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平阳公主自个儿, 刘彻是了解的, 确实, 平阳公主不受气。管你什么人, 想让她受气, 总得要有个理由。
“咳咳。”刘彻干咳了会儿,思量如何劝说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目光幽深的道:“早先我提醒过陛下的。”
提醒过什么,事情过去不久,刘彻别忘记。
扬扬眉, 平阳公主道:“陛下知道我所求不多,无非是无人敢欺,无人能欺罢了。没道理别人不欺负我,陛下总想让我不痛快?”
刘彻否认道:“自然不会。”
“我料想陛下不会。”平阳公主中肯点点头,刘彻跟平阳公主道:“该给年轻人机会。”
“这是自然。身为大将军,当有容人之量。朝堂平衡,也容不得一家独大。陛下尽可放心,这些道理我都懂,卫青也懂。”平阳公主何许人,岂不知刘彻在解释。
不用刘彻解释,平阳公主心里门儿清。
“阿姐和卫青都能理解朕,甚好。”刘彻长长一叹的接上话。
“权力,食邑,皆为陛下所赐,陛下要给要收,由陛下说了算。但我和陛下有言在先,欺我不成,欺卫青也不成。夫妻一体。我们既是夫妻,除非卫青有心背叛大汉,做出损及陛下和大汉的事。否则谁也不许欺他。当然,我也不许他欺于陛下。”平阳公主端正态度,该表明的必须要表明,底线在哪儿,更要说明白,免得来日刘彻还要怪平阳公主不把话说清楚。
刘彻的底线,也就那样,平阳公主一番话里也表露出她的了解,既如此,刘彻该知道一些平阳公主的底线是吧。
造就平阳公主眼下局面的人是刘彻,刘彻不好装傻。
“阿姐所言极是,极是。”刘彻并不觉得平阳公主的态度有何不可。一直以来平阳公主都是如此。现在提及,无非是让刘彻别把这一点忘记,挺好的。
平阳公主得了刘彻的认可,露出笑容。
刘彻留了平阳公主在宫中赏舞,道是宫中进了一批不错的舞伎,平阳公主看看,若是满意不若带回府上。
别说,舞跳得好看,平阳公主顺便带了一批人回去。
卫青......他看着平阳公主身后个个身姿婀娜的舞伎,有些拿不准。刘彻专门把平阳公主叫进宫,竟然是给平阳公主送舞伎?
随后又想,同样的事也不算第一回。刘彻知道平阳公主喜欢欣赏歌舞,好的乐师伶人,都会往平阳公主府上送。
只不过近些年平阳公主看歌舞没有像从前一般钟情,倒让卫青把这回事忘记。
平阳公主一回来便赖着不动,冲卫青道:“还是在府里自存。”
卫青早知道平阳公主一惯的习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陛下怪我不进宫看他,来来回回折腾,累人。而且在未央宫不好躺。”平阳公主和卫青提起刘彻,看了一眼卫青,缠上卫青道:“长平侯,我不想动。”
“那便不动。卫青为公主沐浴更衣。”卫青丝毫不认为平阳公主不想动有什么问题。
平阳公主亲了亲卫青的唇道:“好。”
卫青岂能放过这个机会,迅速侵占平阳公主的唇,掠夺她口中的空气,不放过每一个空隙。
“长平侯如今越发会撩拨人了。”平阳公主由衷的称赞一句,卫青问:“公主欢喜吗?”
“欢喜。”平阳公主从来不掩饰她的欲|望,尤其卫青处处以她为主,她更是不可能委屈自己。
“卫青。”情动之时,平阳公主娇媚的喃语,卫青嘶哑的回应,“卫青在。”
平阳公主不得不说,年轻人体力就是好,好得让平阳公主觉得分外的舒服。
对于刘彻召平阳公主进宫到底是什么事,卫青不问,倒是平阳公主带回来的舞伎,平阳公主最近挺喜欢看。
而朝堂之上,请立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多,但这些事卫青和平阳公主从来不提,就好像这些事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平阳公主看着那些跳出来的人,一个个都属于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货色,不久,针对朝堂上的情况,卫青身边的人没能忍住同卫青建议道:“大将军,立太子一事,若要促成,不若请平阳公主出面。只要平阳公主一句话,此事必成。”
中宫皇后是卫子夫,嫡长子刘据在无数人看来都是名正言顺的未来太子人选,就差一步,一步,就能让刘据成为太子。
太子啊,那可就是名正言顺的未来皇帝,谁不乐意促成这样的事?
站在谋士们的立场,也认为卫青应该很盼望刘据名正言顺成为太子。
因此,这种时候应该怎么样?
借助一切能够促成此事的力量啊!
在谋士们的眼里,平阳公主是刘彻最信任的姐姐,这一位说的话,比得过别人说百句千句。
平阳公主和卫青是夫妻,夫妻一体,平阳公主不会不希望卫家更上一层楼的对吧。
所以,卫青开这个口,此事必成。
“我不能和公主提,公主也不会答应此事。”可惜,卫青毫不犹豫否定这个建议。
“所有人,记住了,不许上书倡议陛下立太子一事。”卫青不仅不愿意和平阳公主开这个口,甚至出言提醒身边的人,有些事他们还不能做。一个都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