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个十分尊师重道的人,对自己的老师十分敬重,对于万历的作为自然是看不上眼。
他的老师桓荣也是十分欣慰,同时也为张居正感到惋惜。
同为帝师,自己的运气显然要好的多。
陛下继位后仍然以师礼对待自己,每每生病,都要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
开棺戮尸,未免也太过忘恩负义了!
明朝,朱元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眼看就要背过气去。
旁边的太医眼尖的上去扎了几针,熟练地令人心疼。
“我大明,这是要寒了天下人的心啊!”朱元璋痛哭出声。
帝王的感恩,不过是转瞬即逝的谎言,背礼失信于天下啊!
上一个死的是力保京师的忠臣于谦,这一次死的是帝王恩师张居正,
帝王嘴里敬重的恩师,王朝的社稷之臣,也要遭到这样的对待。
谁还敢为大明付出一片真心呢?
万历八年,风雪漫天,刚回京的张居正并不知道万历因大雪下旨辍朝的事情。
刚处理完事务的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冒着漫天的风雪,走去上朝。
走到宫殿门口的时候,大红的官袍之上铺满了薄薄的雪花,连下巴上的胡须都有些湿了。
听到天幕的话,张居正一时愣然,久久不语。
万历得知了老师一人来上朝的事情,急急忙忙赶来,看见站在石阶上的张居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无用的道歉就像是这场雪,一样的冰冷苍白。
张居正只是认真的行了个礼,轻声说道:“陛下,风雪太大,别伤了身子。”
“微臣,告退了。”
万历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张居正就转身离开了。
那一瞬间他看见老师的头发已经斑白,身形却并未佝偻,就这样迈着端正的步伐走入了风雪中。
谁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风雪送一人。
【万历十二年,为大明劳累了一辈子的张居正得到了属于他的罪状。】
【由他亲自教导长大的皇帝总结,“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箝塞朕聪,专权乱政”。】
【张家满门,惨死的惨死,流放的流放,唯余张居正年迈的老母存活。】
【然而当首辅申时行联合下属向皇帝陈情,乞求万历善待张居正的老母时,他还不乐意。】
【只不过迫于舆论压力,万历不得已拨出一千亩大小的房屋分给那位张居正母亲,但却严厉处罚和申时行一起上书的官员。】
汉文帝刘恒眉头紧皱,这万历未免太刻薄寡恩了些!
不说张居正没有对不住他的地方,连年迈的老人家都不愿意装模作样的施舍一下吗?
【更糟糕的是,这仅仅是万历作死的开始。】
朱棣:好好好,保心丸我得当糖豆吃!
第154章 万历:没有人爱上班,没有人!
【张居正去世后,他所主导的变法成果也开始遭到反对。】
【尤其是考成法和一条鞭法的实施,严重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眼瞅着万历对张居正这么不满,这些人还不趁机落井下石?】
【而且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改革举措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扭曲变形。】
【例如一条鞭法,由于贪官污吏的插手,使得原本的良政沦为了搜刮民脂民膏的弊政。】
【比如在制作银两时人为的让产生的“火耗”增多,或者借百姓谷物兑换银两时趁机抬价等等。】
【万历出于自身树立权威以及现实情况的考量,直接废除了张居正新政的大部分内容。】
万历年间,张居正就是有再好的修养也忍不住怒火。
这几乎是几代首辅十余年的心血和努力,就这么付诸东流了!
李太后更是恨铁不成钢,一巴掌拍到了朱翊钧的背上。
“陛下糊涂!新政纵有不足之处,怎能因此通通废除呢?!”
朱翊钧嗫嚅几句,不敢看自家老师的表情。
他心中是有不满,但不意味着如今的他敢和张居正对着干。
“老师,朕...朕错了。”
张居正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自己往日里确实小看了陛下,竟然没发现他对自己的意见这么大。
他缓缓转过身,眼神也慢慢变得坚定。
他要完成的事情,绝不能半道崩殂,就算这个要阻止的人是陛下,也不行!
明摄宗?他就做一回摄政之人又有何妨?
至少在此时此刻,陛下还没有站在牌桌上与他对话的资格。
【考成法和清查土地的工作直接被喊停,一条鞭法也因为张居正的去世逐渐被废止。】
【变法改革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跟张居正关系亲近的官员和臣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其中就有深受张居正赏识的戚继光。】
戚继光:一点都不意外呢。
他自己会来事没错,但不代表他在官场上没有遇到过相处不了的上官和同事。
只不过张大人赏识他,愿意为他创造一个安宁的工作环境,把那些烦人精都通通调走!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张大人何尝不是我戚继光的伯乐呢?
自己所上奏的边防军队练兵之策,也正是有赖于大人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
戚继光叹了一口气,可惜人走茶凉啊!
【戚继光解决倭患之后,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
【反而是在张居正的赏识和提拔下,被调到了边防练兵抗敌。】
【在戚继光驻守边疆的时间里,他多次击退蒙古来兵,使得他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