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年代:女配觉醒了(290)

作者:不要忆往昔 阅读记录

儿媳妇走的第二天,孩子就跟她要妈,她哄她说她妈出远门了,过一阵才回来。

她想着,等时光流逝,孩子就会慢慢遗忘,她才三岁,能记得什么?

没想到,昨天她跑出去玩,村里的妇女们农闲时凑在一块闲聊,正好说到她妈抛夫弃女。

“男人不要就算了,连孩子也不要了。”

“男人都不要了,谁还要孩子啊。”

“她以后不会再回来了吧?”

“那宁安怎么办呢?”

“以后佑军肯定还要结婚的,哪个后妈能真心对孩子啊!”

……

这些话正好让孩子听见,她孙女当时就哇哇哭着回家了。

闲聊的妇女们怕她出事,也跟在孩子身后过来了,见到她就一个劲的道歉,还都跑回家拿来零嘴哄宁安。

但是,在失去母亲的重大人生危机面前,零食于她向来嘴馋的小孙女都不管用了。

这孩子哭的可怜极了。

但是她也没法去指责那些人。本来村里人的爱好就是闲聊一些东家长西家短,没有恶意,她自己没事还和别人一起聊呢,没道理她能聊,别人不可以。

再说了,人家说的是实话。她儿子会不会再娶另说,儿媳妇抛夫弃女是真的。

趁这个机会,她跟孩子说了实话。

儿媳妇走之前和她儿子正式离了婚的,以后不会再回来了,也不会再管孩子。

在孩子的事情上,她儿子也有责任。妄想用孩子绑住那个女人,跟人家说,“你要是走了,以后就别管孩子的事,孩子没你这样的妈”,她当时听得都无语死了,这不正好遂了人家的愿了吗?人家巴不得呢!

那天家里闹得厉害,她怕孩子受影响,就把她送到了自己的娘家,让她在那儿玩了一天。

现在想来,也是好心办坏事,还不如当时就让孩子知道真相,说不定她就不会再对她妈抱有幻想。

毕竟,从头到尾,就算没有她儿子那句威胁之语,她都没打算带走自己的女儿。

家里糟心事多,老太太心情好不起来。

她机械的扫着地,脚不挪窝,眼前这块地都被她扫的凹进去了。

就在这时,她孙女惊天动地的哭声再次响起,一边哭一边嚎:“奶奶,奶奶,我瞎了,我瞎了,我看不见了!”

老太太心里咯噔一下,扫帚一扔就往屋里跑,就见那孩子躺在被窝里,被子裹得好好的,只有脑袋露在外面,扯着嗓子嚎,眼睛里却没有泪。

她走过去坐在床沿上,开口哄道:“没事没事啊,眼睛肿了,奶奶用温毛巾给你敷一下,一会就好。”

“没瞎?”

“没有。”

“我眼睛睁不开了!”

“肿了。你闭着眼睛不要动,奶奶给你拿毛巾去。”

“哦。奶,我饿。”

老太太:“……奶奶也给你拿吃的过来。”

“那你快点。”

“好。”

老太太脚步声走远,宁安也睁开了眼睛。

她是昨天半夜来的,小姑娘哭的太惨了,差点背过气去,最后哭着睡着了。眼睛肿的厉害,又疼又胀,连条缝都没留下。

她来了以后已经处理过了,现在眼睛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严重,其实是没事的。

她这次穿的,是一本讲述女性意识觉醒的小说,名叫《拒绝道德绑架,活出精彩人生》。

女主叫江明华,是一位1969年的下乡知青,城里的娇娇女吃不了农村的苦,坚持了两年,看不到回城的希望,嫁给了村里人。

她选中的人,叫徐佑军,初中文凭,长得高大健壮,力气大,能干活,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勤劳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抓,而且性子温和,是整个大队出了名的好人。

江明华长得好看,哪怕在乡下晒了两年,也只是黑了一点,皮肤依然细腻,穿着打扮、说话行事依然和村里姑娘不同,她主动追求,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徐佑军,俩人很快就结了婚。

婚后,江明华不再下地,只在家里做做饭,洗洗衣服,徐佑军和他妈连喂猪喂鸡这种事都没让她干过。

周秀云觉得,人家城里来的姑娘,条件看着也挺好,为啥看上她儿子,不就是为了生活能轻松点吗?

既然如此,她至少得让人家活的比在知青点的时候轻松。不然,夫妻关系怕是长久不了。

俩人1972年结婚,1974年12月,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徐宁安。

1977年,高考恢复,江明华报名了,考上了大学,随即提出离婚。

在乡下嫁人是无奈之举,是权宜之计,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只要一有机会,她就会紧紧抓住,逃离农村,回到城市。

她从来没想过带徐佑军和女儿一起回城,在她心里,她和徐佑军根本不是一路人。

当初在乡下结婚,她都没跟家里人说。

回到城里,她放下过往,认真学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政府机关工作,那一年,她已经30岁了。

很快,她就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位年长她8岁,丧偶多年,带一个十四岁儿子的机关干部,她有文凭有学历,有美貌有身材,又知情识趣,很快就笼络住了丈夫的心,成了幸福的小娇妻,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就连看不惯她的继子,也被自己的亲爹死死压制着,对她构不成一点威胁。

虽然都是二婚,但是二婚丈夫和他早逝的原配没有任何感情,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搭伙过日子,遇见江明华,才真正动了心,老房子着火一发不可收拾。

江明华幸福了一辈子。

至于被她放弃的女儿徐宁安,在剧情里只有很少的笔墨,她就是无知群众对女主实施道德绑架的那个“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