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本也是出身底层的人,没有选择向农民加赋税。】
【在河南遭灾的时候,还免除了赋税,从内库拨款赈灾了。】
【当然,对于东林党来说,魏忠贤那是从他们的身上刮肉啊!】
【几十年没有修的黄河水道开始维修了,谁出的钱?】
【那都是魏忠贤火烧东林书院,从东林党人的垄断企业里打压来的!】
【什么纺织业啊,出版印刷业啊,哪里有钱魏忠贤专门整哪里。】
东林党臣子:啊啊啊啊!魏忠贤这个小人!
魏忠贤(核善微笑):还是敌人的钱挣着痛快!
袁崇焕是个武将,谁给他们发钱他就称赞谁。
那些东林党官员当政的时候,辽东的军队整天提着脑袋打仗,却时常见不到收入。
阉党就阉党,至少他魏忠贤给我们关宁军发足了饷银!
【当然,魏忠贤捞钱的程度比嘉靖的老严家父子俩狠多了。】
【基本上算是三七开吧,国库三,魏忠贤七。】
嘉靖撤回一句夸奖,那还是不行。
朕三,他七,这简直是倒反天罡!
【不过几几开那都是有效工作,毕竟国库是真的拿到银子了。】
【而且你只要愿意给他送银子,有事他是真给你办!】
崇祯:等等,你先等等!让朕捋一捋!
朕怎么记得朝中那些东林党的臣子不是这么说的呢?
让他们捐钱,个个都喊穷,拿个一两百两都费劲。
合着是在这骗我呢!!
魏忠贤都能在江南收上来这么多税,朕铲除了奸臣反而过得穷困潦倒了!
崇祯默默流下两根面条泪,哥,俺错了,真的错了!
不应该杀魏忠贤的,呜呜呜!
【反而是在魏忠贤死后,东林党再次重掌朝政。】
【果断就废除了自家大本营江南地区的商税和海税,派人去贫困交加的西北地区加税。】
【还是派军队去的,强行加税增赋。】
旱灾连年的西北地区人民:???
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不是我们招谁惹谁了!
狗官,还不如反了这腐败的朝廷呢!
【不仅如此,辽东原本和缓的局势再次恶化。】
【毕竟你大明不好好发展,人家皇太极收拾完内政还要继续搞事业呢!】
【皇太极兢兢业业的治理大金,大明这边东林党却是骚操作频出。】
朱元璋:......心好累,又冰又凉的呢!
两眼一睁,好像完全看不见大明的未来T﹏T
第164章 崇祯(破防版):努力还有错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金,辽东的作战本应该是重中之重。】
【但东林党表示:我只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
【打赢了,你们是在浪费国家的钱,每一次战争都害苦了我们大明的百姓啊!】
【打输了,朝廷这么支持你,居然还是输了,有通敌叛国的嫌疑,抓走杀了!】
【国内有农民起义,懒得打,都给我统统招安!】
【反复起义,我就反复招安,属于是死亡循环了!】
秦朝,嬴政呵呵一声,拳头硬了。
这要是在他的治下,就把人直接拖出去杀了!
作为战场上厮杀下来的王翦更是生气,这些狗官!
谁要是敢说这种风凉话,不打他一顿算他今天运气好!
明朝,朱元璋也是呵呵一声,大明朝完蛋的推动力+1。
他可没忘记先前天幕说他们明朝末帝穷的抠脚,百姓没钱,军队没钱。
这银子还能自己长脚跑了不成?!
【魏忠贤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他的权势来源于皇权,是一把再好用不过的刀。】
【天启帝明白这个道理,可惜他的继承者并不明白。】
【上岸第一剑,先斩自己人!】
朱由校面无表情的看向自家不争气的弟弟,气不打一处来。
合着把他平时的话全部当做耳边风了是吧?
魏忠贤是什么人?
宦官!
他这个身份就决定了他只能依托于皇权而存在,就算要贬了魏忠贤也无妨。
但你也得找个自己信得过的人顶上这个位置啊!
崇祯:呜呜呜。
【朱由校在天启五年五月的时候,在西苑划船时,不慎落入水中。】
【虽然被人救起,但可能因此落下病根,所以就不幸英年早逝了。】
【蹊跷的是,朱由校是在落水两年之后才驾崩的。】
【而且,这套死亡流程,大家觉得眼熟吗?】
正德年间,朱厚照:......
还真是巧,一样的宦官,一样的打压文臣,一样的落水,一样的英年早逝。
我大明的太医院简直是个筛子啊!
在宫中生病的话,真是毫无安全感呢!
【和我们倒霉的正德帝朱厚照同款死法,朱由校死的时候年仅23岁。】
【具体的死因犹未可知,反正按史料中的记载是如此。】
天启年间,有东林党的官员愤怒的哼了一声。
史书记载,岂能有假?
后世之人,就是爱妄加揣测!
光绪(中毒版):呵呵,要是全看史料,朕都被冤枉死了!
【早年仅有的三个儿子都因病早夭了,也就是说朱由校没有继承人。】
【循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原则,在皇室血脉中,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由检和他是最亲的。】
【在天启帝朱由校去世后,自然是由朱由检继位,史称崇祯帝。】
永乐年间,所有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朱棣双手握得很紧,眼中隐隐含有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