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灾逃荒,极品农门老妇有空间(144)

作者:堰晗 阅读记录

她的眼

神中透露出些许期待。

每年在这个收获满满的季节里,制作地瓜粉几乎成了周围人家的一项传统活动。

而左邻右舍之间相互赠送用地瓜渣制成的各种美食也早已成为大家增进友谊的方式之一。

面对这份好意,两位年轻的公子并没有推辞或感到尴尬,反而真诚地道谢,并且还体贴地提议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体力活儿,不妨提前告知一声,他们很愿意来帮忙减轻些负担。

赵春花听后心中既温暖又感激,爽快地应允下来,只不过此刻她也在心里暗暗盘算着下次大概得等到很久之后了——至少就目前来看,在身体完全恢复之前她是不愿意再去尝试这样的苦力工作的。

对于最初计划中的其他薯类产品加工项目,比如说是制作粉丝或者是透明的粉皮等等,现在想来或许直接花钱买成品会更省事一些;毕竟只是为了时不时改变一下餐桌上的口味,并不是什么非得自己动手不可的事。

尽管累到几乎连眼睛都不想睁开了,赵春花还是强迫自己起身烧上一大锅热水洗个澡,以此来缓解因整天劳作导致全身肌肉紧绷的状态。

同时,她还特别注意给自己那疼痛不已的肩膀以及酸胀的手臂做了一会儿简单的按摩,希望能帮助这些部位快速放松下来。

最终实在是支撑不住疲倦侵袭,赵春花拖着仿佛灌了铅般沉重的脚步挪到了床边,一头倒在床上迅速进入了梦乡。

深夜时分,出于一位母亲本能性的警觉,即便睡得再熟也会时不时醒来查看宝宝的情况。

就这样,她先后几次爬起来给依旧甜甜安睡的小石头喂食奶粉,并替他更换了一次清洁干燥的新尿布之后才重新躺下继续睡去。

直到第二天早上,相较于往常晚了许多时间才迷迷糊糊从梦境中苏醒过来。

幸好没有什么紧急事务需要处理,迟起也没造成太大的影响。

赵春花松了口气,感到一阵安心。

昨天削下来的地瓜皮已经被细心地储藏起来,今天再次拿出来准备烹饪。

她计划先将其煮软,再与其他菜叶混合在一起用来喂养鸡群。

这既是一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也能确保家禽们吃得健康且营养充足。

必须得说,这个系统真是充满了科技感:不论什么时候把刚出炉的热食物存放进去,都不会对其它物品产生任何影响,实在是太奇妙了。

这让赵春花忍不住感慨万千,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能拥有这样便利的工具。

中午刚过不久,按照事先预订的小雏鸡也按时送达了家门口。

看到小家伙们活泼可爱的模样,她的心头立刻涌上一股暖流。

在村子里采购物品确实非常便利快捷,尤其是像这样的预定服务都能主动送货上门,省去了很多麻烦。

赵春花从屋内拿了一些铜板付了账,随后便看见那十几只毛茸茸、活蹦乱跳的新生命入住进了原先空置已久的猪圈中。

原本因为没有养猪而闲置的空间,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用途。

赵春花巧妙地利用竹竿与木材自行设计并打造了一个简单的鸡笼。

今后,这个地方将正式成为这些小鸡温馨舒适的家。

看着那些拥挤在一角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小生命们,赵春花已经开始想象着将来某一天它们成长壮大后被精心烹制成佳肴的情景,光是想想就觉得满嘴留香。

缸里浸泡着的红薯淀粉刚刚换了一次新水,经过沉淀后水质变得清澈多了。

她拿着筛子,在其上面铺好滤布,接着小心翼翼地将缸内沉淀下来的红薯淀粉舀出来进行晾晒。

整个过程看似繁琐却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院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晾晒工具,每一寸地方都被充分利用起来。

目睹这一切井然有序的样子,赵春花满意地点点头。

毕竟这些都是她在此地安居乐业所必需的基本物资,每一样都不能缺少。

到了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阳光不再那么炽烈刺眼,空气中弥漫着凉爽的气息。

此时,赵春花开始忙碌着将已经晒干了的稻谷收集起来,分装进袋子,并搬进仓库妥善保管。

另一边,先前同样摊开来曝晒着的红薯和土豆表面也都已经干燥完毕,可以暂时收起来了。

红薯被搬到了柴房里,再放一段时间,等里面的水分逐渐蒸发之后,这些红薯的甜度会大大提升。

而土豆则直接装进了布袋子里,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了仓库的一个角落里。

学会了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后,即便家里的仓库不算太大,赵春花还是只用了三分之一不到的地方。

第130章 私人空间

就把这些农作物整齐有序地摆放好了,既节省了空间又便于拿取。

因为外面的风有些大,生怕那点辛苦做出的珍贵红薯淀粉被风吹散,赵春花赶紧把盛着粉末的筛子小心翼翼地搬进厨房里保护起来。

她辛辛苦苦从大量的红薯中提取出来的这点宝贵粉末,每一粒都来之不易,自然格外珍惜。

接着,赵春花拿起两顶斗笠,背上小石头,然后推着他那辆旧竹车朝着田间走去。

原来种满豆角的地现在看起来显得非常萧条,叶子泛黄且开始掉落,结出的豆角长得稀奇古怪,明显营养不足的样子。

考虑到这种情况,她干脆决定不如改种萝卜算了。

秋季作物收获以后,并不意味着农民们就可以休息了,还得趁着这个时间多种一些适合过冬的蔬菜,为秋冬季节储备足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