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逃荒,极品农门老妇有空间(197)

作者:堰晗 阅读记录

有的人家里条件很差,连自家的水井都没有。

他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都必须前往公共水源地去挑回来;至于做饭用的柴火,则大多依赖于家庭里的成年人自己外出砍伐采集。

单单靠捡拾枯枝落叶作为燃料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的日常消耗量。

因此,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家庭可能会为了节省燃料,连续数周都不会洗澡。

反正他们自己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再加上脸皮厚些,别人对他们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只能无奈地摇头作罢。

赵春花强忍了一路那种令人不适的异味,在车停稳后立即加快了脚步离开现场。

即便在途中,偶尔有几个不那么友善的乘客对着车厢内的环境抱怨连连,但她注意到周围的大部分人都是默默忍受,并未出声回应。

无论那些人是如何地冷嘲热讽还是直接进行尖锐批评,大家似乎都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

这样的情形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佩服。

随着冬季逐渐接近,温度也一天比一天降低。

第177章 精油

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赵春花决心要在寒冬真正到来之前把所需的各种物资准备齐全,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安心待在家中度过这个冬天。

真是不可思议,这感觉就像是突然发现了世界的另一面。

回到家时,她突然觉得天空好像更加明亮了,仿佛是大自然也在庆祝她的新发现一般,让原本灰暗的心情瞬间变得开朗起来。

趁着孩子们有人照看,赵春花拿着镰刀去河边,收割了一些辣蓼草回来。

那是一种生长在潮湿土地上的野生植物,每当夏末秋初,河岸边总能看到它们挺拔的身影,随风轻轻摇曳着。

辣蓼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多枝干,开出粉白色的小花,整株都有辛辣味,既可食用又可入药。

这种草在村里的老一辈人口中常常被提及,说它既能帮助消化又能祛风解毒。

不过赵春花采集它却是为了制作酒曲。

每到凉风起的时候,她总会怀念起小时候那些温馨的时光,尤其是冬天坐在暖炉旁,奶奶给她做的那份特别的醪糟鸡蛋。

记忆里那个味道是那么温暖而甜蜜,以至于直到今天都念念不忘。

醪糟是用糯米和酒曲发酵而成的,那过程虽然复杂却充满了乐趣。

糯米早已准备好了,是从镇上的粮店里精心挑选后带回家来的,颗颗饱满透亮。

而酒曲则可以自己做。

要感谢当今时代的网络资源丰富,各种应季的手工艺视频应有尽有。

只要上网搜一下“秋季手工DIY”,关于制作天然食材的信息就会如潮水般涌现。

其中关于如何利用季节

性草木来制作传统食品的内容更是详尽易懂,让人忍不住想要动手试试看。

辣蓼草尤其适合秋冬季节。

在这寒冷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比得上一碗热腾腾、香气四溢的醪糟鸡蛋更让人感到舒心和满足了吧?

今天天气着实不稳定,一会儿阴沉得像是随时可能下起倾盆大雨,一会却又忽然放晴,阳光洒满整个院落。

赵春花赶紧把手洗净,在出门之前还特地从橱柜里拎上了几个刚蒸好的芋头和米糕,打算去接小石头回家。

怕小石头哭泣,她在家中时特意拆开了一包香甜的米糕,并且挑了三块最大的装进兜里带上。

想着那柔软细腻的口感一定能让小孙子开心起来,不由自主地笑了。

一进门就把米糕分给了小孩儿。

“粘人精,奶奶只是出去了一会儿。”

看着努力往她这里爬却因为竹车阻挡的小石头,赵春花温柔地将他抱了起来,心里满满的都是爱意与怜惜。

“娘。”

唐见喜和张薇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敬地向她行礼打招呼。

“嗯。”

赵春花轻轻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地回应道,“这是你们要的芋头和米糕。米糕是特地给孩子们准备的,新鲜出炉的。”

“真是太谢谢您了,”张薇接过那些食材后,又礼貌地问道:“这次的价格是多少?”

在得知具体的金额之后,她从口袋里数出几枚铜板递给了赵春花,“辛苦您了,我去给您沏杯茶吧,解解渴。”

“不用这么客气了,外面正下着大雨呢,我打算早点回去,省得孩子在这儿等得太久。”

赵春花温和地拒绝了张薇的好意。

随即转身细心整理起旁边桌上属于小石头的一些日常用品,并将它们逐一放入一个篮子里。

接着她轻手抱起了安静坐着的孩子,缓缓走出了院子的大门。

这些日子以来,她来这里确实变得比以前更加频繁,然而每次在这里待的时间却总是很短,几乎不会多停留片刻。

大部分时候,和她聊天说话的人主要是二儿媳张薇。

偶尔也会同大儿子的妻子——唐见喜的母亲进行几句简单的寒暄。

但是奇怪的是,身为长子妻子的唐见喜每次见到自己打过招呼之后便陷入一种沉默的状态当中,不再说任何话。

这样的氛围让她感到有些不自在,甚至有点尴尬,所以每次都不会选择逗留太久。

如同往常一样,张薇依然陪伴着赵春花走到门口外,并且挥手送别直到其消失于视野之外。

等再回到屋内时却发现院子里已不见了之前一直坐在椅子上的唐见喜的身影。

面对着紧闭着大门没有任何声音传出来的东厢房方向,张薇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心中虽然充满了疑惑但她并没有说什么出口,因为她知道即使问出来也不会得到什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