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能如何,不得不把话咽回去。
“阿姐既然心疼卫儿,朕难道能不想多留卫儿几年?不过是念及平阳侯府上只有一个阿襄,太过冷清。阿姐如今都长居公主府。”说到这里刘彻扫过一直不吭声的卫青,这里头的事,懂的人都懂。
卫青听只管听,姐弟不把他当外人,他也只有听的份儿,插嘴是不可能的。
“我的公主府我不住,谁住?再说了,郎君若是连这点冷清都耐不住,能如何?”平阳公主对曹襄的种种,从不认为有何不对,倒是很认为曹襄一个人撑起平阳侯府,都是他应该做的事。
刘彻无言以对,平阳公主总有许多的理由。
“陛下也不想要一个无能的女婿。”平阳公主再补上一句。
“阿姐心疼卫儿,把卫儿交给阿姐,朕心甚喜。至于阿襄嘛,这些年能护着卫儿几个,读书习武也算不错。”卫公主尚未出嫁,平阳公主都已经心疼起她,刘彻心里也是十分的高兴,曹襄到底好不好,刘彻有数。
平阳公主道:“陛下说的哪里话,我总也是卫儿的姑姑。若是我能定下的事,我乐意他们晚上几年成婚。正好让阿襄多锻炼锻炼。”
提起锻炼一事,平阳公主道:“阿襄有意往军中去,不知陛下可许?”
空有一个爵位,享祖上的荣光像什么样?
平阳公主就乐意曹襄愿意去建功立业。
刘彻这下满怀笑意的瞥过卫青道:“阿姐,朕自是许的,交给卫青如何?”
这下平阳公主的视线终于是扫过卫青,卫青朝平阳公主垂眸示意。
“陛下做主。只是,若无功,还请陛下勿赏。我还是那句话,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平阳公主不在意曹襄要跟谁混,反而只要求别一个个可劲的给曹襄加不属于他的功劳就成。
刘彻哭笑不得的道:“阿姐看朕像徇私舞弊的人?”
谁料平阳公主重重点头,“像。”
刘彻一滞,他哪有。
他想不服气的认没有,平阳公主道:“陛下一定要公正。我把阿襄给陛下当范例用。”
话音落下,刘彻的眼神变了,当例子用,这会是多好的一个例子?
平阳公主是他的亲姐姐,世人都知道刘彻和平阳公主感情最好,最亲近。对曹襄,他若不是信得过,又怎么会把卫公主嫁给曹襄。
一个是他外甥,也是他未来女婿的人,在这个人身上体现出所谓的公平公正,震慑也好,杀鸡儆猴以令天下皆知大汉朝要什么样的人才都好,绝对是一等一的好示范。
卫青垂下眼眸,这些话其实他不应该留下听的。无奈这皇家的姐弟都没有要避开他的意思,他只能是留下听上一耳朵。
“阿姐如此舍得?”刘彻自是不疑有他,唯一让他有些拿不准的是,平阳公主真如此的舍得。
“看陛下说的,有舍才能有得。我该教他的东西,也不知道他学得如何,既如此,不用让陛下教。总归陛下愿意出手对他也是福分。”肯定刘彻是不能缺少的,刘彻这个人,喜欢聪明人,看不上蠢货,曹襄算是有小聪明,这样的人刘彻未必不愿意提点着来用,平阳公主又怎么会错过这让刘彻教导的机会。
“阿姐的心思啊!”刘彻一眼看破平阳公主打算,但这样的小心思,刘彻道:“好!”
平阳公主并不意外刘彻答应,含笑垂首道:“谢陛下。”
“如此尽心的阿姐,阿襄是有福气的。”刘彻由衷称赞,平阳公主为曹襄谋的是未来,这样的未来,只要曹襄不自己作死,必是前途无量。
来一趟办好曹襄的事,平阳公主也算放下心中大石。
“国事也议完了,阿姐也一道将卫青领走吧。”刘彻打趣一句,平阳公主挑眉道:“好。”
好啊,有什么不好的。
是以,落在别人眼里,平阳公主又一次从未央宫中将卫青带走。
卫青。
以前的关内侯,如今的长平侯,平阳公主从前不避讳,如今更不避讳。
可是,对于卫青还和平阳公主保持从前关系的事,有人倒是建议卫青,还是该断即断的好。
卫青对这样的人,不见喜怒的道了一句他自有主张。听话是断不可能的。
大抵,卫青不过是听听就过而已。
再让平阳公主领走,卫青在平阳公主的身后,眼睛闪闪发亮。
“你......”并非为卫青而来的平阳公主,倒是想让卫青自忙去,卫青抬眸灼灼的望向平阳公主,“陛下让公主领卫青回去。公主不要卫青?”
平阳公主有了上回同样的感觉,不得不提醒道:“你如今不同往日。”
“卫青在公主这里,一如既往。”卫青凑近平阳公主,灼热的呼吸烫得平阳公主别过头,卫青伸手勾住平阳公主的手,“卫青不讨公主欢喜了吗?”
这话问得,平阳公主道:“不是。”
谁料卫青不依不饶的道:“卫青是公主的,公主别不要卫青。”
卫青靠得太近,近得平阳公主被他的气息全都包裹,想逃,好像都逃不掉。
“好。”平阳公主听着卫青的话,真有一种要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感觉,她到底是有多过分才会不想领卫青一起走对吧。
有人啊,拿捏了她的心思,心知何为以退为进。
但这样的算计只为她领着他招摇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