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137)+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连辛弃疾这样的人才都要受到歧视,他们呢?

真的能够回到从前的日子吗?

【辛弃疾也是如此,朝廷既看不起人家归正人的身份。】

【又看中了人家表现出来的才干。】

【仗是打不了一点,就派人家去治理地方。】

【从江西到湖北,又从湖北到湖南,辗转多地。】

【简单来说,辛弃疾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小辛弃疾有些不平,自己是靠着军功才得以入仕。

这些人却偏偏不给自己打仗的机会,只叫他做个治理地方的文官。

祖父辛赞眼中全是悲伤,摸了摸他的头。

“是祖父入仕金朝,才叫你的身份被朝廷所猜忌了。”

小辛弃疾立马抬头反驳:“才不是!这什么归正人本就是无稽之谈!”

“祖父是为了保全族众才选择委身的!”

辛赞无奈苦笑,傻孩子,人家哪里会问这么多缘由呢。

只是苦了自家孙子,只怕是一生壮志未酬了。

【人家好好的武将愣是被逼成了词坛巨擘,你说滑不滑稽?】

【可能年少的辛弃疾也没有想到,昔日战场首秀竟然也是最后的战场荣光。】

【一身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诗词创作中去。】

宋朝,苏轼倒是十分感同身受。

一个武将,还是极具天赋的那种,却迫不得已做了个文官。

就像自己一样,明明有报国之心,却在党争中飘浮不定。

只能将所思所想寄托在词作中了。

【纵览辛弃疾一生的作品,大部分总是带着壮志未酬的感伤。】

【幼时,祖父为他取名弃疾,就是希望他能如同昔日冠军侯霍去病一样。】

【立志抗金复国,成为战场上浴血厮杀的将军。】

汉朝,霍去病一默,心中惋惜极了。

这样一个人才,就这么白白蹉跎了。

“文人中最会打仗的,武将里最会写诗的”,初听此话以为是夸奖。

如今才明白,这代表着辛弃疾一生的遗憾。

【还记得曾在语文书上背过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叶楚有些感伤:【以前学习的时候还不懂得辛弃疾隐藏在词中的悲伤与怀念。】

【如今才懂得,这一份夙愿难平的悲伤感慨。】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面对挚友担心的目光,却意外的笑了笑。

“如今天幕透露未来,无论是陛下还是我,都有了可以奋力一搏的机会。”

“重来一次,焉知我辛弃疾不能成为如同冠军侯一般的武将呢?”

“明日,我便递奏疏,上京去!”

赵眘也是这样想的,历史上的那个他在日复一日的磋磨中选择了放弃。

可是如今他还年轻,有了天幕预知,他一定能走出不一样的结局!

第110章 蒙古:太好了!是天降猛男,我们有救了!

天幕上的叶楚话音一转。

【而事实也证明,一味的求和不过是延长死亡到来的时间罢了。】

【金朝从来没有打算过要放弃宋朝这块软弱的小肥羊。】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苟延残喘的南宋还没有灭亡,金朝就先亡了。】

赵家皇帝:???

啊,一直以为会是金朝灭掉我大宋,怎么他们自己先玩完了?!

比老赵家更懵逼的是完颜家:怎么剧情急转直下了?!

赵构大喜:这是天佑我大宋,朕求和的决定果然是正确的。

根本不需要我大宋出手,他们就会自取灭亡!

【蒙古部落长期受到金朝的压迫和剥削,早就是苦不堪言。】

【诸位听这个开头是不是非常耳熟?】

金世宗完颜雍:......这不就是我大金崛起的历史吗?

【是的没错,历史它真的是个轮回。】

【昔日女真部落因反抗辽朝的压迫而举兵,建立了金国。】

【今日的蒙古几乎又重演了当年的历史。】

【不过金朝对于蒙古可狠多了,实行的是“减丁政策”。】

【顾名思义就是减少人丁,定期对蒙古部落进行屠杀和控制。】

蒙古:太好了!是天降猛男,我们有救了!

南宋:太好了!是成吉思汗,我们没救了!

天幕下,也有不少人露出了恐惧鄙夷的神情,蛮子就是蛮子。

如此行径简直是惨无人道!

秦朝,李斯心想按照金朝的发展历程,恐怕这蒙古也出了位了不得的人物。

这些外族总是生生不息,一次打退也不过换来一时安宁罢了。

李斯抬头望向天幕,从楚楚姑娘的言行中并没有听出憎恨与厌恶。

无论大辽,金朝还是蒙古,她讲述历史的时候都十分的...正常?

也不知道这后世是如何与这些外族交往的。

【而蒙古部落也出现了一位天降猛男——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

【他可不仅仅是统一了蒙古,建立了大蒙古国。】

【更是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几乎横扫欧亚大陆的强劲铁骑。】

【几乎成为了当时欧洲所有国家的噩梦。】

刘彻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从未听过的名词,欧洲?

欧洲是什么地方?

刘彻摸了摸下巴,张骞联通西域,曾走到大宛。

原以为大宛就已经是最远的国家,看来西边还有不少的土地啊!

刘彻来了兴趣,有些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