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哪怕是平阳公主生下曹襄这个儿子,平阳公主的生活都不受影响一般,以前怎么过,还是照样的过。
现在,应该也是一样的。
而平阳公主这些年好像都没有怎么变化,从青涩的少女,慢慢变得成熟,却越发有风韵。
可无意之间,平阳公主会流露出不应该在她脸上流露出的诧异。
就像现在。
“公主是有什么顾忌?”曹襄和卫长公主的婚事,十四岁的卫公主,将要及笄了,作为刘彻的第一个孩子,卫公主是让刘彻甚喜的,也正因如此,才会定下曹襄为婿。
平阳公主性子如何,刘彻自知,卫公主嫁给曹襄,将来必能得平阳公主的曹襄庇护,刘彻自可无忧。
卫子夫一想平阳公主如今都久居公主府上,平阳侯府中的事多交给曹襄去办,想来以后的卫公主纵然嫁入平阳侯府,也是免了伺候婆婆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
何况这些年曹襄一直护着卫公主,点点滴滴的事,也让卫子夫认定曹襄在未来会是一个很好的依靠,这心里也并不认为婚事操办起来有什么不好。
“我只是觉得卫儿太小了。嫁人毕竟不同,能够在宫中多陪皇后几年挺好的。”平阳公主说的都是实话,只是不知道她这样的实话,有几个人能够听进去。
平阳公主虽然早些年让人提一嘴,她差不多可以当婆婆了,当时她都诧异无比,现在也差不多。
当婆婆了。她生的儿子竟要娶媳妇了?
平阳公主如同置身梦中一般。
卫子夫观平阳公主诧异的神色依然没有收敛,眨了眨眼睛盯着平阳公主。
“皇后难道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当外祖母了?”事至于此,平阳公主只好把她一直没有缓过来的真正原因道来。
这下卫子夫明白了,不得不提一句道:“公主当年也是及笄时嫁入平阳侯府的。”
过来的人,谁家的女郎不是如此。
平阳公主拧起眉头道:“所以那个时候觉得很是难熬。卫儿和阿襄的婚事,再推后几年。不嫁人时快乐的时间也就这么几年,我虽不是那恶婆婆,身份不同,心境也不一样。让卫儿再松快玩几年,此事我同陛下说。”
闻平阳公主所言,很难不让人惊讶。
平阳公主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卫长公主在膝下承欢,能尽情玩耍的时候多玩几年对吧。
“皇后不认为,不成婚时的日子最是畅快,最是无忧的?为人妻,为人母,一家一家的责任,都要挑起,哪里有未出嫁时无忧肆意。”平阳公主都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妨请卫子夫设身处地想想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道理不假,卫子夫其实也不见得舍得将卫公主早早嫁出去,刘彻提了,她也只能问。
平阳公主注意到卫子夫眼中的怀念,自知她定是能明白她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儿女的婚事,我的意思还是我跟陛下说,免得陛下以为皇后办不好这桩事。”平阳公主既然不同意,要如何同刘彻说,还是她来吧。
姐弟之间论起很多事,平阳公主还能说得更直接。
卫子夫自无意见。
平阳公主便从卫子夫宫中出去,往未央宫的宣室寻刘彻去了。
正好刘彻和卫青刚议完事,当下道:“请阿姐。”
末了目光落在卫青身上,刘彻道:“卫青说阿姐是不是又来寻你的?”
这是提起早些年的事了。昭告天下的事,早年有过一回,平阳公主怎么可能再做第二回。
“陛下说笑了。”卫青很确定平阳公主绝不是来寻他的。
事实证明确实不是。
“皇后请我入宫,说是商议阿襄和卫儿的婚事。陛下,我还没有做好当婆婆的准备,这门婚事推个三五年。”平阳公主一看殿内只有刘彻和卫青,行吧,也不用顾忌,直接道明来意。
刘彻啊的一声,显得无奈,“阿姐这理由?”
平阳公主道:“陛下是觉得我老了,还是您老了,着急的要当外祖父不成?陛下服老,我可不服。”
作为一个才三十出头不多的平阳公主,绝不承认自己老了。
刘彻想当外祖父,她还不想当祖母。
“哈哈哈。”刘彻怕是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听到平阳公主的一句不服老,愉悦的笑出声。
可平阳公主一脸的正经,绝没有玩笑之意。
刘彻围着平阳公主转上一圈,“有些羡慕阿姐了。这些年阿姐好像没有怎么变过。”
听着这样的话,平阳公主先纳闷了好吧。
“陛下此言差矣。我更羡慕陛下。”平阳公主说的不假,她的羡慕才是真羡慕。
刘彻再次笑了,“阿姐既然说了不服老,那便缓一缓。虽说阿姐哪怕有了儿媳,那也不会老。”
不料平阳公主感慨道:“总是不一样。还是让卫儿在陛下和皇后身边再承欢几年。女郎最欢喜的日子莫过于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的日子。”
引得刘彻扬眉问上一问,“阿姐如今难道不欢喜?”
平阳公主颔首道:“如今是欢喜的,可陛下,我总不好盼阿襄英年早逝,好让卫儿像我一样吧。”
这话可真是够百无禁|忌的。
“阿姐。”刘彻唤一声。
“所以,还是再让卫儿高兴的自在几年。将来一辈子长着,有她辛苦的时候。不急于一时,来日方长。”平阳公主坚持己见,请刘彻别再劝,劝来也是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