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花妖追夫随军日常[七零](62)+番外

作者:春池星 阅读记录

“要不是香同志感化了那两名人贩子,我儿子不知道会被卖到哪里去。因为他丢了,他爷爷一气之下病倒了。”

刘全民便是年前丢失男婴的父亲,他也说道:“因为担心父亲的病情,我们没能及时过来感谢香同志,正好政府组织过来,我们就跟着一起过来了,希望把感谢信和锦旗亲手送给她。”

他们过来前商量好久。那位女同志看起来是农村出身,但气质谈吐不像普通人,不好给于钱财感谢。

想到她来到部队,猜测着要不是部队的家属,要不就是部队的职工。

孩子的爷爷是街道离退老干部,一拍大腿,不让他们准备其他的东西,就两样:一、感谢信,二锦旗!

无论是哪种身份,趁着今天领导们都在,送感谢信和锦旗都是很到位的做法。

让部队领导看到锦旗就能想到她,最好再把感谢信贴在宣传栏里,让大家都知道她的光荣事迹!

领导们看到了,今天来的群众也看到了,还能帮着宣传一波,领导们肯定更高兴。

领导们高兴了,这对她未来的履历绝对的锦上添花!

事实上,姜还是老的辣。

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得到地方群众的表彰,114部队开年见喜,哪怕是见多识广的刘师长,还是喜上眉梢直接让薅了个小战士去请香栀来。

部队宣传科的记者们,本以为是每年例行报道。

这下来了精神,先围着一家三口采访,然后拍了一圈,又给小男孩大特写,剩下的等着香栀同志过来采访拍照。到时候发在军报上,肯定能给114大版面。

周先生站在台阶上面,抱着肚子乐呵呵,发自肺腑地骄傲。

看到没有,这就是他闺女!

77年第一炮,响亮!

他要给老战友们全部写信过去,他闺女哪怕没穿戎装胜穿戎装。

“人已经去找了,对了,她不姓香,姓周。”

刘师长跟他们俩口子说完,周先生在不远处点点头:“对头对头。”

“来了来了,你们看,是她不?”刘师长指着远处走过来的其中娇小的身影说。

“是是是。”

“对,就是她!”

刘全民和李会兰抱着儿子迎了上去,刘全民背上还背着箩筐,刚才都没放下。

见到香栀来了,先是把家里演练过的感谢词说了一遍,又把感谢信和锦旗端重地献给香栀。

“围观的人都往边上让让啊,周同志麻烦你往中间靠一点,对,笑一笑。”

香栀没照过相,面对镜头有些懵懂与好奇,跟着别人的指导摆出动作,小脸笑得很灿烂阳光。

三四个记者舍得胶卷,前后左右的拍。香栀出名的漂亮,拍出来效果指定好。

“周同志,要不是你,我们家破人亡啊。”

李会兰忍不住哽咽着说:“我就在等车的时候打了个盹儿,他爸去打开水,回头孩子就不见了。我们找疯了孩子,都没想到孩子近在咫尺啊。”

香栀记得他们,身上奶呼呼的味道很好闻,还有柴米油盐的踏实味道。

她接受他们的赠礼,大大方方地说:“举手之劳,祝你们儿子以后无灾无痛,健健康康长大,不当文盲。”

“诶,谢谢周同志,谢谢您。”

李会兰到底是女同志看到周同志一身气派的装扮,与从前大不一样,为她高兴的同时,也把孩子抱过来给她亲了亲。

香栀抱着人类崽崽,捏捏小手,捏捏小脚,玩得不亦乐乎。

顾闻山办事周到体面,晌午已经过去,约着小夫妻俩和刘师长、周先生他们一起去招待所食堂吃个饭,就当给香栀庆功了。

香栀抱着孩子默认了他的安排。

他们站在礼堂外面,免不得被里面练舞的文工团人员看到。

外面吵吵嚷嚷聚集许多人,她们无心练功就在窗户边看。

见到香栀立功了,获得群众嘉奖还能上报纸,一个个都很羡慕。

吴莉莉走了以后,文工团很是消沉,很少有喜事。

黄蓓蓓与吴莉莉交好,以为吴莉莉是被香栀欺压走的。她还记得吴莉莉说香栀抢了吴招娣工作的事。

等着周先生和刘师长走了以后,挤着不大不小的声音说:“请客吃饭能几个钱,自己掏腰包不行吗?这便宜都要占啊。”

穆颖被她吓一跳,今时不同往日,这种话怎么好说出来。

黄蓓蓓说完,还想拉着其他人一起蛐蛐香栀喝农药的事,谁知道边上人都走得老远,生怕引火烧身。

有人低声说:“黄蓓蓓不知道香栀是周老的闺女?她怎么敢这样说话。”

另有看黄蓓蓓不顺眼地幸灾乐祸道:“能告诉她的人被开除了,说不定巴不得她也被开除,肯定不会告诉她。”

顾闻山在前面带路,没听见黄蓓蓓的怪腔怪调。

香栀抱着孩子走在后面听了个真切,捏着小手对黄蓓蓓招了招说:“工资还没涨呢,请不起客。”

黄蓓蓓被噎了下,没想过香栀会老实巴交地跟她对话。

她嗤笑一声说:“我看是你觉得顾团长的便宜好占,想让他继续照拂你。我建议你见好就收。”

面对有着“喝农药”传闻的主角,黄蓓蓓忍不住奚落敲打几句,把心里憋气撒出来。她替吴莉莉不值。

站在黄蓓蓓身后的人,见状赶紧去请文工团领导。

香栀眉眼笑着说:“照拂的还不够,他想照顾我一辈子呢。”

黄蓓蓓再次心梗:“用什么照拂?你们什么关系他照拂?因为你敢喝农药?”

这话说的很大声,因为表彰的事过来的围观人不少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