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哭死,宿主反向为系统续命(59)

作者:一个小羽毛 阅读记录

众人连连道不敢。

时萋心里称赞,这就是能当老大的人。

话说的漂亮,在小人物面前也不拿架子。

礼贤下士与兵卒称兄道弟。

何愁收买不了人心?

相互奉承了几个来回后,郑明德步入正题。

他主要是询问对城外战死的尸体如何处理。

如今天气不算冷,尸体暴露外面会引起疫病。

这种事不是秘密,大部分医者都知道。

最好的方法就是火烧。

土埋的话,费人力费时间不说,就算深埋了,如此大的数量,也有后患。

实际上郑明德心里也有数,只是话不能从他嘴里说出来。

在古代,去世的人皆是土埋。

那些死亡的战士除了一半是守城方的。

另外一半也是他队伍里的兵卒。

他可是把手下的一兵一卒都称之为兄弟的。

如何能主动提及烧了兄弟遗体这种话?

在活着的人眼里,郑明德的做法就算挫骨扬灰,都是对罪大恶极之人会用的刑罚。

这种出头鸟,时萋可不会做。

她默默杵在一边。

因她年纪轻,即便这些日子救活了不少人。

医治手法也娴熟,但大家会习惯性忽视她。

“出头鸟”没一会儿自己就蹦出来了。

给郑明德“献计”后,上蹿下跳的跟着个小头目去做清理尸体的工作。

时萋则在领了一笔银子后,准备回武方县。

郑明德有些舍不得放这些大夫走。

不过有些老大夫再留下,说不准要死在他这儿。

与他名声不利。

便也没多说什么。

只吩咐想回家的便让下面的人安排马车护送回去。

时萋几人出城后,看着城外那个“出头鸟”正在与几个兵卒理论……

她放下车帘,一路闭目养神。

第53章 乱世流民23

回到武方县后,时萋和护送的小战士道了谢。

拎着药箱与包裹下了车。

这一趟出去有十来天,还不知牛大婶得担心成什么样。

到了医馆门外,大门紧闭着。

前后门都在里头上了锁。

时萋敲了许久的门也不见有人开。

她只得求助邻居借了个梯子过来。

“前两日还见到你娘了,若是有什么事我们也会听见动静,你别太惦记。”隔壁苏婶子帮着她把梯子架在自己院中。

时萋怕有歹人夜里潜入,医馆前后门的墙面都打进去了木刺。

自己要是从两边爬,少不了要受些罪。

也就与隔壁挨着的院子稍微安全些。

也幸亏她为了长高一直没有停了锻炼。

如今一米六五的个子在这个时代男子中算是很大众化的身高。

翻个墙不算难事。

跳下墙头后,时萋快步跑进牛大婶的屋里。

只见人躺在床榻上牛大婶面色酡红,意识不清了。

时萋扒开她眼皮看了看,取出银针快速下了几针。

然后才开始给她把脉。

只是忧思过重,又得了风寒。

时萋给她贴了退热贴后,又把空间里的感冒药拿出来喂给了她。

牛大婶已经病了几日,现在还是现成的药片见效快。

等她抓药熬药还需要个把时辰。

等安顿好牛大婶,她才得空去开门。

从隔壁苏婶子家拿回东西并道了谢后。

她暂时没急着接待病人,前头的医馆依旧关着。

牛大婶在时萋的照顾下,慢慢好转。

只是这之后便一直缠绵病榻,脑子也有些糊涂。

许是这几年时萋每日做男子打扮,喊娘的次数多了。

牛大婶时而以为时萋真的是她儿子,嘴里念叨着回家,亦或是嘱咐着“儿子”等她死了,把她埋回妄岁村的后山上,那里是夫家的祖坟。

时而又清醒,能清楚的叫出时萋的名字。

药喝了半月有余,这种情况才见好。

只是糟就糟在牛大婶身体亏损严重。

三十多年的损伤,不是这三五年滋补调养着就能补回来的。

经历了这场大病,时萋看出牛大婶就算好了,也是强弩之末没有几年了。

两人相依为命这么多年。

时萋心里难过,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很多病人在不知道自己身体状况前,往往一切都好,一旦知道身体出了什么问题,立刻就会衰败下去。

牛大婶对自己的状况并不知情,被时萋调养了几个月后,仿佛与之前一般,平时也看不出身体差来。

两人日子过得还不错,只是时萋这段时间想了想,觉得别人与自己的想法并不相同。

她对哪里都没有归属感,也不惦记回什么家乡。

而牛大婶可能与上一世的许时萋父母一样,年纪大了,就想要落叶归根。

既如此,死后埋骨不如牛大婶身体还没到那个地步前带她回去。

牛大婶听时萋如此提议,先是摇头拒绝。

武方县离妄岁村有两三千里,这一路回去还不知要多久。

且两人再次置办了家业。

说扔就扔下,也太不实际。

而且现在外头乱的很,一直在打仗,两人出行也不安全。

时萋想了想也没有坚持。

再等一段时间,战事相对太平了再动身也好。

只是没多久,郑家军占领的地区出现强制征兵的现象。

目前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儿子的就会强征一人。

消息传进武方县时,不少人家人心惶惶。

虽然目前说的是不强征独子。

且时萋实际并不是男子,只要换回装束就能避免被征。

但她猜测,打到最后的关头,政策都是掌权者说了算,随时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