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196)+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唐朝,李世民摇摇头,这万历毫无容人的度量。

如此大将,就算与张居正关系亲近又如何?

最终效忠的不还是他这个皇帝吗?

张居正已死,只要他愿意放下身段拉拢,何愁手中无将?

【张居正倒台,万历清算的时候自然没有落下戚继光这个大将。】

【谁能想到,为大明立下过赫赫功劳的将军戚继光,晚年会如此凄凉?】

【没有薪俸赏赐不说,戚继光去世之后,朝廷一点体恤恩典都没有。】

【直到两年后,戚继光的长子来到京师请求恤典,朝廷才装模作样的给了祭葬。】

此话一出,别说戚家军中的将士,东南沿海的百姓们先抗议了。

“戚将军是有大功绩的人,凭啥这样对他!”

“不公平!不公平!”

隆庆是焦头烂额,这烂摊子收拾起来没完了!

先是张居正,再是戚继光,他这个儿子真是做的一个好皇帝!

你哪怕做个面子功夫呢?

这都是对大明有功的人,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谁还敢为你干事啊?

【顺利的清算了朝中的势力,万历终于如愿以偿的亲政了。】

【按照他的预想,自己天资聪颖,自然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

【但朱翊钧亲政之后发现,治理国家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在他的努力下,大明不仅没有变得更好,甚至还变得更差了呢。】

朱棣不得不通过深呼吸,来平复自己任督二脉中涌动的真气。

逆子啊逆子,没有金刚钻,你就别揽瓷器活!

没有小裤衩,你装什么孙悟空?!

到底是谁给这个龟孙子的勇气,让他这么膨胀?

万历:按照我的设想,除掉权臣之后,我应该迎来的是属于我朱翊钧的新时代。

一个中兴盛世的开篇!

结果嘛......

【毕竟处理朝政,又累又没个休息,完全是费力不讨好啊!】

【每次上朝那些大臣都要唧唧歪歪个没完,烦死人了!】

【而且万历干了几年发现,主理朝政也没什么意思,还累死个人。】

【果然,当爱好变成了工作,连皇帝都会感到厌烦。】

【所以,打从万历十四年的秋末冬初开始,万历就决定开始偷懒不再上朝了。】

万历:没有人爱上班,没有人!

秦朝,嬴政:?

每天勤奋上朝,致力于健康为大秦奋斗100年的始皇非常,极其,十分的不理解。

你不上朝,你前面累死累活的争权干嘛,好玩吗?!

前面那个为了修道20年不上朝的就已经够离谱了,又来一个?

果然是他们大明朝一脉相承啊!

明朝,朱元璋:谢邀,原本我嫌大明传承的时间太短。

现在才知道,能传承这么久,已经是走了大运了!

我老朱在天有灵,得在地府把头磕烂,才换来这几个祖宗作天作地,还没有把大明作死!

【他爷爷嘉靖修道,万历又不痴迷修道,总得找个合理借口不上朝吧?】

【虽然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面子上总要过得去啊!】

【于是从万历十四年九月起,万历帝开始因病连日免朝。】

【别问,问就是朕“头晕眼黑,力乏不兴”,服药之后依然“身体虚弱,头晕未止”。】

万历:身体不好,朕也没有办法,这都是迫不得已!

大臣们:编,接着编!

【不但无法上朝,连祭祀太庙朕都无法亲自前往啦。】

【自万历十六年后,朝堂上看不到万历帝成为了常态。】

【而且,他终于成功打破了老道士嘉靖不上朝的时间记录!】

朱元璋:???

第155章 万历:学爷爷不上朝,已读不回~

【万历比嘉靖还牛逼,朱翊钧在位期间有26年都不上朝!】

宋朝,赵匡胤一脸难评。

皇帝是什么很贱的职业吗?

画画的,修道的,什么人都有!

不上朝,我请问你来当皇帝干嘛呢?

赵佶:......我是艺术家!

嘉靖:......我是道君!

明朝,朱元璋:呵呵,他老祖宗我从登基称帝到去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那是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生怕自己误国误民呐!

这些人倒好,休息都是按年来算的!

小朱棣偷偷翻了个白眼,你那也不是正常人的工作量好吧!

老爷子创下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如下:

八天之内,就批阅了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件,处理国事计3391件。

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

他是没办法这么高强度的干活,但这些后辈怎么回事,甩手掌柜一当都是20年起步!

【皇帝不上朝,大臣们每天在朝堂人影都看不见,龙椅都要结蜘蛛网了。】

【递上去的奏折犹如石沉大海,国家大事无人决断。】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成为了国家栋梁,一抬头发现房子塌了。】

万历年间,大臣们:弯着的腰,终于还是断了!

谁懂?

怀着一腔热血誓要出人头地,结果发现根本无人在意。

毕竟连大老板都不管,下面的臣子还不是跟着摆烂摸鱼,直接就是躺平!

【万历年间的朝堂离谱到了什么地步,大家都想不到。】

【一个大一统王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通通缺额。】

【万历35年的时候,按照旧制,六部给事中的名额应该是50余人,而都察院应该是100余人。】

【可事实上,六部给事中只有4个人;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竟然也只剩下5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