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知,并不愿意如他们所愿。
“陛下想要立谁为皇后,只在于皇上想。而我嘛,怎么?皇后尊贵,我这个皇帝的姐姐,大汉的长公主,难道就卑贱了?无论皇后从前是什么身份,如今她是大汉皇后,只会是大汉的皇后。我倒是不至于像各位这般,过不去心里的坎。上又上不去,下也下不了。想要打肿脸充充胖子,又发现连打自己的力道都舍不得。”平阳公主平和得没有任何情绪的声音响起,提醒着所有人,跟她动心眼,想让她出什么头,大可不必。
南宫公主没能忍住和隆虑公主咬耳朵道:“有时候我都佩服阿姐。”
隆虑公主道:“阿姐方才在给皇后行礼时,一如当年见薄后时。”
是的,薄后,那是先帝景帝被废的那一位皇后。
南宫公主感慨道:“自叹不如,自叹不如。”
非常实诚的承认不如,听在隆虑公主的耳朵里,叫隆虑公主笑了,“咱们也不多管,学着点吧。”
一如平阳公主说的那样,要立卫子夫为后是刘彻定下的事,他既然定下,便不会许谁人改变。
王太后为此事也闹了一番,不同意是不同意,刘彻又不是在征询她的意见,不过是告诉她这样的一回事。
不出意外,王太后又被气得不轻。
可惜,任她再生气,甚至没少把几个女儿唤入宫中,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劝着点刘彻,他怎么可能立卫子夫这样的一个歌女为后。
这让人听说之后,怎么看待他们刘家?
平阳公主很不客气的扎心提一句,“母亲还是二嫁的呢?对了,当年的薄太后,曾曾祖母也是二嫁。”
啧啧啧,一通算下来,平阳公主道:“皇上要立子夫为后的原因,一则是母凭子贵,当年母亲也是因此而被立为皇后。二则,无根无基多好,不用担心外戚之祸。陛下苦外戚之祸久矣。”
后面那一句话,懂的都懂,王太后看着平阳公主不答应,视线落在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身上。
“皇上不会听我们的,而且我们也确实不怎么想去劝。”
所以,反对刘彻立卫子夫为后只管反对吧,再反对,也不可能改变。
在卫子夫被立为后不久,边境传来捷报,“关内侯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直入,斩首匈奴军数千人。”
几个月没有消息的大军,终于迎来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可以说,卫青这一仗打得漂亮,既让刘彻高兴,也让卫子夫的皇后之位更加稳固。
卫家出身是卑微不假,架不住现在有一个卫青在刘彻最想出击匈奴的时候,打出大汉的士气,打出大汉的骨气。此战再次验证卫青的能力,卫家,也有能人。
不过,此战胜,卫青一行并没有班师回朝,用刘彻的话来说就是,还有些事没有处理好,缓一缓。
“阿姐想卫青了吗?”姐弟之间也是常有调笑之言,刘彻但问之。
末了刘彻意味深长的道:“听闻阿姐府上有不少俊朗的郎君。”
平阳公主理所当然的问:“我府上何时没有?”
来来去去,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刘彻有心探个底,不过可以看得出来,探不成。
“卫青的身份不够。”刘彻又一次重申这个话题,结果平阳公主提醒道:“陛下不要忘记答应过我的事,我的婚事以后由我来做主。我并未说过要嫁卫青的话。”
刘彻的言外意,平阳公主知道,因而也直接道来。
“如此最好不过。”刘彻看着平阳公主的表情,也没有要嫁卫青的意思,倒是挺好的。
平阳公主陪着刘彻又说了一会儿的话,也就出了宫。
没想到一出来又听到一阵消息,曹襄又把修成子仲打了。
这都过去两年了,曹襄一如当年的放话,见着修成子仲便打上一次,隔三岔五的打。修成子仲如今是听到曹襄的名号都怕。
随着打多了,王太后也想让平阳公主管管儿子,平阳公主假模假样的骂上两句,就这样了。
以至于王太后又给气得不轻。
最终还是隆虑公主出面道:“阿姐,别把母亲气出个好歹。”
平阳公主才让曹襄适可而止。
是以,在听到曹襄又把修成子仲打了时,平阳公主明显一愣,“为何?”
“似是为了宫中的几个公主。修成子仲又吓唬两位小公主。”来禀的人不敢怠慢,如实答来。
平阳公主一听拧紧眉头,她考虑的是,以后是不是要把修成子仲弄远点。
欺负女孩什么的,别说曹襄不乐意看到,平阳公主也想出手教训人。
“这一次打得有点重,侯爷把修成子仲的手都给打断了。”
一听这话,平阳公主还能再出宫?
一个转身,平阳公主回去,找卫子夫不说,也要找刘彻。
得知修成子仲欺负最小的两个公主,刘彻明显一愣,平阳公主道:“修成子仲,不能再让他入宫。我大汉的公主不是谁想欺负就能欺负的。陛下身为父亲,别的人我不管,这几个女孩听话懂事,处处避让,他还如此欺人,陛下,这欺的到底是谁?”
没错,平阳公主不可不问问刘彻。
作为一个帝王,儿女间的事刘彻是极少过问的。
因而也并不知道两个女儿让人欺负。
而且是在皇宫里。
但,刘彻是觉得,敢欺负她们的人,自该打回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