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小徒弟轻声说道,“但知府他们还没来。”
二楼人影幢幢,隐隐有欢笑声传来。
“不管了。”师傅咬牙说道,“点火。”
一道长长的打火花先一步在夜色中骤然出现,好似划破漆黑夜空的一道利剑。
人群瞬间欢呼。
二楼的窗户被推开一道缝。
“扬州真有趣。”小少年轻笑一声,天真说道。
底下人群涌动,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挤过来看热闹。
那是一条狭长的道路,前面进不去,后面挤不进来,小小的一条路,人头攒动,数不尽数。
有人看到烟花在欢笑,笑声带动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也有人在哭,不知是谁哭的第一声,随后哭声越演越烈,压过了笑声。
头顶的烟花照得这片天地格外亮堂,倒影在宽阔的湖面上,好似星河倒落,人间仙境。
欢笑声,哭喊声在这个拥挤的空间内接连响起,却又好似别隔了一层膜,谁也不曾感受到他人的生命在流逝。
小少年居高临下注视着底下的混乱,浅色的眼眸倒映着绚烂的烟花,眉宇间的天真在忽明忽暗的烟花中明暗交替。
“啊,那个小女孩……”他敛眉,神色悲悯说道,“死了。”
—— ——
冯忠被杨棨扯了扯袖子,眼珠子微动,目光扫过台阶下众人,随后自觉后退一步。
“行,明日我就开仓,折子我现在写,现在写行不行,今日是中元节,我弄好之后,大家好好过节才是。”
那些村民面面相觑 ,不敢相信这事竟然这么简单。
“今日这些学生一时群情激昂,还请知府不要见怪。”黎淳不为所动,“村民也是走投无路,只为了生存。”
冯忠微微一笑,和气说道:“自然,都是好学生呢。”
黎淳垂眸:“知府大人不必着急应下,应天府的人也该来了。”
冯忠脸色大变:“你要把这事做这么绝。”
“总归有个见证人。”黎淳注视着冯忠,那双年迈的眼睛是久经风霜的镇定。
说话间,巷子口传来脚步声,一辆轿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应天府的人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轿子停在人群外,黎风亲自扶着一个年迈的人走了下来。
“好久不见。”那人注视着黎淳,微微一笑。
黎淳含笑点头:“用敬。”
“在下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轼,奉陛下圣旨,彻查扬州水灾一事。”那人站在台阶下,威严说道。
冯忠脸上露出勉强笑意。
“此事都是卑职处理不当。”他先一步认错,“但我们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王轼还是笑着:“京城那边也马上要来人了,这事我们一查就知道,谁是谁非,不会错怪任何一个人。”
冯忠瞪大眼睛:“京都也要来人了?!”
王轼微微一笑,对着江芸芸等读书人说道:“你们先回去吧,这事应天府和京都接管了,不会让百姓吃亏的。”
百姓们面面相觑,随后爆发出欢呼声。
江芸芸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不好啦,出事了。”就在此刻,有人一脸血冲了进来。
那人跪在台阶下,声音尖利,头顶的烟花骤然炸开,却压不住那声悲戚的喊声。
“天妃庙出人命了。”
第三十八章
天色黑沉, 只几颗星星零星散落在夜空中。
好好的中元节,却闹出人命,小巷里的人面面相觑。
“你们全都回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轼当机立断,“李同知, 夜色黑了, 这里所有学生都入住府学, 让训导立刻把所有人学生都叫回来, 今夜不得外出。”
“至于这些村民……”他看着冯忠,淡淡说道, “冯知府好生安置。”
他已经顾不得冯忠的脸色, 匆匆前往天妃庙。
李同知也不等冯忠说话,连忙带着所有学生去了府学,拉着训导严肃说了几句话, 没多久府学大门紧闭。
冯忠等人脸色清白, 身形摇摇欲坠。
祸不单行。
——完蛋了。
扬州各府主事脑海中齐齐闪过这样的话。
整个扬州彻底热闹起来。
唐伯虎等人被黎淳亲自送回书肆。
“天妃庙的事……”他还没开口, 黎淳就睨了他一眼。
那一眼并不算严厉, 却又莫名令人心中一个激灵。
“你天资聪慧, 该好好读书才是。”黎淳轻声说道, “唐寅,收收你的心, 你会有更好的未来。”
唐寅呆站在原地。
马车逆着人群缓缓前进,到处都是哭声和喊声,车上三人艰难穿过人群, 终于停在黎家大门口。
此刻外面乱成一片,唯有黎家格外安静, 灯火通明, 照得整个前院宛若白昼, 街外的喧闹声也被紧闭的大门隔绝在外面。
老夫人披着长袍,站在廊下欲言又止,随后唤来丫鬟:“去跟江家说一声,今日太晚了,芸哥儿今日就休在这里了。”
丫鬟点头应下。
小院里空无一人,江芸芸和黎循传并肩跪在台阶下,对面正堂大门敞开,只点了一盏细弱的灯,照得堂中的黎淳面色阴沉。
烛火飘摇,许久没有声音。
“左右不过是我老了。”
黎淳一脸疲惫,淡淡说道:“压不住你们这群年轻人了。”
黎循传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摇头:“孙儿不敢,还请祖父息怒。”
“不敢,我瞧着你们都敢得很。”黎淳神色平静,鬓间发白的头发在烛火被照得发亮,衰老的眼皮沉沉耷拉着。
他并非和蔼可亲的面相,这般板着脸,一脸严肃时,更有几分不动声色的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