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看到明朝是节节败退,眼瞅着就没什么前途,自然得换一艘好船待着了。】
郑芝龙冷笑一声,他们干海盗的,唯一看重的只有利益!
什么家国天下,民族大义,忠君爱国,狗屁都不是!
人这一生,只有被自己牢牢握在手中的权势才是真的!
大明亡就亡了,我郑家的荣华富贵不会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背叛起来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好吗?
【郑成功多次相劝,奈何郑芝龙不听劝告,自己虽然无法改变父亲的决定,却并不认同。】
【这种投降清朝的行为无疑是对明朝的背叛,更是毫无风骨气节的举动。】
【因此劝阻无果后,郑成功带着部分士兵和将领毅然离开父亲,重新募兵建军,竖起了抗清的大旗。】
【深刻表明他自己坚决抵抗清军、恢复明朝的决心,从此走上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朱聿键自然是大喜过望,连连叫好。
“朕果然没有看错他,一片赤子之心难得啊!”
“快快快,传忠孝伯进宫觐见!”
【郑成功与父亲决裂后,发布了声讨的檄文,他痛斥清朝的侵略行径和残暴统治。】
【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对明朝的忠诚和对恢复汉室江山的坚定信念。】
【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基地,积极扩充军队,训练水师,打造战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抗清武装力量。】
【而投降大清的郑芝龙也收到了上级任务,去劝降自己的儿子。】
【“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郑成功当然是拒绝了。】
清朝末年,走马上任的台省民主国大总统唐景崧自然对郑成功十分敬仰。
如今的台省再度被割让给了东瀛,他才知抗争有多难。
昔日郑成功由秀才封王,收复了台省,保卫了国家领土,是有气节的民族英雄。
今时今日,他更应当以他为榜样,保卫台省!
【不仅是抗击大清,郑成功更是驱逐了来自荷国的侵略者,重新收复了台省。】
【荷国的殖民者趁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无力看顾边防的时机,侵占了台省。】
【在当地实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对当地人民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遭受到了围剿,急需一个稳固的基地以继续抗清事业。】
【既有国仇,又符合自己的需要,郑成功立马把收复台省提上了日程。】
秦朝,嬴政心中一动,荷国?
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海外之国,看来海洋之外远远比他们所想的更加宽广。
虽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后世子孙可是实打实的遭到了侵略。
我这个先祖,要是找到了他们,要点补偿也是理所应当的嘛。
当务之急,还是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才是。
明朝,朱棣自然是怒火中烧,哪里来的蛮夷小国?
也只敢趁着我大明危亡之际,趁火打劫了!
三保还是走的不够远,也不知道这个荷国在什么地方。
朱棣不怀好意的笑了一声,最好别让他逮到!
【此时的明朝开始走向没落,远在西方的各个国家却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郑成功也不会小觑这些侵略者,为收复台省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他一面加强军事训练,打造战船,组建了一支拥有数万人的水陆两栖军队;】
【一面派人去了解荷国殖民者的军事部署和地理情况,收集情报,为作战做准备。】
【经过精心的准备和一年的艰苦战斗,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省终于重新收归华国。】
清朝,如今郑克塽已经投降了大清,台省也纳入了清朝的版图。
虽然郑成功昔日反抗的是清朝,但他还是挺欣赏这个人。
正所谓“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他郑成功终其一生都是明廷的忠臣。
康熙看向天幕,眼中隐藏着对未来的担心。
只希望,有一日我大清末路之时,也有如郑成功一样的臣子竭力维护。
【纵观历史,无论是明朝、清朝,甚至是东瀛,几乎各个阵营的人都对他不吝赞美。】
【在闽台民间,他更是被视作保境安民的守护神,四百余年香火不熄。】
【他并不是话本里完美的英雄形象,却有着珍贵的少年意气和赤子之心。】
【理想化的英雄主义造就了他的反抗与不屈,让他义无反顾走上了这条路。】
【即使时局困苦,大明势弱,也从未放弃过抗清复明的心愿,在史书留下了自己的一笔。】
隆武年的郑成功也不过21岁的年纪,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
骤然听到此番夸赞不由得有些面红耳赤,心中却有些骄傲。
哼哼,算你有品~
真好呀,自己从未辜负过自己的期待。
【一位郑成功是朱聿键所提拔出的忠臣,另一位则是由朱聿键亲自封侯的武将。】
【从万历到隆武,历经数朝所积累的战功,终于得到了加冕。】
【她就是历史上唯一凭战功被封侯的女将军——秦良玉!】
宋朝,梁红玉眼睛一亮,有些兴奋起来。
封侯?
还是个女将军?!
第176章 秦良玉:谁说女子不如男?
【秦良玉是唯一一位以王朝名将的身份,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女性。】
【21岁时嫁给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一同训练出勇猛的“白杆兵”。】
【25岁时就和丈夫共率兵随总督李化龙出征,参与了大名鼎鼎的万历三大征中的“播州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