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帝不解:“你我兄弟二人对弈正酣,缘何大哥就弃局投降?”
长孙翊笑道:“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臣如何能摆脱失败的结局?臣这回是输得心服口服了。”
元武帝把棋子放下:“大哥果然是个通透的人。”
长孙翊道:“陛下,今日之前,臣从未服气过你,但是此时此刻,臣心悦诚服。”
“无论日后发生什么事,臣都会永远记得今日之事,不敢忘却陛下良苦用心。”
元武帝拍拍长孙翊的手臂:“朕不敢奢求从前的恩怨能一笔勾销,朕只希望,我们这些流淌着长孙家血液的兄弟,都是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长孙翊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心服口服地低下头。
末了,他问:“陛下可知,臣的妻子赫霞如今在何处?”
元武帝摇头:“她盗走炼丹的原料后,便消失不见了。”
长孙翊叹了口气:“毕竟夫妻一场,希望她能得个善终。”
元武帝抬眸:“大哥的心倒是变得柔软不少。”
长孙翊道:“并非心软,只是忽然有些亏欠。”
元武帝道:“我们总是错过很多,事后想起来,都觉得为时晚矣,所以只能抓住当下。”
“是。”
兄弟俩谈了许久,元武帝这才放他离开。
风先生从政事堂抱着一摞奏折过来,“啪”的堆在桌上:“陛下,明日早朝前,这些事情必须处理妥当。”
元武帝瞬间不乐意了:“风相,朕说动了慎王前往西戎,看在朕劳苦功高的份上,你是不是该手下留情?”
事实上,在风先生提议让慎王去西戎将功折罪时,元武帝不是没有犹豫过。
一旦放虎归山,以后收拾起来就难了。
然而风先生却笃定地告诉他,慎王还没坏透,只要有人把他从深渊里拉出来,再给他个机会去实现价值,那么他依旧是个可造之材。
元武帝想起自己这一路以来的改变,全因扬州水患时与皇叔谈的一席话。
或许,人不都是坏的,只是缺少做好人的机会。
闻言,风先生不咸不淡地道:“这些事情,可都是先太后与玉贞长公主留下的烂摊子,臣不敢擅自收拾。”
元武帝深吸一口气:“放下吧!”
风先生摆好折子,拱拱手便退下了。
元武帝摸摸下巴:“风相最近怎么如此暴躁?”
卢公公笑道:“可能夫人不在,没人能降得住他。”
元武帝捡起奏折:“吱吱不在,朕也很想暴躁。”
卢公公连忙劝道:“陛下,不偏爱,懂节制,方能长久。”
元武帝笑了笑,终是什么话也没说。
去西戎与归雁城的人选已定。
翌日,两队人马便分别出发。
镇西大将军/长孙翊与监军李元一同赶赴西戎,而顾怀珺与刘校杰的长子,则远赴归雁城。
与此同时,茫茫的大海上,一艘小船缓缓行驶。
小茜站在甲板上,手里握着竹竿,聚精会神地望着海面。
“扑通”一声,竹竿猛然刺下,等到她再举起来时,竹竿的一端叉着条肥美的鱼。
她笑吟吟地将鱼取下,丢入一旁的篓子里。
王嫂抱着大宝在乘凉,不时出言提醒:“夫人,小心着些。”
小茜不以为意地道:“王嫂子,我没事儿,多叉一些鱼,好熬鱼汤给你补补,这样大宝才不会饿肚子。”
原来王嫂的饮食不好,奶/水匮乏,大宝食量又大,常常饿得睡不安稳。
小茜不愿求帝释天,所以寻了根竹子,自己站在甲板上叉鱼。
这事以往在景州的时候没少做,做起来轻车熟路,倒是让船上的伙食变好不少。
小茜如法炮制,又往前方不远处洒下写米粥,等船行到米粥掉落的位置时,便有鱼儿浮上水面。
“扑通”一声,她手中的竹竿再次刺下,又抓到大条肥美的鱼。
小茜看了看篓子,见里面已装了满满一篓,心满意足地收起竹竿,准备去做饭。
红姜躲在暗处,见小茜站在边边,她取下头上钗尾的珍珠,对准小茜的膝盖,猛地一弹。
“啊!”
小茜尖叫一声,因失去平衡而一头栽进海里。
第1187章 我杀了她
红姜冷笑一声,却如猎豹般冲了过去,毫不犹豫地跳下船,似乎要去救小茜。
大宝像是有感应,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
哭声引来船舱里的帝释天,王嫂吓得目瞪口呆,说不出半个字。
大宝仍在嚎哭,帝释天烦躁地皱起眉头,却见篓子里装满了鱼,而小茜不见踪影。
“她呢?”
王嫂吓得不敢说话,抖着手指向海里。
帝释天没有犹豫,一个箭步冲向船边,纵身跃入水中。
蔚蓝的大海,波浪层层翻滚。
在粼粼波光下,小茜正揪着红姜的头发,用力地往水里深处按。
就在红姜假装跳入海里救小茜时,早已在水中稳住身形的小茜猛地窜过来,趁红姜不注意,一手揪住她的发,一手按住她的脖颈。
猝不及防的红姜,对小茜的突袭毫无还手之力。
她四肢不停地挣扎着,但越是挣扎,她越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就在红姜挣扎不动时,小茜咬紧牙关,伸手勒住红姜的脖颈。
她双手收紧,用力地勒着,直到红姜两眼翻白,四肢无力地垂下。
小茜一脚蹬在红姜的腰上,脑袋冒出海面大口喘气。
熟悉水性这点,她真的要感谢阿姐的顽皮。
若非小时候阿姐常常带她下河摸鱼,她今日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