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登基也是临门一脚,名正言顺,却是没什么可以挑剔的。
所以一时之间,也没有人跳出来反对。
然而元武帝是一名仁慈的君主,比起太叔殿下的高深莫测与运筹帷幄,元武帝显然更容易揣测。
与其说揣测,不如说是掌控。
所以这对于那些依赖仰仗元武帝“仁慈”的人来谋取利益的人来说,皇朝更迭,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最多的是朝中的老人了。
见朝臣没有太大的反应,他们对视一眼,随后跪了下去,痛哭流涕:“陛下,您怎能说这样的话?”
“您少年登基,承继大统,先有治水善后之功,再有抚慰北境之能,您德比三皇,功过五帝,何处毫无建树之言?”
一番话噼里啪啦砸下来,换做嘉佑帝必定早已喜笑颜开。
而元武帝听完之后,神色依旧淡淡,没有任何起伏。
见第一个开口的人没达到目的,又有人开始跪下来,一字一句情真意切地陈述元武帝的丰功伟绩,几乎要把元武帝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这把风先生听得牙根发酸,忍不住咳了几下。
其中一名元老立即回眸用目光杀向他,怒声质问:“怎么,风相认为适才我们所言有假?”
风先生眼皮都没抬:“刚刚你说什么了?本相忙着对陛下即将禅位这一决定感到惋惜,没有听你说什么。”
元老被烨噎了回去,一时之间无话可说,臊红一张老脸。
接着那元老又跪伏在地上,恳切陈情:“还请陛下慎重啊!陛下尚且年轻,建功立业只是时间问题。”
“文武百官在陛下的统御之下,必定能创造前所未有的盛世,而陛下也将以千古一帝之名流芳百世。”
“陛……”
“不用再陛了!”元武帝开口打断他的陈情,“朕的意思是,闭嘴吧你!”
“你不用拿这些好听的话来给朕上眼药,朕不吃拍马屁这一套,你们都一大把年纪了,难道说这些话不觉得难为情么?”
说着,元武帝摸了摸腮帮子:“酸!朕的牙真酸!”
一众老臣被元武帝这反应给搞蒙了。
元武帝向来好脾气,今日却用这种话呛他们,叫他们一时猝不及防,呆呆怔住。
元武帝一拍御案,掷地有声:“朕只是通知你们,不是跟你们商量!”
“如果你们持反对意见,那么就把太叔不适合坐上这个位置的理由说出来,否则事情就这么定了!”
那元老又是一怔,随即开口:“太叔殿下独宠太叔妃,此为一祸……自古以来,帝王都不能独宠一人,以免红颜祸水,祸国殃民!”
此言一出,霎时引起了强烈的不满。
长孙焘默默地站着,但手已经开始握紧。
不为别的,只为这老东西竟然口出狂言,往他晏晏身上泼脏水!
而自风先生宰执天下之后,朝中的人已渐渐被替换,老臣一脉势力已大不如前,再也没有可以撼动朝纲的力量。
而这些新秀多数都支持长孙焘,并感念陆明瑜这些年对大秦的所作所为。
那元老这么一说,便让这些新秀愤怒不已。
其中一名御史反驳:“赵大人,您三朝元老,国之股肱,为官数十载,请问您有什么建树?”
“是治了平城的灾,还是挡了北齐数十万大军,守住了那归雁城?您说太叔妃娘娘是祸水,那么您是什么东西?”
那名元老被气得横眉竖目,吹胡子瞪眼,却偏偏说不出任何话来反驳。
而元武帝也开口维护皇婶,他不紧不慢,冷冷说道:“朕抱恙这几月,皇婶几乎寸步不离,带着一众御医守在朕的身边,你说她是祸水,那么朕怎么还能好好活着呢?”
那元老有苦说不出,此祸水非彼祸水,他也不是这个意思呀。
他只是想说太叔殿下太宠太叔妃了,这不合适。
怎么事情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了呢?
第1570章 钦此!
事实上这元老也确实嘴欠,谁让他说错话呢?
谁不知道太叔冲太叔妃,他还敢说这种话,要不是在这大殿之上,只怕会被太叔找人泼粪。
但要说前面是众臣在为太叔妃打抱不平,那么后面的事,就是众人推波助澜,有意而为之了。
长孙焘身为当事人,他不便多言,不过冷冽的目光不时淡淡地瞥了那些个老臣一眼。
倒是把这些老人家给吓着了,头都不敢抬。
因为这事,众人更加坚定了继续扶持元武帝的决心。
然而或者这些老臣老眼昏花了,看不清这满朝文武有多少后起之秀,也看不清这些后起之秀,究竟都是向着谁的。
风先生不紧不慢地问道:“是呀,赵大人,你怎么能这么埋汰太叔妃娘娘呢?”
赵元老有苦说不出,如果他歇斯底里的解释并没有这个意思,有人相信么?
赵元老张大嘴巴,半响憋不出一个字。
于是,赵元老卒。
在赵元老因为老而昏聩说错了话败下阵来后,其他元老跃跃欲试。
一名刘姓元老颤巍巍地膝行一步,为了让自己的口齿尽量清晰,他调动全身的力气。
所以本就颤巍巍的他,就像在寒风中失了庇佑的小鸟,几乎抖得头上仅剩的几根头发都要掉了。
他说:“陛下,禅位一事兹事体大,您可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就做出这样的决定。”
“一来您尚且年少,您有很长去打理好先帝交给您的担子;二来边疆未定,此时改朝换代只怕会引起边疆动荡呀,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