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和金朝听了都要流泪!
【张献忠的四个养子,分别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
【艾能奇在云南攻打东川讨伐叛乱土司卢万忠时,不慎中箭身亡。】
【李定国则是作战勇猛,冠绝三军的大将,有着“万人敌”的外号,在大西军中声望不小。】
【最主要的是,李定国认为他们本就是大明的子民,如今中原竟然因为内斗沦落于外寇。】
【当务之急应该是联合明朝抗清,先把外敌驱逐出华夏,而不是称帝。】
【刘文秀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他坚定地站在李定国一边,力保永历皇帝。】
【可孙可望乃是和他们二十多年来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究竟该如何抉择呢?】
第184章 杨畏知:怪啊,你这人真怪啊!(二合一章节)
【孙可望杀朝臣接回永历帝一事,几乎把自己的心思放到了台面上。】
【李定国并不是不知道孙可望的心思,但他认为目前抗清才是大事。】
【如果真做了称帝之事,只怕马上就会和大明彻底翻脸。】
【到时候别说是联明抗清,双方不打个你死我活才怪,白白便宜了清朝。】
洪武年间,朱元璋叹了口气,别的不说这大顺大西的起义军中是实在有人才的、
只可惜,在前期全用来对付大明了。
大明注定要亡,他老朱认了!
他眼神冰冷,但这是汉人天下,谁坐上皇位,也决不允许外人来摘了桃子!
【可有人却对此,产生了不满。】
【那就是先前作为使者沟通大明和大西的杨畏知。】
【你接皇帝就接皇帝,上来就把首辅杀了,又清洗了一遍朝中反对你的势力,要干嘛?】
【杨畏知当即就上奏狠狠弹劾了在南宁逼死首辅的贺九仪。】
【嗯,顺便暗戳戳的阴阳了孙可望几句。】
永历帝眼睛一亮:忠臣啊忠臣!这是留在大西的沧海遗珠啊!
孙可望:深深感觉到被背刺了。
李定国则是头疼得不行,介甫这性子。
大哥正是多疑的时候,此举不是上赶着往火坑里跳吗?
【永历帝见到杨畏知居然敢顶风弹劾孙可望的人,认为他还是个忠诚大明的人。】
【便破格提拔了杨畏知为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借此拉拢人心。】
【孙可望的心情就不是这么美妙了,我把你当自己人,转眼你就投了敌?!】
【杨畏知表示:???】
【说什么呢,我本来就是大明的官啊!】
汉朝,刘彻哈哈大笑:“这孙可望是把这些云南的臣子就当做了自己的下属吧?”
“浑然忘记了当时跟人家说的是结盟,可不是大明归顺大西。”
卫青也是忍俊不禁:“大约是山大王当久了,一时得意忘形了。”
【杨畏知觉得怪啊,你这人真怪啊!】
【我们说的本来就是大明和大西结盟啊,又没说我们归顺大西。】
【我支持你,是因为我在促成结盟之事啊!】
【现在我的老板要提拔我的职位,我当然是美美接过任命啊!】
孙可望脸色一僵,又感到十分恼怒。
先前杨畏知在大明多番为自己争取,他这不就会错意了吗?
但我是真心把他当自己人,他却转身就投入了他人的怀抱,真心错付啊!
杨畏知:......人贵有自知之明,真的。
【孙可望表示不听,不听,我不听,你就是背叛了我们的感情!】
【孙可望立即命令贺九仪将杨畏知押解回贵阳,要当面质问他为何接受永历帝任命。】
【杨畏知一点不带心虚的,理直气壮地反问孙可望。】
【你能接受大明的秦王封号,我就为何不能接受大学士之职了呗?】
杨畏知: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你能升官封爵,我凭啥不能?!
孙可望(理不直气也壮):不许,就是不许!
【孙可望一时间说不出话,知道自己理亏,机灵的选择了转移矛盾,大骂杨畏知忘恩负义。】
【好一招巧妙的罪责转移,PUA你是无师自通啊!】
【遇事不慌,多找找别人的原因。】
天幕下,许多百姓议论纷纷。
这听着怎么像小夫妻吵架呢???
别说,你还真别说,有那味儿了。
没想到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平日里吵起来也和寻常百姓没什么区别嘛!
【面对孙可望的指责,杨畏知选择用更激烈的言辞回应,俗称骂回去。】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杨畏知说到激动之处,心情激愤。】
【一怒之下把自己的头冠直接扔到了孙可望脸上,殿中的人都吓死了。】
李定国和刘文秀: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老杨,勇还是你勇啊!
【无论大小,他孙可望好歹是个首领,哪里受得了这种羞辱?】
【不顾众人劝阻,下令将杨畏知立刻拖出去杀了,二人彻底决裂。】
【收到消息的李定国和刘文秀是又惊又怒,他们二人与杨畏知的关系不错。】
【哪知道杨畏知直接当面打孙可望脸,他们根本来不及救。】
【同时,心里也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
【他们虽然奉孙可望这个大哥为首领,但大哥近年来的所作所为太让人不放心了。】
【对他们两个处处提防,又变得更加多疑,说不定哪日他们就得步了后尘。】
孙可望和两人对上了眼神,双方都目露复杂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