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年代军婚,作精女配甜又媚(148)+番外

作者:樱桃小鱼 阅读记录

两个小的很激动。

但夏父夏母还是拒绝。

一边忐忑一边拒绝,“我跟你爸,我们哪会做什么生意啊?”

半辈子都在农村种地的夏父夏母吓坏了。

国人总是安土重迁,特别是这种大事,实在是叫人内心忐忑。

父母的反应也能理解。

夏可晴又变了话术,“那你们不想进城也行,那要不咱家把房子翻新一下,要么直接推翻重建算了!”

她又给家里下了一道惊雷。

“我听说沈家打算买几块地基给兄弟几个分家,要不咱家也买。”

夏父夏母一愣,“咱家就你弟一个,买什么地基?”

夏可欣脸上没有明显变化。

夏可晴却微微皱眉。

她知道原文也是根据现实来写的,这个年代对土地的管理还不算很规范,所以只要你有钱,房子多少,大小都是可以商量的。

但后世限制就多了。

谁还能嫌自己住得太舒服呢?

就算以后用不着也可以卖掉。

反正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内,房子都是很保值的。

所以夏可晴也打算买地基,顺便把自家的老房子翻修一下。

不过这么一来,预算可能会有点紧张。

果然,赚钱什么的,永远都不嫌多!

还有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在农村,只有男丁才能称得上是家里的继承人。

并不是原主的父母不爱她跟妹妹夏可欣。只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这样,家里的老房子不给儿子,难不成给女儿?

除非家里只有女儿,以后女儿招赘夫婿进门,生的孩子还是跟自家姓。

并不是他们不爱两个女儿。

只是传统观念是这样。

夏可欣就要打破这样的传统,至少在夏家,不能按这个来。

第122章 夏霏霏要办酒席

任何时候,经济领域都能决定家庭地位。

现在整个夏家由夏可晴说了算。

夏父夏母几乎插不上嘴。

“那就先去村里买地基,最好跟沈家连着,这样以后也方便。”

这一点,夏父夏母是赞同的。

不过夏父还是忍不住提了一句,“咱们村里的地不要钱,只要一点工本费。”

夏可晴一脸诧异,这她还真不知道。

毕竟穿书前她是个孤儿,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只是比起小笼子一样的套房,她还是更喜欢立地房。

但别墅太贵了,买不起。

所以夏可晴穿书前咨询过郊区的自建房,因为比起别墅商品房,还是郊区自建房性价比更高一些。

像夏家这么大的,还带一个小院子的宅基地起码十多万。

如果房子的情况好一点,价格更贵。

这还是二十八线小城市的价格。

这个价格一直让夏可晴望而却步。

所以她没想到,村里宅基地竟然是免费申请的,不会是骗人的吧?

夏可晴不知道,她有个盲点,那就是穿书前,她是孤儿,在买房之前,她的户口一直都在孤儿院。

孤儿院那边属于城市集体户口,并不属于某个村集体。

所以她想在农村建房肯定要花一大笔钱购置村里的宅基地使用权。

但穿书后,她是石峰村夏家的女儿,本身户口就在石峰村。

作为本地村民,在符合申请宅基地资格的情况下,申请宅基地是不用钱的。

弄明白之后,夏可晴高兴得不得了。

这种情况简直就像是捡钱。

“那咱们多申请几块,我,欣欣,和夏志杰,一人一块。”

夏父和夏母对视一眼,“这……”

最后夏母开口,“晴晴,不是我跟你爸偏心你弟弟,只是我跟你爸只有你弟弟这一个儿子,咱家可能不符合分户条件,所以最多只能申请一块宅基地,咱们这宅子住的好好的,如果重新申请一块,这边可能就得放弃了。”

“或是咱们把这宅子推了重新修建一下?”

夏可晴不懂这些,虽然有点遗憾,但既然不能就算了。

她想了想,又问:

“爸爸,咱们村口的那口泥塘是野生的吗?”

那口塘后面还有一大片山林,山林后面是绵延的田地,不过田地基本都由村民抽签决定承包权瓜分了。

父母不愿意进城这事夏可晴也考虑到了。

不进城没关系,那就干承包土地农田,办果园,鱼塘。

现在干这些的人少,多少都能赚点钱。

夏父一愣,“是啊,你问这个干什么?”

夏可晴勾唇一笑,“我有个同学,家里是承包鱼塘的,一年能赚十来万呢。”

一家子再次被夏可晴激动得眼睛都红了。

“养鱼吗?”

“大姐,养鱼我行啊!”

夏志杰的话刚说完,就被二姐夏可欣狠狠敲了一下,“你行什么呀?你还读书呢!”

夏志杰撇嘴,“要是养鱼一年能赚十来万,我还读什么书?”

被父母一起瞪了一眼之后这小子总算是消停了。

不过还是有些不服气。

咱读书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赚钱将来过好日子吗?

都能赚十来万了,还读什么书?

夏可晴:……

不得不说,这臭小子说的还挺对。

只是人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各自的使命,什么年龄段就干什么事,要不然等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后悔。

其实夏可晴说的有个同学家里养鱼赚十来万就是扯淡。

这可是八十年代。

或许有吧,但她说的是穿书前。

她真有个同学家里是养鱼的,一年当然不止十来万,那得是几十万。

但现在不是八十年代吗,怕吓到家人,所以她稍微改了改,结果没想到,还是说多了,给家里人打了鸡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