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穿越时拿错了剧本(198)+番外

作者:圆不溜啾 阅读记录

流寇人数众多,穷凶极恶。虽然寺中和尚与护卫拼尽全力抵抗, 仍是寡不敌众。

眼瞅着全寺上下都要当匪徒的刀下亡魂,千钧一发之际, 她的母亲随手拿起地上的一把砍刀,熟练地排兵布阵, 让众人守住庙门,自己则单枪匹马冲了出去。

徐玖被丫鬟藏在枝叶繁茂的古树上。透过树叶的缝隙,她看着母亲挥舞着手中的大刀, 愣是从百余匪寇中间杀出了一条血路,抢了对方的马匹,快马加鞭赶到府衙搬来了救兵。

徐玖从未见过那样的母亲。

凶狠凌厉,英姿飒爽,让人崇敬地无法移开目光。

然而救了众人的母亲回到府邸后,等待她的不是称赞,而是佛堂罚跪,抄写经文。

那日庙中,除了他们,还是其他官家夫人小姐。

他们被救后,回去和夫君描述着阁老府的少夫人如何英勇救人,换来不是感恩报答。那些官员嘲笑徐玖的父亲在家养了只母老虎,不纳妾室原来是惧内,私下甚至调笑少夫人在床上是不是也如此勇猛,亦或是换成自己绝对不会迎娶这样的女子之类的污言秽语。

徐阁老为了家族声誉,只能将儿媳关在佛堂中思过。

小小的徐玖第一次感到了愤怒,却无处发泄这份愤怒。

祖父虽关了母亲的禁闭,吃穿用度上却没有丝毫苛刻,甚至自己接过了府中许多琐碎之事;父亲未曾求情,但每日下朝后,就会来佛堂陪着妻子一起受罚。

而外面那些人,她甚至都见不到。就算见到了,她一个小女孩又能做什么?

徐玖端着饭菜到了佛堂。

她每天都会来给母亲送饭,然后陪母亲坐一会。

那天守在门外的丫鬟有些闹肚子,母女俩难得有了独处的机会,徐玖便忍不住问道:“娘,你明明救了大家,为什么却要被责备,被诋毁?”

女人苦笑了一下,摸了摸女儿的额发,问道:“小玖啊,娘亲耍刀耍得厉害吗?”

“厉害!”徐玖用力地点了点头,“像话本小说里的侠客一样。”

“可这世道,娘就算刀耍得再厉害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也改变不了,女人最终的归宿只能是这四四方方的牢笼。”她叹息道,“可笑的是,我已是众多女子中,最幸运的那个了。”

“至少我的夫君爱我,愿为我永不纳妾;公公严厉,却从不曾为难于我;女儿又聪慧孝顺,懂事贴心。”

“我已经活成了许多人艳羡的模样,失去的那些,在别人看来,又算得了什么?”

“世间的好事,总不能让你一个人都占了。”

徐玖觉得,她母亲说得这番话,与其说是在教育她,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否则她脸的上笑,不该是苦涩的。

世事流转,总会有新的谈资如火如荼地上演,人们渐渐忘记了阁老府少夫人“不得体”的事情,徐玖的母亲也从佛堂走了出来。但她几乎再也没有什么机会,走出阁老府的大门。

她被遗忘,那些流言才会消停。

她被遗忘,才是最好的结果。

日子平静地过了许久,久得徐玖快忘记这些事情了。

直到后来,因顾启为了成仙横征暴敛,大梁爆发内乱,一支起义军打到了帝都。

徐玖的父亲守城而亡,她的母亲才再次走出府邸。

只是这次,她没有回来。

那年,徐玖已经十三了。她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与观念了。

她去质问祖父:“老皇帝昏庸无道,为何还要舍命维护,顺应民意不好吗?”

徐阁老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声呵斥道:“自古以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天子乃是天命所归,岂能以下犯上!天子听信谗言,误入歧途,本就是我等臣子的责任。老夫可以死相谏,却断不能做出造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徐玖又问:“爹娘为了这种人送命,值得吗?”

她问完,就能想祖父会如何反驳她。

无非是臣为君死,天经地义之类的说辞。

可不问出来,她心有不甘。

然而,让徐玖意外的是,徐阁老听完,嘴唇颤颤巍巍翕动了许久,竟颓然地坐到了地上,吼道:“出去!你出去!”

徐玖有些害怕,抬脚跑出了房间。

她刚跑没多远,就听身后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地哀嚎。

像一只失独的野兽,悲恸又绝望。

徐玖的眼泪忽得就冒了出来,如断了线的珍珠,簌簌落下,止不住一点。

她的父母,亦是这个老人疼爱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痛苦。

这声哀嚎,改变了许玖与祖父的关系。

她不恨祖父,她只恨这个无理的、自己却又无力的世道。

此后,祖孙俩相依为命。

许是为了弥补对儿子儿媳的亏欠,徐阁老对孙女的宠爱几乎到了不讲理的地步。

徐玖不愿意看那些女德女诫的书,徐阁老就直接打开了自己的书房任由孙女翻阅;

徐玖不喜欢做女工,只想像父母亲那样舞刀弄枪,徐阁老就特意请了师父来教导;

总之,徐玖想要天上的月亮,徐阁老就绝对不会摘星星。

然而,就算如此,还是有一些事情,是徐阁老无法接受的。

比如,出门抛头露面。因为会引来流言蜚语,甚至是小人觊觎;

再比如,女子爱上女子。因为世道难容,他所接受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也难容。

当然,彼时徐玖还不知道自己会爱上女人。

她明白祖父对她的爱和包容,所以,她也努力扮演着祖父心中的乖孙女。

就算她对世间礼教有万般不解不满,也老老实实压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