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彻是断然不会允许一家独大的。那便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刘彻曾给卫青的一切, 他会后悔,他会想办法的收回来。
甚至,最坏的可能还是,他会觉得卫青接受不属于为臣该有的荣宠,都是错。
卫青静静的听着平阳公主说话,平阳公主也不绕弯子道:“我想告诉你的是,永远记住你是臣,他是君。纵然是君所赐,你不能越界,一丁点都不能。我的这位弟弟,他狠起来连所谓的骨肉亲情都能不讲。”
说出这句话的平阳公主,神色间只是冷然,并不认为有何不可。
卫青其实也在想,平阳公主其实在说的又何止是大汉的皇帝,还有她也是。
“公主所言,卫青都记下了。”卫青并非在平阳公主提醒后才知道些事,对于平阳公主的提醒,他是感激的,感激于平阳公主能够提醒他,这证明,平阳公主多少都是顾念他的。
“如此,公主能让卫青继续上公主的榻吗?”卫青没有忘记平阳公主方才提及的一句话。
今天他们讨论的话题,关系他们的未来,他们是不是还会有未来。
明明聊的是很严肃的问题,卫青关注的重点竟然是这个。
“你?”平阳公主瞪了卫青一眼,卫青欺身相近道:“公主,除了灭匈奴外,卫青此生唯愿能和公主在一起,哪怕只能上公主的榻而已,卫青也愿意。卫青不在意外人如何评价卫青,卫青想要公主。公主。朝堂上的事,公主说了,雷霆雨露皆为君恩,爵位,食邑,不过身外之物,卫青不在意。
“不,卫青在意。若没有这样的身份,公主是不会让卫青近身的。如今,卫青是长平侯了,公主可欢喜?欢喜卫青又打赢仗?”
此刻的卫青,迫切的想要得到平阳公主的肯定和夸赞。
平阳公主想斥责卫青的,但在听到卫青的话后,斥责的话如何还能说出来。
卫青在外征战,昨夜欢好之时,她分明看到他的身上新添了好些伤。
他的爵位,他的食邑,都是他在前线冲锋陷阵,不畏生死换来,是他原本就该得的。
而卫青对她的所求是什么?
平阳公主用行动回应卫青,浅尝卫青的唇,轻声细语的道:“欢喜,卫青又赢了,为大汉赢了。卫青。”
灼热的两人随着彼此的贴近,谁也舍不得放开。
伺候在外面的婢女没有一个敢靠近的,也明了,屋内是怎样的光景。
嗯,没有公主的吩咐,他们都乖乖在外头等着。
平阳公主一番试探,得了卫青准话,剩下的便不多言。
纵然刘彻给了卫青好些天的假,可卫青并不敢太久不入宫。
如平阳公主所说,他们皇帝陛下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这样一个人现在看卫青什么都好,觉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给他都不为过,但他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清楚,在这样的荣宠下,更要保持谨慎。
为臣的本分,平阳公主都牢记这一点,多年来对刘彻的事,无论是什么事,从来不该问的不问,可以说,平阳公主其实早在教卫青到底该怎么样才能当好一个臣子。
如此,卫青跟在刘彻的身后,一如多年。
刘彻看着卫青如同当年的姿态,并没有因为胜了几场仗而生出骄纵之心,心里当然高兴,也对卫青越发满意。
“卫青,还得再接再厉。”刘彻满意之余,更希望卫青可以继续。
匈奴之患只是让他们打散了一些,论及灭匈奴,从根子上解决匈奴,还差得远了。
因而刘彻也是对卫青寄以厚望。
卫青恭顺的应下道:“是。”
一个是字,卫青提及军中一些情况。随着领兵出战的机会越多,该如何调整军中,卫青也都一五一十的跟刘彻建议,该改的,能改的,最好可以改改对吧。
刘彻听得认真,细节上的事,刘彻其实一直认为,应该要军中熟悉情况的人才能够反馈出他所需要的信息。
“对付匈奴,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掳其百姓而归,牛羊皆入我汉。”卫青其实在对付匈奴的事情上,有他的看法。
匈奴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他们最擅长骑射,大汉那些年不能和匈奴抗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马。
这些年,大汉不断的改良马种,铠甲兵器,无一样刘彻不在挖空心思的想要打造出一支可以对付匈奴的精兵。
兵已强,打得赢匈奴了,也要想法子该如何断其根,令其此生都不能再患大汉。
刘彻听着卫青的话,眼里都是光。
而此时的平阳公主也进了宫,卫子夫有请。
皇后请,平阳公主岂能不进。
“陛下提及卫儿和平阳侯的婚事,是以我请公主进宫商议。”卫子夫也不含糊,开门见山道来。
平阳公主诧异的睁圆了眼,卫子夫看在眼里其实有些恍惚。
她出自平阳侯府,正因如此,自平阳公主嫁入平阳侯府以来,对于府上的女主人,卫子夫要更了解得多。
平阳公主和已故平阳侯曹寿算得上和睦,平阳公主为人不拘小节,以前在平阳侯府的时候,最喜欢看他们这些小郎君小女郎起舞吹奏。
外人都道平阳公主养了好些漂亮的郎君和女郎,定是要效仿馆陶大长公主的。
可其实平阳公主养他们这些人,多是为了自己,只为了观赏歌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