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19)+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朱高煦低着头,暗暗撇嘴,不是你老暗示我说老大身体不好,结果最后还是选了老大继位。

朱高炽还是一副老好人的笑容:“父皇,想来二弟也是受奸人撺掇,才糊涂行事的,还望父皇见谅。”

朱棣眼中有些复杂,老二骁勇善战像极了自己,在战场上也是数次救驾,自己原本就有些不喜老大仁善的性子,所以对于继承人之事有些犹疑。

只见天幕中叶楚神色一正:【明仁宗朱高炽其实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朱棣领兵征战在外,但并不代表北平是安稳的。但朱高炽坐镇后方从未有失,继位后也是开创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不过可惜了,唉,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讲讲这位明仁宗。】

永乐,朱棣眼神一凝,什么意思?难不成因为老二造反造成了什么很大的影响?

老大能得“仁”字为庙号,想来干的不错,为了我大明江山永固,是时候叫老二收一收那些个不该有的心思!

朱棣冷哼一声,敲打了朱高煦几句,朱高煦只能憋屈的应了是。朱高炽也是恭敬低头站在一旁,只是嘴角的笑容似乎更加深了一点。

【但其实朱棣此刻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迄今为止燕军靖难已经两年多,虽然胜多败少,可是由于兵力不足,始终无法巩固取得的胜果,仅仅只能据有三郡之地。】

秦朝,嬴政拿出先前绘制过的明朝地图,仔细思索。

毕竟是对抗中央朝廷,这朱棣虽然看似赢多输少,却始终没有去发展巩固的时间。那些望风投降的州郡能够投降朱棣,自然也能在来日投降建文帝。

嬴政眼神一狠,若是朕是朱棣,便直接放弃按部就班的攻城掠地,南下直取京师。反正都是皇室正统,只要拿下朱允炆,继位指日可待!

【朱棣一狠心,直接放弃了在山东与盛庸等人纠缠,整军挥师南下,想要直取京师。到达徐州后,燕军与朝廷多次交手,却久攻未下。】

【这时,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发生了。】

【灵璧之战时,朱棣的燕军以三声炮响为号发起进攻,不巧的是守军也用三声炮响作为撤退信号。】

【炮响之后,朝廷大军纷纷跑路,燕军则乘势追击,生擒敌将官员数百人,所获降兵物资不计其数。】

明初众人:虽然想过是什么意外,但这个真的很离谱,燕王真的没有开挂吗?

以朱元璋的眼光自然看出南下这步棋虽险,却是破局的好方法。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只要朱允炆不在了,凭着老四的声名战功,这皇帝舍他其谁?

【这一战击溃了朝廷的主力军,也让朱棣的南下之举变得顺遂了许多。】叶楚叹了一口气。

【也许历史真的是个轮回,一千多年前同样决定着楚汉命运的垓下之战也发生在灵璧附近。】

【那一战,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而出生微末的刘邦则问鼎天下,创立大汉。】

汉初,刘邦面露缅怀之色,项羽啊,好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他端起手旁的酒杯撒在地上,遥遥祭奠了一下这个老对手。

想当年峥嵘岁月,豪气万丈,一手创立了大汉,自然希望它能百世,千世,万世的传承下去。

结果,唉,想起自家强势的婆娘,也不知道盈儿那软弱的性子是随了谁,真是头疼。

【朱棣率领燕军一路高歌猛进,直至镇江,将军队驻扎在龙潭,仅仅距离京师30公里,朝廷大惊。】

【朱允炆与方孝孺商议派使臣和朱棣和谈,拖延时间,实在不行城中尚有20万守军可以坚守京师,等待救援。】

叶楚玩味一笑:【其实方孝孺说的是对的,即使朱棣已经兵临城下,但京师并不是这么好攻破的。那么朱棣又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的进入京师的呢?】

【那又不得不提到我们的一个老熟人了,可谓是帮了朱棣一个大忙。】

【各位观众有猜到是谁吗?】

第16章 李景隆:坚守城门是你的谎言!

【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大明战神李景隆!】

曹国公李文忠:为什么还有这臭小子的事!

小朱棣:啊?怎么又是他?他真的不是我安排的内应吗?

李景隆:滚啊!我真的不是!

朱允炆(幽怨):你真的不是吗......

【在朱棣兵临城下的时候,朱允炆派出去募兵的大臣们尚未返回,只能先任用留守在京的诸位亲王以及武臣们镇守各门。】

【这其中当然就包括了出生武将世家的李景隆,emmm,怎么不算是武臣呢?】

叶楚一摊手:【咱们也不知朱允炆是怎么想的,还将皇城西北面的金川门镇守之责交给了李景隆和谷王朱橞。】

【这两个人一个是送出五十万大军的大明战神,一个是听到燕王起兵连夜逃跑的亲王,怎么看都靠不住啊!】

洪武末年,朱元璋都无语笑了,他都怀疑朱允炆是不想当这个皇帝了。

他十分疑惑的开口:“允炆,你告诉朕你是怎么想的?”

朱允炆羞的满面通红:“想来孙儿当时手中无人可用,不得不启用李景隆,若是他能守卫好应天府,也算是他将功折罪了。”

天幕上的叶楚适时开口:【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两人看见朱棣的大军已到城楼之下,火速就开门滑跪投降了。那是一点都没想起皇宫中焦灼等待的建文帝啊!】

如果此时李景隆在朱允炆面前的话,朱允炆特别想大声质问他!

孤如此信重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你将功补过的机会,为什么要背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