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是做任务,理应东西你们出吧,巴拉巴拉”
沈媚抱着孩子撒丫子就跑,还不忘讨价还价,至于有没有“耳聪目明”她也不知道。
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不但速度快了,视力还好了,居然在这漆黑的夜里,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如白天一般。
沈媚爬过一座山,回头看了一眼官道上的火把长龙,在飞快的挪动,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要追上如玉。
发现他们不见了,到了那时候就会全力速查他们,所以她得再跑快点。
“他饿了,冲一壶奶粉,再找一条能绑孩子的布。”
将孩子紧紧地绑在了自己的胸前,如此一来,便能腾出双手以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待给孩子喂过奶粉之后,小家伙不再哼哼唧唧,没过多久便睡着了。
沈媚就这样挂着孩子在黑漆漆的山路上奔跑,从黑夜到天明,整整一夜未曾停下过。
她并未依照如玉所说的那样前往南边。南边有着皇后娘娘的娘家人,若是去到那里,日后的生活或许能够轻松些许。
可是,这其中潜藏的风险太大了。
这一路上,谁也无法预料究竟埋伏了多少凶残的杀手,正虎视眈眈地等待着他们自投罗网呢!
即便运气好,能够侥幸安全抵达南边,那也绝非意味着就此高枕无忧、万无一失了。
因为在那看似平静的背后,说不定还有更多未知的危机与阴谋在悄然酝酿着。
而对于能不能成功地将孩子平安护送至南边,沈媚心中更是连半分把握都没有。
经过考虑后,她选择了距离都城较近的武城,打算在武城最偏远的山空镇隐姓埋名把小皇子养大。
太阳一点点升高,沈媚的双腿还是没停,一直走到山空镇外才停下。
进山空镇前,沈媚给自己换了身衣服,又把小皇子的包袱、衣服,从里到外都换了。
然后抱着小皇子进山空镇,住店,吃饭,逛街,买衣服。
在山空镇待了两天,沈媚见这边关于都城的消息都很少传来,更别说皇宫里的消息。
再加上山空镇距离她和如玉分开的地方有上百公里,短时间没不会有人想到这里。
沈媚为了能够在这里安定下来,可是下了血本。
花费了不少银子去办理各种文书手续,最终成功地将自己的户籍落在了口碑极佳的王家屯。
不仅如此,她还置办了三亩肥沃的土地以及一处略显陈旧但还算宽敞的院子和老房子。
办好这些事情后的第二天,沈媚便开始采购各类生活用品。
她雇人帮忙将这些物品搬到新买的宅院里,从此正式入住这个新家。
沈媚对外宣称自己是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可怜小寡妇。
据她所言,其夫生前乃是一名走街串巷的货郎,但就在前段时间不幸被山匪打杀,留下快要临盆的她。
当有人好奇沈媚为什么不给孩子喂奶时,她总是眼眶泛红,泪水在眼中打转,然后用略带哽咽的声音缓缓讲述起那段令人心碎的悲惨经历。
每一次,众人听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凄凉无比的画面,纷纷感叹沈媚定是因为伤心欲绝才导致回奶。
甚至还有些人好奇孩子眼下靠什么充饥,每逢此时,沈媚更是哭得肝肠寸断,泪如雨下。
她颤抖着手指向碗里还未被喝光的稀薄米汤油,那模样真是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就这样,村里的人们对这对孤苦伶仃的母子充满了深深的同情。
无论谁在路上碰见她们,只要力所能及,都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帮衬一把。
沈媚深知人情世故,自然也不会白白地劳烦他人相助。
每当那些热心肠的村民们帮了忙后,她总会给予一些小小的回报作为感谢。
有时,是一颗香甜可口的饴糖;而另一些时候,则会是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虽然东西不多,但每一次都能让前来帮忙的人们心里一暖。
村民们同样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对于沈媚所给予的馈赠从不白拿。
他们会让自家年幼的娃儿送来一些新鲜水灵的青菜,或者是精心晾晒好的干山货。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却饱含着村民们对沈媚真挚的情谊与关怀。
如此一来一往之间,沈媚渐渐在王家屯站稳了脚跟,并安定了下来。
平日里,她照料着孩子,过着平静而温馨的生活。
每隔十天半个月左右,她便会以送刺绣作品为由前往镇上走一遭。
但从不去打听任何消息。
哪怕是姐姐如玉,她也没有托人找过,更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她心里清楚,有时候没有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暗处盯着的人太多,她只有一个人,不能轻举妄动。
如今的任务就是隐姓埋名把小皇子养大成人。
第140章 养娃
日出日落,三月已去。
沈媚已经习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人的生活,给他起名为怀安,希望这个名字能够伴随他一生,愿他长大后成为一个正直坦荡之人。
怀安姓沈,对外则宣称随其“亡夫”之姓。
对于这一说法,朴实的村民们从未产生过丝毫疑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怀安逐渐成长,进入第三个月后,小家伙已经学会了翻身。
每当沈媚忙于家务时,都会将他用柔软的布料绑在胸前或者后背,以防自己干活时怀安翻身不慎掉落床下。
沈媚端着怀安刚刚换下的衣物,缓缓走到家门口的小河边。
寻到一处空旷之地,放下木盆,蹲下身来,开始认真地搓洗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