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49)+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兵荒马乱中,太傅石德一句话点醒了刘据:太子难道忘记了秦朝太子扶苏了吗?】

刘彻猛地抬起头,眼神刺向已经满脸惊惶的石德。

卫青也是屏住了呼吸,此时真是前有狼后有虎,据儿......

扶苏:......别骂了别骂了,在改了。

嬴政(皮笑肉不笑):扶苏最近的日子还是太清闲了,在多加一倍课业吧。

【刘据和皇后卫子夫决定起兵,杀死了江充等小人,却没想到苏文趁机逃回了刘彻那,说太子造反了。】

【刘彻虽然头脑有点不清醒,但还是不相信刘据会谋反,认为是太子被江充逼的不得不如此,连夜派使者传召太子。】

刘彻不解,按理说使者一到,他们父子二人说开了,这场灾祸就不解决了吗?

叶楚一叹:【历史的遗憾就是这么造成的,就差那么一小步,而就是这一小步造就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刘彻此时心急如焚,自己大限将至,若是太子出事,大汉朝只怕要经历一番动乱!

到底是怎么了啊?!

第40章 刘彻:儿子说的对!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此时的长安刘据在城内严阵以待,这位被汉武帝刘彻委以重任的使者却因为害怕,不敢入城见太子!】

刘彻:气笑了!不敢见,我派你去干嘛!旅游吗?

【却又担心受到惩罚,在面见刘彻时撒谎说太子已经造反,要杀掉自己,自己千辛万苦才逃了出来。】

刘彻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一挥手将书卷全都扫落在地,粗喘着气:“好!好!怎么朕身边全是无能小人不成!”

“竟将我父子二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卫青心痛的闭上了双眼,攥紧了双拳。

就算据儿是太子,经此一遭,陛下本就敏感的心思势必更加多疑,怕是无路可退了。

【要知道不只是太子觉得阳泉宫形势不明,使臣也觉得长安十分危险,若是太子真的谋反了,自己这个使者岂不是送人头?】

【反正太子杀江充不假,还不如直接告诉刘彻太子谋反保住自己一条小命。】

【在每个局势里,再小的人物也有自己的考量,有时候正是这一点考量把事情推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就是可惜了刘彻和刘据这对冤种父子,阴差阳错的一步步走到了对立面。】

刘彻眼睛通红,自己那时已到晚年,出此变故,不仅朝野动荡,连...培养多年的太子都毁于一旦。

一个不慎,本就处于崩溃边缘的大汉只怕要走向秦朝的结局。

可恶!实在可恶!

【然而太子始终不是皇帝,刘彻掌握天下权柄多年,根基稳固,无论是兵力还是权威都不是刘据可以比拟的。】

【假传圣旨调兵失败后,刘据毫无意外的兵败了,逃出长安。】

【此次动乱交战,长安几乎血流成河,死伤数万人。】

卫子夫紧紧捏住身边侍女的手,精神恍惚,据儿,据儿。

忽的掩面痛哭,只怕兵败之后据儿是再无活路了,怎会如此啊!怎会如此!

【因太子谋反一事,朝中牵连者甚广,处死灭族者不计其数,一时间天下惶惶,群臣忧惧。】

【直到德高望重的三老令狐茂冒死献上《讼太子冤书》,言辞恳切,字字泣血,言明太子是被江充的谗言胁迫至此。】

【“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

刘邦脸色难看,额角青筋暴起:“这些个奸佞小人!是要搅得我大汉不得安生啊!”

心痛的说:“彻儿也是,好好的太子不信,偏偏相信那个什么江充!”

刘启更是沉着脸,语重心长的对小刘彻说:“生死有命,长生不过是虚妄罢了。”

“今日之教训可要记牢了,因迷信和小人谗言导致动乱至此,只怕大汉危矣。”

小刘彻更是早就捏紧了拳头,自己堂堂天子竟然被人拿捏戏弄,向父皇深深一行礼:“彻儿知道了,绝不会重蹈覆辙。”

【刘据虽然逃出长安隐匿湖县,最终还是走漏了消息被官兵包围。】

【刘据做太子30多年,出身高贵,自有一番傲气,不愿被捉拿受辱,最终上吊自杀,连同一起出逃的皇孙也一同遇害。】

【皇后卫子夫也随之自杀,以死明志,曾经显赫一时的卫氏家族也被诛灭。】

刘彻默然,心中泛起密密麻麻的疼痛,如何不难过?

自己培养三十多年的太子,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落得个被逼兵败自杀的下场!

霍去病更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将来给自家表弟做后盾,绝不让那些小人害他!

大臣们也是低头不言,储君谋逆自杀,陛下那时也已经垂垂老矣,大汉后继无人啊!

【这场席卷朝野的巫蛊之祸不仅牵连人数众多,连刘彻培养多年的继承人也毁于一旦,影响深远。】

【即使后来刘彻幡然醒悟,查明真相,诛灭江充等小人的家族,清洗奸佞,也无法再挽回。】

【思子宫,终究只能是怀念。】

卫子夫拭去了眼角的泪珠,带着悲戚的表情请求觐见。

一见到刘彻,卫子夫就下跪请罪:“臣妾教子无方,协助据儿起兵谋反,还请陛下降罪。”

卫青和霍去病也一同跪下请罪,刘彻叹了一口气,扶起卫子夫。

“朕并非不明事理之人,这不是夫人和据儿的错,是朕之过啊!”

众人连声称罪,皇帝可以说自己做错了,若是附和那就是真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