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攻略未婚夫的门客(重生)(156)

作者:九方杬 阅读记录

然而不管那是不是梦,或许是近情情怯的缘故,她隐隐对霍巡生出了回避之心。

此时离登基大典还有三日,盛安帝驾崩以来的兵荒马乱经过两派官员吵吵嚷嚷,朝政到底还是渐渐走上了正轨。

徐复祯不再去值房了。有什么事,也是吩咐皇后身边的李公公前去代为传达。

不见到霍巡,她就不会胡思乱想,行事又渐渐恢复了从容。

六尚局将新帝登基所用的驾辇、服冕、器具一一备齐,尚仪局又派了姑姑过来教四皇子登基大典的过场仪礼。

四皇子胆子小,学东西又慢,因此徐复祯只好候在一旁,将教习姑姑的话掰碎了喂给他。

这样一来,倒不是她不想去政事堂了,而是重华宫实在离不开她。

闲暇的时候,四皇子悄悄对徐复祯道:“女史,我不喜欢长姐。”

徐复祯眉心一跳,问道:“怎么了?”

四皇子嗫嚅道:“长姐经常把我召过去,又嫌我不亲近她。可是她很凶,我不敢亲近她。”

徐复祯摸了摸他的头,道:“殿下,你即将成为天子,不需要害怕任何人。但是,也不能把好恶挂在嘴边。就算不喜欢,面上还是得维持着体面。”

四皇子似懂非懂。

徐复祯叹了口气,道:“今后殿下就像对我一样和文康公主相处就行了。不过如果公主打骂殿下的话,那就告诉我,我会保护殿下的。”

四皇子听懂了,高兴地抱住她的手臂,软绵绵地说道:“女史才是我的姐姐。有女史在,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徐复祯有些无奈的惆怅,她自己都没过明白,怎么就撑起了别人的天。

二月廿六,皇后宣召徐复祯。

到了坤宁宫,皇后先问登基之事筹措得如何,徐复祯一一答了。

皇后这才笑道:“新帝登基,会封摄政王、封太后,还要授封大批官员。这次你功劳最大,只是品级略低了些,本宫知道底下好多人不服你。所以明日登基大典,本宫加封你为内尚书,可代执凤印。如何?”

徐复祯吃了一惊。内尚书官居正三品,统御内廷女官,可代掌凤印。倘若太后垂帘听政,则内尚书也有问政之权。

然而,升迁太快未必是好事,她没有实绩,反而不能服众。

徐复祯跪地道:“臣女进宫不逾二载,虽有功,未敢忝居首列。请皇后娘娘收回成命。”

皇后不为所动,道:“内廷擢封女官,无需过吏部之手,本宫想怎么封就怎么封,你不必推辞!”

徐复祯却坚决不受,倒是让皇后为难起来。

最后,皇后只好让步,封她为正四品尚宫,徐复祯这才谢恩起身,开始问起正事来:前朝的官员都封了哪些人?

皇后取出一纸长长的奏章递给她。

她取过来一看,各司署的官员变动不大,主要是封了很多散官,其中不乏蜀地的官员。

徐复祯知道,那些是成王的班子,将来要一个一个安排进朝廷里。

可是,她越看眉头越紧,直至看完那数千字上百人的进封,这才抬起头问皇后:“娘娘,霍长史怎么没封?”

第81章

提起这个,皇后嘴角上扬,止不住的得意:“他封不了,他父亲霍麟有谋逆之罪。逆臣之后不得入朝为官。”

徐复祯心中一紧,霍巡的身世,从前跟她提过。罪臣之后不得科考,而逆臣之后,更连入仕的资格都没有。

正因如此,他才不得不剑走偏锋,以幕僚的身份辅佐成王进了京。其实到了这个地步,所谓出身,无非是当权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

徐复祯眉头紧锁:“这是谁的意思?”

皇后道:“彭相、枢密使都是这个意思。成王本来想让他进御史台,封御史中丞,被彭相拿出身驳了回去。”

顿了顿,又浮现一丝快意的笑容:“想当初议定珉郎登基之事,他是如何下本宫的面子;这回风水轮流转,任他再能言善辩,那出身是改不了的。成王要用他,回王府关起门来慢慢用吧。”

徐复祯扶额:“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不跟我商量?”

皇后道:“你这几日在忙珉郎的事,怎么好去打扰你?再说了,他不是等闲之辈,绝不能给他入朝的机会。”

徐复祯沉默了。

彭相他们既然知道霍巡不简单,又为何觉得堵了这条路他就束手无

策了?凭她对霍巡的了解,他肯定会有所动作的。

徐复祯心里叹了口气,感觉他们给她挖了个大坑。

然而此刻登基大典在即,已不是能另作计议的时候。

翌日卯时,新君要在玄武门城楼迎接百官朝拜。自入夜以后,宫里的灯火彻夜通明,宫人各司其职,比白日里还要忙碌。

虽然盛安帝驾崩得突然,宫人却是训练有素的,典礼的各个环节的器用礼具人手,虽琐碎却有条不紊地准备着。

掌了灯的重华宫里,徐复祯看四皇子试穿尚衣局日夜赶制出来的龙袍与旒冕。

象征天家威严的龙袍与冠旒,却是小一号的,套在稚嫩的四皇子身上,那威严也大打了折扣。

徐复祯想起从前看皮影戏,那皮影箱中裁剪出来的小人,其形正合四皇子的模样,而他也确实是一个懵懂被推上皇座的小傀儡罢了。

而那背后操线的人,也有她的一份。

这样一想,她心里又升起恍如隔世的感觉。

她从前是系在线的另一端的。执线的人从前是秦萧,后来变成了霍巡。可是现在她竟也成了那个执线之人,她和秦萧、和王今澜的恩怨,今后可以借着手中这个小傀儡一一清算回去。

上一篇: 开局宫女,实则谋士 下一篇: 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