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又是一片哗然——陛下把任命权交由淇王与风相,且让越国公与荥阳王协助,这是放权呀!
接着,元武帝又道:“既然众卿对朕欲册立淇王为储一事没有异议,二月二是好日子,立储大典就在那日进行吧!”
众人面面相觑,而长孙焘则无可奈何地闭上双眼。
有大臣跪了下去:“陛下,这么快就定下储君,未免……”
“混账!”元武帝怒声咆哮,将案桌上的东西一扫而光,怒不可遏地骂道,“朕要立后,你们百般阻挠!朕欲立储,你们也不同意!朕是皇帝还是你们是皇帝?!”
“你们说灵灵是异族,拒绝她母仪天下,朕无话可说,但皇叔他哪里不好?是不比你们脑满肠肥,还是不像你们这群蝇营狗苟之辈!”
“朕给你们机会,让你们提出意见,你们说不出个所以然,现在却在这个时候反驳朕,你们是不是盼着朕早点死,到时大秦没有储君,天下就尽落你们之手?!”
“朕立储心意已决,谁要是再敢有半句废话,均以谋反罪论处!无一例外!”
元武帝的怒火,彻底浇灭了群臣反对的声音。
他们已经反对了陛下立后的决定,再反对立储未免说不过去。
眼下他们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立后,要么立储。
比起异族为国/母,他们更愿意淇王为储。
看到众臣垂下头,元武帝失望地叹了口气,他冷冷地甩下决定:“礼部,立储大典就定在二月二,务必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切都准备好,否则提头来见。”
说罢,元武帝一甩袖子离开了。
等众臣渐渐散去,卢公公叫住了长孙焘:“淇王殿下,陛下在承明殿等您。”
长孙焘随卢公公到了承明殿,他刚踏进去,大门便缓缓关上。
接着,元武帝跪在他面前,真挚地道:“皇叔,侄儿对不住您。这储位,这江山,侄儿怕是要托付给皇叔了。”
第1005章 万万使不得
“陛下,这可万万使不得。”
长孙焘弯腰扶起元武帝,后退几步向他行了个大礼。
元武帝神色悲戚地道:“皇叔,局势您也瞧见了,朕的朝臣不服朕,朕的亲族拖累朕,朕若是要把这个皇位坐稳,至少得再来十数年时间。”
“可这十数年,到底会滋养多少贪官污吏,多少朝廷蛀虫,这些朕都不知道。”
“而最好的方式,便是找寻机会,把祖宗留下来的江山,亲自交到众望所归的皇叔手中。”
长孙焘没有急着说话,默默地看向眼前的少年,许久,他才开口:“陛下,你还年轻,还不知权力的滋味。”
元武帝道:“是,权势恐怕是天下每个男人趋之若鹜的东西,为了权势,多少人不择手段,为了权势,多少人连灵魂都可以出卖。”
“朕从未觉得权势不好,可比起权势,很显然朕更向往另一种日子。因为权势带给朕的,失去要比得到的多。”
“若是朕想握紧它,朕可能会杀了亲人,杀了朋友,直到朕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它才能被朕握得越来越稳。”
“因为朕不是什么天纵奇才,没办法做到不伤任何一个人,就能大权独揽。”
“因为朕资质平庸,所以朕只能用正常人去争糖果会用的手段去得到那些虚浮的东西。”
“所以皇叔,在朕被权力侵蚀得面目全非前,朕把江山交给你,或许将来有一日朕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此时此刻,朕心意已决。”
长孙焘叹息一声:“陛下,您所向往的世界,也是臣心之所向。”
元武帝转身,颓然地扶着御座:“朕知道,从先帝在世之时,朕便一直都知道。想让皇叔做天子的,从来都只是别人。”
“可是皇叔,不管怎样,您都有皇婶陪着,而朕坐在这冰冷的龙椅上,沉浮在暗流涌动之中,朕始终都是独自一人,也只可能是一个人。”
“朕的母亲,朕的外戚,朕的兄弟姐妹,朕没有一个信得过,朕不想就这样孤独地活着。”
长孙焘默了许久,终是应下了:“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元武帝忽然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泪从眼角溢出,他望着头顶“正大光明”的牌匾,道:“都说帝王之家龌龊事多,也的确如此,但好在朕一直信任皇叔。”
“只可惜朕都知道与皇叔毫无芥蒂地相处,为何母后连这点都想不明白,若是她能支持朕立灵灵为后,朕又怎会在朝堂之上,被朝臣用一句‘异族’,便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异族怎么了?异族就没有喜怒哀乐么?异族就不是人么?朕的这些臣子,打着冠冕堂皇的借口,实则心里都在盘算着,从立后这上面能获利多少!”
长孙焘始终惜字如金,他理解陛下的委屈与无奈,但不代表他可以针对此事畅所欲言。
最后,他只是道:“陛下,如今大秦尚未完全稳定下来,禁不起任何变故,还请陛下别再像立储这次任性了。”
元武帝苦笑一声,道:“因为朕能确定,这是朕可以任性的事,所以朕才敢一意孤行。皇叔,朕把你算计进去,终是对不住你。”
长孙焘道:“事已至此,臣还能说什么。”
元武帝道:“既然皇叔同意了,那便回去等待立储大典吧,别忘了填补官员空缺一事,朕把这个在朝中放入自己人的机会交给皇叔,皇叔可别偷懒啊!”
长孙焘心底的抑郁之气始终憋着,闻言他行礼告退:“陛下,臣先走了。”
待他离开,卢公公战战兢兢地道:“陛下,您看到淇王方才的眼神没有?实在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