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第一首辅(132)+番外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阅读记录

—— ——

“听说你小师弟有古人风范,别人卧冰求鲤救母,你师弟是大晚上跪天菩萨显灵啊,给了一百四十九两银子。”谢迁打趣着。

李东阳无辜说道:“我师弟嘛,十岁神童,难免有些厉害功能的。”

谢迁点了点他,压低声音警告着:“你坑了刘吉一把,小心他记恨你。”

那日殿中,刘吉真的是无辜挨了一顿骂,本是是来兴冲冲来刷陛下好感的,谁知道被冯忠牵连了,回内阁后本打算直接责问扬州知府。

谁知徐溥说再等等,给冯忠一个机会,也许是扬州受灾后事物太多,耽搁了。

他一向心善,说这样的话无可厚非。

刘健也阴森森说道:“再等等,要是真的如此胆大包天,我看他也没必要过中元节了。”

刘吉自诩琢磨透了陛下圣意,本想早点给冯忠透消息,但见内阁只是开始收集扬州这几年的税赋和人口,便也跟着没有动,但对此嗤之以鼻,忍不住怨恨李东阳多管闲事。

——扬州知府每年给他的孝敬可真不少。

“可不能这么说。”翰林院里,李东阳微微一笑,“满京城谁不知,我只是喜欢评论诗作而已。”

“你怎么回来了?”两人说话间,突然看到原本应该给陛下上课的王华匆匆走了回来,打趣道,“中元节前一天,果然放假早。”

王华警觉地往后看了看,这才小声说道:“出事了,扬州出大事了。”

李东阳和谢迁一改刚才的闲适打趣,齐齐变了脸。

原来扬州芦苇村和其余几个村的人竟然瞒着各路官员,一路风餐露宿,抬着早已腐烂的尸体拦下刘健的轿子,大街上直接告状,更有老人直接撞死在路上。

大庭广众死人了。

这事便彻底压不住了。

陛下大怒,立刻派人去扬州彻查此事,应天府为了撇清关系,连夜让人去扬州。

—— ——

“你不要以为你是黎淳的徒弟,我就不敢拿你怎么样。”冯忠愤怒地看着面前站着的江芸芸,咬牙切齿质问着。

“这是我的事情,和我的老师没有关系。”江芸芸年纪最小,却站在最前面的位置,镇定说道。

衙门门口挂着的两个硕大的灯笼照的众人脸上明暗不定。

“你老师多年仕途无望,以前想要踩着景泰帝的事升迁,被陛下呵斥后,现在还不死心,今日还想要踩着我扬州众人的尸骨往上爬是不是。”冯忠完全不信,一个十岁的小孩还有这等能耐,还能声东击西去告状,冷笑一声,“陛下可看不上一个他。”

江芸芸抬头看着面前站在台阶上至今不肯下来的人,声音格外清,却又格外坚定。

“为何不赈灾?”

“为何不上折子请求减免税赋?”

“有钱造烟花,却没空看一下灾民?”

江芸芸紧盯着面前的官吏,那双漆黑的眼珠因为愤怒而发光,一字一句质问着。

每说一句,身后的读书人,村民便会跟着呐喊着。

“够了!”冯忠大怒,“竟敢聚众闹事,都给我抓起来。”

衙役们气势汹汹上前。

人群推嚷,哭声和叫喊声此起彼伏。

“你现在在这里抓了这么多人。”江芸芸不为所动,“明日就会有人来问。”

“到时候你打算这么说,说是我们先挑事吗?。”

“可那些赈灾的诗赋骗不了人。”

“你最近的事情瞒不过所有人。”

江芸芸的声音不够大声,但成功让冯忠踟躇起来。

同知通判扯了扯他的袖子。

——没必要得罪读书人。

“停下停下。”李同知叹气,见有人见了血,无奈说,“何必闹成这样,今日中元节先散了,我们明日再说行不行。”

“扬州百姓多艰,你身为知府,不肯看他们一眼。”江芸芸沉声质问道,“你宁可造烟花去哄上高……”

“够了。”

她的声音被人打断,却不是被上头的冯忠。

人群散开,一个年迈的身影缓缓走进。

江芸芸吃惊地看着走来的老师,最后看向他身侧的人。

黎循传扶着黎淳,慌乱避开她的视线。

“果然是你。”冯忠大怒。

黎淳淡淡说道:“你做下这等丧尽天良之事,还有脸指责我们。”

冯忠跳脚:“我做什么事情了,赈灾粮食我又不是不给,扬州这么多事,难道就这几个村的事,其他的都不事,晚几天又如何?”

“可你晚了一个月!”唐伯虎忍不住出声,愤怒反驳着。

黎淳淡淡看了他一眼,祝枝山便连忙拉着唐伯虎退下了。

“何事比百姓性命更重要。”黎淳平静问道,“你的酒宴?还是你的烟花大会?”

冯忠瞳仁一缩,下意识想要出声呵斥他却又见他没有说下去,那股气在胸口打了一圈,竟然冒出一身冷汗来。

——不能牵出上高郡王。

官员渎职是一回事,但和藩王有牵连又是另外一回事。

陛下仁厚,对藩王更是百依百顺,但对牵扯藩王事中的官员可就不会留情了。

毕竟皇子皇孙不会出错,那肯定是官员的错。

黎淳点到为止没有把这件事情捅破,他竟然生出一丝感激之情。

不远处天妃宫的位置,开始放了第一盏烟花,照得天空格外明亮,巷子外有人在惊呼尖叫,脚步声也越开越多。

巷子口的府衙面前却没有一人晃动,所有人都等着最后的答案。

赈灾,免税。

给百姓一个活路。

—— ——

天妃宫那边不知道县衙内的事情,看了眼时辰便打算放烟花,毕竟听说贵人已经来了,知府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怠慢了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