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沉默蔓延在屋子中,没有人开口说话。
刘文秀心中抽痛,20多年来出生入死,他们不是亲生却和亲兄弟无异。
一个为了权力开始疑心,而另一个为了自保也不得不有所动作。
大哥和二哥都是性格强硬的人,只怕走到最后,落得两虎相争必有一死的结局。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赤裸裸的打永历帝的脸吗?】
【人家刚任命了职位,你就把人叫去杀了,任谁听了都得有想法!】
【此时的永历帝被孙可望接到了贵州安龙千户所,也就是更名之后的安龙府。】
【孙可望的大本营在贵阳,将永历帝安置在此,是为了便于掌控,方便挟天子以令诸侯。】
【好歹是个天子,永历帝也不是傻子,不过寄人篱下,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受着。】
南明时期,忠于大明的一些臣子实在看不过眼了,立马跳出来指责。
“孙可望此举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不少人附和,“什么秦王,他怕不是想当摄政王吧?”
“呵,要是光想摄政就好,他根本就是狼子野心,不怀好意!”
有人更是直接冷笑出声:“联明是假,称帝是真!”
【李定国和刘文秀并不想与大明的抗清的联盟就此破灭,有心弥补关系。】
【就派人前去慰问永历帝,还送了一大批物资去。】
【老孙知道后,疑心病又开始发作了。】
【你们两个小老弟偷偷背着我联系皇帝,是想干嘛?分权吗?】
【三兄弟之间的裂痕,更加深刻了。】
李定国:哥,说真的,疑心病是病,得治!
唐朝,李治感慨一句:“大抵是有了权势之后,人总会有的通病吧。”
“权力的滋味太上瘾,叫人时时刻刻的担忧着它被惦记。”
武媚娘笑了一声,附和几句:“父兄,妻女,臣子,在历史上为此相残的人太多了。”
“所以每一个坐在高位上的人,都学会了怀疑。”
“这是权力教给他们的第一课,也是成为孤家寡人的第一步。”
李治却是不赞同的看向她,眉眼温和:“至少我与媚娘,不是孤家寡人。”
武媚娘没说话,只是笑着看着他。
怀疑,猜忌,却不会下死手,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又最疏远的人。
【不过好歹当了20多年的兄弟,猜忌归猜忌,还没有到彻底撕破脸的地步。】
【毕竟别的不说,义父的仇还没报呢!】
【自张献忠死后,他们大西军队养精蓄锐已经有五年了。】
【如今后方暂时安定,正是出兵抗清的大好时候!】
秦朝,嬴政从堆积的奏章中抬起眼,看向天幕。
总算是有了能够统一意见的大部队,反攻大清更待何时?
下面的李斯则想的更多,按照天幕的说法清朝最后问鼎成功了,那就说明这次北伐失败了。
可按理说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这几个主事的人也不是没有脑子的蠢货。
怎么会呢?
【过去的几年时间,孙可望的经营还是比较有成效的。】
【至少经过精心整顿的大西军已经不算是当时被打得抱头鼠窜的草台班子了。】
【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三人各自统率了一支主力军团,对清军发起了反攻。】
【接下来出场的,是南明最后的大将——李定国!】
张献忠乐呵呵,用力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膀,好小子!
当年这小子才十岁,却主动跑到了当时被称为“流寇”的营地,要求入伙!
就算是在这个战乱频发的年代,一个十岁的小不点要造反也是很少见了。
张献忠笑笑,还好自己慧眼识珠,留下了定国。
最好狠狠打一波大清,给义父我出口气啊!
【大反攻的号角吹响之后,所有残余的汉人势力几乎都选择了联合。】
【从湖南燃起战火,李定国与清军会战靖州,杀敌五千,大破清军的湘西防线。】
【而被许诺可以永镇广西的清朝定南王孔有德,被李定国打得落花流水,逃到桂林。】
【李定国乘胜追击,清军大败,孔有德绝望之下自焚而死,叛将陈邦傅被俘虏回贵阳。】
永乐年间,朱棣满面红光,不由鼓掌叫好。
他丫的,听了这么久憋屈的狗屁消息,总算是有点能看的了!
只要汉人联合起来,徐徐图之,何愁抗清大业不成?
朱高炽看自家老爹这么高兴,聪明的选择了沉默。
老爹是不是忘了,这定国可是被天幕称为,最后的大将?!
朱高煦有些不确定的开口:“这陈邦傅是先前炮轰永历帝御船的那个贼子?”
【陈邦傅不仅残害百姓,为祸一方,还卖国求荣,首鼠两端。】
【从他的光辉事迹来看,来套九族消消乐都是轻的!】
【孙可望当然也是直接下令把陈邦傅剥皮楦草,给杀了。】
【本来应该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偏偏有傻叉非要出来乱事。】
朱元璋:?
这种人难不成还有人保他吗?
要是真有这种人,我建议也直接一起拉去剥皮楦草算了!
洪武年间的大臣们:要是陛下,能够换一个爱好就好了。
剥皮楦草神马的,真的不要啊!
【永历朝廷这边的御史李如月居然杀上奏弹劾孙可望,说人家擅杀勋爵!】
【老兄是不是忘记人家炮轰你主子永历帝的事情了?】
【但凡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干不出来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