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逃荒,极品农门老妇有空间(198)

作者:堰晗 阅读记录

事实上,张薇对于唐见喜为什么会对她表现出如此明显的抗拒心理也感到十分不解。

尤其是在当初家中分成两户各自独立生活之时,那个时候的她甚至还暗暗嫉妒过作为长房儿媳而拥有一些额外特权地位较高的唐见喜。

实际上,赵春花并不是那种对儿媳妇过分苛刻挑剔的人,反而,在她的悉心经营打理之下整个家庭里的大大小小事物都能够处理得井然有序、条理清晰。

正因为如此,在外忙碌打拼赚钱养家糊口的几个男丁才能够安心工作没有太多后顾之忧,即使是在分开之后的日子里依旧如此。

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发生了那个关于李翠花将亲生骨肉卖给别人的那件令人难以置信并且极度痛苦的事情所引发出的情绪失控的话,也许直到现在,她们婆媳之间仍旧能够保持良好和谐的关系状态吧。

而舒以贤之所以会主动承担起照顾年幼的小石头这个重要任务,并不是为了逃避或者推卸责任,而是单纯出自内心深处那份无法割舍的责任感以及对于这个孩子深厚真挚的感情寄托。

生怕小石头占了自己孩子的资源。

唐见喜的这种心理让她的举止处处透露出谨慎和小心,每当提到与小石头有关的话题时,她总是尽量避免多谈。

然而唐见喜最初选择冷淡对待的原因,她却怎么也想不清楚。

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总是在心里一遍遍地琢磨,但始终找不到一个让她完全信服的答案。

毕竟,唐见喜也不是那种喜欢四处炫耀自己的人。

平日里,除非被人直接问到,否则她从不愿意过多谈及自己家中的事,尤其是在外人面前更是保持低调。

第178章 真是个误会

尽管如此,她依旧对赵春花怀有很深的戒心。

总想让赵春花事事顺从于她。

即便心中这么认为,但唐见喜不会轻易说出口。

因为她很清楚,如果说出来,恐怕没有人会站在她这边支持。

毕竟在当时的背景下,文人最为重视孝道,更不用提在丈夫去世后还想要依赖儿媳过日子了,这样的念头无疑是违背伦理道德的。

可这恰恰让唐见喜心里不舒服,同样都是才子的妻子,但是当舒宴考中秀才的时候,年纪比常期年轻了许多,看起来还有大把的发展机会和美好前景。

而现在的她,丈夫已经离开人世,只剩下自己一个人面对未来的艰辛。

那么,凭什么自己还要对赵春花卑躬屈膝呢?

起初以为赵春花搬家之后就算不再被她掌控,心态也会好转很多。

至少可以少受一些气,不必每天面对那些让她感到压力巨大的情况。

哪知实际情况却是即便离开了老家,赵春花的生活依旧过得得心应手。

不仅生活起居井井有条,甚至似乎更加滋润快乐了,这让唐见喜心中充满了不满与疑惑。

觉得当初分开时,赵春花肯定藏了不少积蓄,否则何至于如今这般从容自如?

这个想法像种子一般深深地种在了唐见喜的心里。

每当看到赵春花笑容满面或者出手大方的时候,这个猜想便愈发坚定。

不过,尽管心里这样猜忌着,唐见喜还是不会拒绝赵春花给汤圆的东西,并且总是觉得她给得太少了,远远不够。

唐母看在眼里,却没有像往日那样表现出焦急或愤怒的情绪。

相反,她的神情里更多了几分平静与无奈。

或许是因为岁月已经教会了她许多关于人生无常的道理吧。

好言相劝也没用的。

人各有命,唐见喜愿意折腾就随她吧,反正她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期,即使日后遇到了不好的境遇,唐母也无法见证了。

家宅内众人各怀鬼胎,气氛复杂而微妙。

而赵春花对此却不怎么在意,她心里清楚,无论他们打什么算盘,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

她不喜欢住在老屋里便选择离开,想要找一处安静舒适的住处开始新的生活。

此刻正抱着小石头在路边玩耍,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明媚。

孩子穿着棕黄色麻布底的小鞋,在赵春花怀中不停地踢踏着腿脚,还不时弯下身子摘些草叶子玩。

他好奇地打量四周,仿佛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有趣的。

即使不需要赵春花陪着说话,他也独自玩得很开心。

那纯真的笑容和无忧无虑的样子,让周围的景物都显得更加生动起来。

咯吱咯吱地笑声远远就能听见,如同悦耳的音乐,在空气中荡漾开来。

“远远地就看到这里有个人蹲着,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好几个人呢。”

背着篮筐的舒红停在赵春花身旁,脸上带着疲惫却温和的笑容。

“红姐你今天去镇上了?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啊?”

赵春花依然紧紧抓住孩子的腋窝,生怕他一不小心完全坐在地上弄脏了衣裳。

“没去过镇子,刚回了一趟娘家,英姐要出嫁了,该回去通知一下他们。”

舒红轻声说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免得那边的人挂念不已。”

“应该告知一声才是,你这个篮子里装的好像很重似的。”

看着小孩子自得其乐的样子,赵春花心情也不错,主动打开了话匣子,与舒红寒暄起来。

“娘家那边正在挖莲藕,买了一些打算做藕粉,对身体有好处。”

舒红解释道,眼中闪过一抹期待。

发现赵春花不急于离开,舒红直接把背篓放下歇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