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好稀奇啊。”
丹诸于是更加尴尬了三分。
--
和风暖阳,灵鸟清鸣。长晔孤身立于九十九重天际的大殿之中,伴着越过门窗的缓风阵阵,望着云海翻卷默默不语。
他手下按着已经失去了光泽的聚魂灯,掌心内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气息波动。
却见殿外有仙官驻足,拱手请示道:“帝君,定世洲彤华神尊请见。”
他这才回过神来,广袖一拂,将那聚魂灯收了起来,转身面对门外道:“请进来罢。”
他眉心一舒,唇边勾起个和煦的笑来:“好久不见呐,彤华。”
他用一种久别相见的姿态,抹去了之前与她的所有暗地中的难堪:“如何?地界一行,可还顺利?”
第176章
莫测 要么求胜,要么求死。
东方天域之上,丹诸已与东方天宫中的仙兵仙将对峙许久。他初次出手不成,既已暴露,干脆便召集兵将,汇集在东方天域。
谷晴则未归位时,仙将无主,便只开启结界防御。长晔因此发现谷晴则不在东方,这才从下界将他急急召回。
谷晴则归位三日之后,正式与丹诸宣战。
二人在东方天域战得昏天黑地,丹诸本就是地位显赫部众繁多的魔界右君,而谷晴则又是镇守一方天域的仙帝之一,此一战真刀真枪地动起手来,连续多日金鼓连天。
东方已有众多不涉战事的属族开始避难,惨烈之状难以言表,但这仅仅只是二人之间的交锋,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天地二界,仍然在安静观望。
在战事持续数月之后,长晔收到了来自谷晴则的密讯求援。
东方的天兵消耗巨大,重生之术改换不及,但魔界的兵将却仿佛源源不断,交手之时也仿佛是有术法加持,天兵对上魔兵时竟屡占下风,常要以多敌一才好取胜。
谷晴则认定薄恒一直在背后援助丹诸,希望长晔对他施以援手。
他这场战事说白了是神魔大战重启的第一声冲锋,薄恒一直在支持丹诸,长晔也不会袖手旁观,即便不能调用其他天域的驻军,也一定会增援添补。
果不其然,长晔念着天界各处部署,细细思索了多日,最后发出一纸调令,发密讯回复了谷晴则,言称援军将携法器而至。
援军的到来也与谷晴则所想并无太大出入。天庭被四方天域拱卫在中,与四方天域相接之处亦有驻军。长晔不可能改换大局,便将本就在东方的这部分仙军调了一部分给他。
前来与他碰面的那位仙将,还另带来了一道长晔下达给他的命令,大概是说他已命打开东方通路,如前线有所需要,这部分仙军会随时增援前线。
长晔和薄恒默契地选择了同一种开战的方式,不去全线开战,而是在一处战场上长久消耗,一面避免有所不足导致全面崩盘,一面又借长久局势探知对方底细。
但战中的局势往往瞬息万变,虽然两方僵持许久,瞧着已失最初的暴戾,但既然一直不休,便总有可能会发生意外。
某日丹诸部下一个魔将,因数位亲兵在天界法器之下受伤、多日之后魂飞魄散而万分恼怒,觉得魔界这仗打得温吞憋屈,实在忍无可忍,便带着自己几个同样气不过的部下,趁无人注意摸到了天界阵线。
天界向来晴空长和,地界一直月色当空,两边打破了彼此之间的疆域界线之后,再加上各式宝器术法对撞,此刻的天色早就看着一片混乱。
兵士们都已经对这混乱的战场麻木,他们居然真就一路顺利地去到了对面,抹掉了正在巡逻的天兵,然后这么一路潜了进去。
地界没有谁发现他们的离开,而在无数的奇迹和意外之下,等两方突然意识到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对面天界的阵营之中,压制地界兵将的六道法器之一忽然爆裂,轰然迸射的巨大力量和明亮光芒直入云霄,将一方云翳彻底驱散。
没有任何人可以忽视这一股迸发的力量,它带着不属于天族法器的巨大浊气和浑厚烟云久而不去,距离那里过近的天兵当场被冲击至灰飞烟灰。
两方都来不及去追究这样的变故究竟源于何种原因了。丹诸当机立断,命部下兵将盯准了这一个缺口,向天界发起了猛攻。
那六道法器布阵相连之时,地界用尽千方百计也难以攻入,但如今难得有了一道突破口,地界兵将都明白机不可失的道理。
战鼓震天,地界进攻迅速,直直杀入天界阵营。占据那处破坏的法器阵地之后便分而出击,一部分对抗天兵,一部分扩大战果,试图摧毁其他的法器阵地,并且试图向内推进。
地界不肯放过这次机会,初次进攻便几乎是全军出击,而后方又源源不断地补充兵力。天界这边眼见得难以抵挡,便向后方守军发信。
后方早就得过长晔命令,立刻出动将领带兵援助,使得东方天域的战场之上,得以联系到后方的中天云庭,向地界发起反攻。
而在这一条通路打开之后,设想的反击局面却并没有发生。前线将领无力抵抗当先出击的丹诸,只得一路且战且退,而始终没有露面的谷晴则却突然出现在了后方守军的阵营之中,将守将直接斩杀。
谷晴则,反了。
--
天界安稳了千万年,如今骤然遭逢巨变,各处仙家都难得关注起了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