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山语(121)

作者:时道 阅读记录

殿中忽然暗下大半。

一明一暗,君臣相峙。

“既然不敢,你眼下跪在朕面前又欲意何为呢?”

“青绳病陷国,内乱当前,臣恳请陛下收兵停战。”

梁明帝冷笑两声:“江爱卿,你好大胆子啊,你说这样的话,就不怕杀头吗。”

“陛下既肯召臣入宫,必是准臣请奏,又说臣是忠臣,那么忠臣进谏,陛下不能不听。”

大约是没料到江守君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梁明帝气竟然莫名消下去一些,这还反倒激得他想听听她能说出什么名堂来。

梁明帝指尖叩着御案道:“好,那朕便依你,今日在这殿中你想说什么都可以,等你说完朕再决定如何处置你。”

江守君跪得脊梁极正:“陛下,五朝迭代,自昌帝始,国边疆土便时时遭戎狄侵犯不堪扰。昔日戎狄杀我子民,毁我安邦,血海深仇横前,天下万民皆恨不能啖其肉饮其血。

后先帝修缮加固秦关,萧关,大散关之后,遣军大败戎狄,安定西北三十余载,直至今日,岁派外使,来朝天子。

陛下今日欲开战以彻底铲除后患,是因此时西北水系紊乱,戎狄无不处水火之中,可是陛下,我举国亦受天灾之苦啊。”

梁明帝抬眼看她,动作极缓,御案上烛台明灭,面色是说不出的沧桑与沉郁。

一字一顿道:“朕又何尝不痛心于这天灾之苦,这眼下内忧外患,你这是在逼朕取舍啊。”

外患在哪儿呢?西北不是早在三十年前就被先帝安稳住了么?

江守君不禁心中冷笑,眼下内里确实是国步维艰,好比一块被白蚁啃噬得千疮百孔的木梁,可外表还勉强保持光鲜,虫蚁在里面筑了巢,这块木梁的主人却还只是一味地上漆。

梁明帝想要开战,或许不是因为箭在弦上,是他在经世之术上的不成功,迫切地要在战事上来证明些什么。

只是这个机会来得不是时候,又恰好这位君主善于自欺欺人。

江守君并不理会梁明帝的刻意回避,继续道:”今日局面,万事之首,当先停战。”

“当年先帝与戎狄立有条约,使其附属我朝直至今时,此时派兵出征莫非背信弃义,又偏天灾不断之时重赋伤财,充军劳役,陛下就不怕史书上落得‘昏聩’一笔么?”

“你放肆!”急血攻心,梁明帝气得手都在抖。“朕要收复西北有什么错?朕愧对先王先圣了么?朕薄待天下百姓了么?”

“陛下无过,西北亦可平,只是现在不是时候。”江守君语气愈发平和:“陛下若真想永绝西北后患,臣愿献平戎策。”

梁明帝平复下剧烈起伏的胸膛,江守君说方才那番话时,他是真想杀了她的。

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官从一开始就做得很绝,抬棺进京昭告天下,当着满京城的面入宫,说这些话实在难听,但确实又是“忠臣”忠言逆耳的样子。

这楚州郡守是真不畏死啊,可是他若真想要停战,那这莫须有的“平戎策”又是唱哪一出?

梁明帝一头雾水,心里愈发不明白,见她进殿起手上也没拿着什么纸页册子,不由得问道:“那你这平戎策在哪儿呢?”

“臣进京仓促,路上又无纸笔,这平戎策臣尚未落笔。”她这番话倒是说得理直气壮,最后还不忘补一句,“请陛下治罪。”

哦……她还没写。

殿中静了好一阵,梁明帝被气得笑出了声,握着拳锤了锤御案,他闭了闭眼仰起头,长叹一口气。

梁明帝自登临这九五之尊的位置以来,还没有人敢这样冲撞他。

他抬起腿来,踹了一脚几乎钻进御案底下跪伏着的太监,“起来,去宣吏部给事中进殿。”

第67章 腥雨夜上谏碧血函

殿中烛台重新被点燃,酉时已至,内侍引亮宫灯,皇城里浓重夜色被晕开一些,烫得略微泛红,宫阙宫墙之间灯影绰绰,又显诡谲。

被圣上一道口谕猝然宣进大殿的给事中脸色苍白,额头上聚着细密的汗珠也不敢抬袖去擦。

给事中动作麻利备好笔墨,躬身侍候一旁,抬眼见陛下面色不善,底下跪着的那位地方官虽也蹙着眉头,但看起来比自己要从容不迫得多了。

“平戎策……呵。”江守君跪着垂眼不动,梁明帝站着端详了她一会,继续道,“今日无需你亲自动笔,朕也不追究你殿前失仪,只不过你要做忠臣,这谏言不能乱写。”

“策论上但凡错一字便罚一庭杖,你们二人同罪并罚,两位爱卿谨慎些吧。”

梁明帝低沉音色在大殿中微有回声,此外,两位为人臣者,只能听见自己剧烈心脏跳动声在胸膛回荡。

执笔者屏息凝气,专注地盯住眼前苍白不染一尘的纸面,等待着留下风云暗涌的朝堂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嚓!”

窗外白光狭促闪过,似天上神仙刻意拔出银剑而亮出的凛冽盛光。

又是风雨雷电声。

是在昭示不祥?殿中君臣无人思及此处。

“楚州郡守臣江守君昧死再拜,上书陛下。”

江守君神情微动,昏黄烛光映衬下,她整个人却是万分冷冽肃穆,此刻眉眼间是最浓重的黑与白。她伏地再拜陛下,跪直了身子出口。

“勤求古训,君主好贤则乾坤通运,君主好仁而神明通力,今道途蒙昧……

悲梁础朽,良主乏贤。昔昌帝陵前,行路艰虞,已至穷处,难以兼善……

外祸乘隙,不啻乎分裂六合;民心瓦解,无异于宰割天下……

上一篇: 离婚搭子的带崽日常 下一篇: 桃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