,行为举止也比较端正。】
【众所周知,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有点自己的小爱好。】
朱高炽:爱美食,我吃吃吃。
朱瞻基:爱斗蟋蟀,嘿嘿嘿。
朱佑:呃,爱...爱皇后算吗?
朱厚照:爱角色扮演!爱微服私访!
朱厚熜:爱修道,爱长生!!
朱由校:勿cue,爱搞点小木工活罢了。
【朱由检呢,没有明显的不良嗜好和劣迹行为,是个正常的普通青年。】
【朱由校去世时曾留下了对他的期望,告诉他“来,吾弟当为尧舜”。】
【崇祯也知道大明犹如一辆快要散架的马车,已经行驶到了悬崖边上。】
【他也非常的努力,想要去挽救大明朝。】
【可惜吧,能力不够,智商不详,看出来在努力了,可惜收效甚微。】
崇祯(微微破防):努力还有错了!!
朕难道不想拯救大明吗?那也要有得力的臣子啊!
这朝中诸臣,根本就没有几个靠得住的!
袁崇焕:呵呵,陛下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你自己做的孽呢?
【最主要的是崇祯性格多疑,还不大聪明。】
【天启七年朱由校驾崩之后,朱由检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阉党。】
【作为一个刚刚登基的皇帝,拿本就立身不正的魏忠贤开刀也无可厚非。】
【毕竟,崇祯也是需要建立自己的政治威望的。】
【但错就错在,他只是一味的对付魏忠贤,却忘记了保留这份权利。】
唐朝,李世民点点头,十分认同。
按明朝的局势来说,文官的势力已经十分膨胀了。
天启帝用魏忠贤来掣肘东林党,但魏忠贤此人能力虽有却过于贪婪了。
长此以往,对于朝廷来说,是祸非福。
此人可贬为庶民,但宦官的势力却不能够全部消灭,最好换一个自己信任的人上去分割权力。
【光是收拾了魏忠贤,还一股脑的直接把阉党势力连根拔起。】
【别说刚登基的崇祯根本没有势力,就算是有培养势力的想法,也要有这个机会啊!】
【东林党的人又不是傻子,这大好的机会还不得哄着崇祯,趁机掌权吗?】
【吸取上次的教训,他们也不会再给崇祯机会来扶持一个能够挟制他们的势力。】
【更重要的,宦官也是人,也是会害怕的。】
天启年间,朱由校怒视着朱由检,厉声呵斥:“愚蠢!你莫不是杀了魏忠贤?!”
朱由检瑟缩了一下,嗫嚅着开口:“要除掉阉党势力,魏忠贤这个领头的自然要杀啊。”
朱由校太阳穴疼得很,无力的摆摆手,不再开口。
【原本魏忠贤被治罪贬谪已经离开京城,但崇祯又派人去逮捕魏忠贤。】
【等魏忠贤行到阜城时,自知难逃一死,就在阜城南关的客氏旅店中上吊自杀了。】
【给你们皇帝办事的太监,朝中威名赫赫的九千岁,就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脏活累活都给你老朱家干了,恶名也全担了,到头来只是一个随手可丢的弃子。】
【宫中的宦官,谁会不感到兔死狐悲呢?】
崇祯怔怔的瘫坐在皇位上,不由得悲从中来。
所以,这就是他如今所得的结果。
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将局势推向了更加无解的死局啊!
叶楚叹了口气:【这件事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第165章 袁崇焕:牛吹破了,但我也是要面子的!(二合一章节)
【那就是人家太监不乐意用心给你干活了!】
【崇祯虽然后来继续用太监来监视文官,但却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甚至可能会反过来跟文官朝臣一起忽悠崇祯。】
【而当这两股势力沆瀣一气的时候,崇祯也只能做一个被忽悠蒙蔽的笨蛋了。】
崇祯无力的瘫坐在皇位上,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
可是,事到如今,一切都太迟了!
他捂住脸痛哭出声,身边的宦官王承恩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安慰。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即使崇祯想要挽救危局,也无从下手。】
【更何况他还性格多疑,在位期间频繁更换内阁大臣和将领,导致朝中人心不稳。】
【在和大金对峙这么关键的时候,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杀掉了袁崇焕。】
【对比起来,人家皇太极就清醒多了,深刻认识到了袁崇焕的危害。】
皇太极自认自己还算是个有为之君,与那崇祯相比着实是自降身份了。
皇太极:有点辱我了,请尊重(*ˉˉ*;)
天启年间,朱由校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管他袁崇焕是不是恃功而骄,只要没有背叛大明那就是可用之人!
至少,至少在没有找到更加合适的将领之前,你都得给我忍着!
崇祯:别骂了,别骂了,朕已经知道错了。
【上次出征,皇太极上次在袁崇焕手中吃了亏,这次干脆换了条路。】
【绕过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从龙井关、大安口等长城隘口进入,直逼京师。】
【袁崇焕收到消息之后率部星夜驰援,赶到了京师与后金军队展开激战,击退了后金兵。】
【皇太极虽然退走,却没有忘记要除掉这个屡屡阻拦他们前进步伐的大敌。】
【恰巧崇祯多疑,皇太极故意制造了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