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戏做的更逼真,还特地让被俘虏的明朝太监“偶然”听到并“逃脱”回去向崇祯帝报告了。】
疑似三国时期反间计最大受害者曹操:......别让我听见这个词!PTSD了!
下面的贾诩心虚的摸了摸鼻子,哈哈,那时候他还是张绣的谋士呢。
所作所为,那也是为了自家主公考虑嘛!
后宅中的丁夫人眼神恨恨,几欲呕血。
她的昂儿啊!都怪曹操这个老匹夫!
赤壁之战玩过反间计的周瑜,自然是心情大好。
招数不怕老,管用就行!
他曹孟德也是被眼前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真的以为黄将军会叛出东吴。
【崇祯一听,这么惊险偶然才得来的消息,很难作假啊!】
【理所当然的,他对袁崇焕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加上袁崇焕本人性格自负,行事专断,在朝中也有不少的政敌。】
【他曾经未经崇祯帝许可,擅自斩杀了皮岛守将毛文龙,此举无疑挑战了崇祯帝的权威。】
天牢里,袁崇焕真的是想大喊冤枉,他是性格不好他承认,但要说他叛国通敌那是绝不可能的!
成基命简直是心急如焚,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元素,此乃性命攸关的大事,务必要跟陛下坦诚以待,你到底在顾虑什么?!”
袁崇焕想起天幕说过自己的结局,肩膀塌了下去,瓮声瓮气的说。
“我以前跟陛下吹牛说五年必定光复辽东,如今进展甚微,我的面子往哪里放嘛!”
“我总不能跟陛下说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吧?”
袁崇焕:吹牛吹爆了,但我作为一代名将,也是要面子的!
“而且陛下和朝中那些匹夫根本就不懂军事,还老是对我的作战策略指手画脚,烦死个人!”
成基命(无语):???
“所以你就敷衍陛下吗?!你这头倔驴!”
“陛下是一国之君,你先斩后奏,再用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逼皇帝就范。”
“陛下不疑心你才怪呢!”
“简直是活生生的把柄被你送到了政敌的手中!”
袁崇焕也不再犟嘴,他原本是有些轻视小皇帝。
自己是抗金大将,皇帝换了谁都得靠自己,所以不免有些骄矜自大了。
“唉,我知道错了,这次定会向陛下好好陈情的。”
“我对大明的忠心那是日月可鉴啊!”
【后金的反间计,以及一些大臣对袁崇焕的诋毁,崇祯选择相信了袁崇焕通敌的谣言。】
【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就下令将袁崇焕逮捕下狱,最终杀害了。】
【在大明将才缺乏的情况下,这无异于自毁长城。】
【而且袁崇焕在军中威望很高,他的死让很多将士感到寒心和失望,军心受到了极大影响。】
很好,宦官,武将,文臣,现在彻底没有一个靠得住了。
你不亡国谁亡国?!
朱瞻基痛定思痛,决定要把皇室子弟的教育好好抓一下了。
皇位继承的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大了,谁也无法保证坐上皇位的都是什么人。
你看看,从朱常洛到朱由检这几个人,恐怕都没有接受过什么继承人的正统教育。
也不是说非要每个人都接受继承人教育,你至少得有正常的思考能力吧?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万一碰上朱祁镇这种瘟神在世,也让百官有点其他的选择好了。
朱祁镇:爸爸再爱我一次!
【袁崇焕死后,皇太极也是松了一大口气,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
【你大明朝冤杀功臣,我皇太极偏偏要吸纳各族的精英人才,来建设大金的军队。】
【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的人才投奔了大金。】
【军队建设起来,皇太极率领八旗军队势如破竹攻破了朝鲜,收下小弟一枚。】
【大明这边,多亏有人家戚继光当蓟州总兵时留下的整修精良的长城,才没有被轻松拿下。】
不提这个还好,一说起来就更让人生气了。
戚将军为大明朝做了这么多的贡献,就落得一个凄凉离世的结局。
这几十年来的一桩桩一件件,看似是小事,可却在人们心中种下了潜移默化的种子。
那就是,给他老朱家卖命,是完全的赔本生意!
还不如当个奸臣贪官,只要会阿谀逢迎,说不定还能风光致仕呢。
【时局多艰,焉知皇太极剑锋所指的下一个城池,不会是大明京师呢?】
【可此时的京城之中,金銮殿上,身居高位的大臣们又在做什么呢?】
————分割线————
【朝臣里大部分人,没忙着去想如何解决大明朝如今面临的危机。】
【放着财政紧张,边疆战争等这种大问题不管,整日提些看似有理,实际荒唐的建议。】
【刑科给事中刘懋居然提出了裁撤驿站的建议。】
【他认为裁撤驿站可以节省大量的财政开支,每年可节省数十万两银子。】
【而这些银子可以用于充实边防军费,缓解大明朝的经济压力。】
崇祯迷茫:啊?这,这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啊!
比起边防军事来说,裁撤驿站着实算不上什么大事,能挣点钱也好。
朕是真的一分钱都掏不出来了!
嘉靖年间,朱厚熜呸了一声。
驿站值多少银子?
江南有多少银子?
不乐意掏自己的钱,就从其他地方打主意!
这朱由检怎么想的,就算自己拎不清,魏忠贤不是干过这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