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直播:老祖宗们指导我修文物(135)+番外

作者:知樾休休 阅读记录

赵匡胤面无表情,甚至有点想笑。

这已经是直播以来他听见最好的消息了,喜大普奔,赵构无后!

看他们三个人就知道,这基因实在没什么好传承的。

终于有机会让赵氏宗室的其他人坐上皇位了!

再折腾下去,大宋离彻底完蛋已经不远了!

【于是,时隔百余年,皇位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重新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没错,宋孝宗赵眘是赵匡胤的七世孙,被赵构收作义子。】

赵匡胤一愣,他以为他这一脉早就...

赵光义捏紧了拳,眼中意味不明。

这难道就是宿命吗?

【而这位宋孝宗赵眘,又是怎样的君主呢?】

第108章 赵昚:我努力过了,真的!

【赵眘不愧是赵匡胤的后代,即位之初就抱着锐意进取的念头。】

【包括平反岳飞,也是他为了北伐做出的部署。】

【赵眘重新启用抗战派张浚,意图再次北伐。】

赵匡胤双眼明亮,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子孙!

就是要这样,偏安一隅算个什么事?

好男儿就是要有骨气,有志向!

下面鼻青脸肿的赵光义撇撇嘴,心中不满极了。

怎么大哥家的就是赵眘,我家的就是完颜构?!

【隆兴元年,宋金关系紧张,赵眘觉得先发制人,主动出击。】

【张浚为主帅坐镇扬州,手下大将李显忠与邵宏渊兵分二路进攻。】

【李显忠一路高歌猛进,大败金军,乘胜收复灵璧。】

刚刚从赵构宫中碰了一鼻子灰的赵眘本来气压低沉,却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父皇并不支持他北伐,反而是处处嘲讽。

如今天幕证明了,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赵眘还是有些惋惜,只可惜岳将军早逝。

若是有他在,北伐定能如虎添翼!

【邵宏渊这边进展却十分不顺,几万人攻打几千人驻守的虹县还拿不下。】

【眼见李显忠接连胜利,他心生嫉妒,拒绝了李显忠合攻宿州的建议。】

【然而李显忠奋力血战,独自拿下了宿州,被赵眘接连晋升。】

张浚目光冷冽的盯着邵宏渊,厉声质问。

“军国大事,岂是你徇私的时候?!”

“北伐若失利,这责任你一人承担得起吗?”

邵宏渊面色惨白,讷讷不敢言。

【然而终究是孤军深入,金军与主力会合大举反扑之下。】

【即使张浚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还是为时已晚。】

【宋军大败,隆兴北伐就此草草收场。】

赵眘呼吸一滞,面色难看。

为何每一次我大宋北伐都会遭遇各种变故挫折?

难道这就是天意吗?

昔日韩将军,岳将军都已去世,纵然我想北伐,也是无将可用啊!

光靠李显忠一个人是不够的!

【金人更是扬言若是宋朝不答应新的和议条款,金朝就会挥师南下。】

【若是答应,则可以和谈,于是朝中主和派纷纷上言要求议和。】

【在现实的压力之下,赵眘只能同意议和。】

【更糟糕的是,随着朝中重臣的接连去世,赵眘不得不接连更换执政班子。】

【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朝臣不断轮换,赵眘始终没能找到能够完成北伐的重臣。】

【他也在近十年的消耗中渐渐失去了昔日北伐中原的雄心。】

赵眘此时尚且年轻气盛,心中满是不甘。

为什么?

当我想要北伐之时,朝中竟然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

昔日父皇执政时只想议和,手下能打的大将却是一个接一个!

赵眘此时真的很想冲进去大声质问赵构。

你杀岳飞倒是杀得痛快,朕要拿什么去北伐啊?!

赵构:我又不打算北伐,管你拿什么北伐?

【赵眘执政期间注重内政治理,整顿吏治,南宋呈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史称“乾淳之治”。】

【作为南宋唯一支持北伐的皇帝,在他之后,南宋再无北上的机会。】

宋朝的所有人俱是沉默,心中悲痛。

谁都知道,再无北上意味着南宋就在这偏安的江南走向了最终的灭亡。

赵眘掩面而泣,悔恨交杂,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当此时,天幕上的叶楚话音一转。

【虽然赵眘在位时中兴四将都已经离世了,但是也不代表真的无人可用啊。】

赵眘猛地抬起头,直勾勾的盯着天幕。

什么意思?我大宋还有散落的沧海遗珠?!

【此人正是被誉为“文人中最会打仗的,武将中最会写词的”人,词中之龙辛弃疾。】

【在文学上,辛弃疾与苏轼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坛巨擘。】

【在军事上,更是有着出众的天赋,只可惜没有得到重用。】

此话一出,各平行时空都炸开锅。

龙这个词,可不是什么人都担得起的!

这个辛弃疾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担得起这个龙字吗他?!

秦朝,嬴政挑了挑眉,这个辛弃疾还是个文武双全的厉害角色?

词中之龙,他倒要好好听听。

汉朝,刘彻真的酸了。

这个大宋的皇帝烂人挺多,这人才也很多啊!

先前来个军神岳飞已经够幸运的,还有个词中之龙辛弃疾。

朕真的,一点也不嫉妒,一点也不!

霍去病眼神亮晶晶,不确定的思索着。

这个辛弃疾的名字和我的好像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唐朝,李世民有些疑惑,词是和诗一样的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