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心台(57)

作者:春来秋往 阅读记录

“这桩惨案看着像是被抢劫,但臣发现了一些其他东西,臣在一人紧攥的手中,发现了兵部员外郎冯民权的腰牌。”周济琛说着便从袖中拿出一块腰牌,双手举过头顶。

刘喜忙下来拿上去递给宣宁帝。

听闻此话,原本还在看戏的安王秦湛立即站直身子,一脸懵的瞧着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跟他抱有同样的疑问,这事怎么又转到他们头上来了。

冯民权立即跪在地上,出声为自己辩解,“陛下,此事与臣无关啊,请陛下英明决断。”

此时朝中有人出声,“若我没有记错,冯员外郎也是去年押送这批军械的人吧。”

“对啊,又怎会如此巧,此案被查的前一晚,都督府上下就被灭门了。”

“……”

沈榭微不可查的勾了勾唇。

不待宣宁帝开口,冯民权悲声泣道:“臣对陛下绝无二心,如今却被人无端构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无从辩驳,便只能以死自证清白,愿陛下龙体康健,万岁圣安。”

言毕,冯民权转身便朝着旁边的柱子奔去,头撞在上面发出巨大的声响,鲜血从额头溢了出来,下一瞬便直挺挺的倒地。

冯民权的速度快到众人来不及阻拦,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的发生,随后,又齐刷刷的将视线移到安王身上。

因为,

冯民权撞柱之前回头远远看了他一眼。

第33章 借力打力臣这颗头比较硬,不好砍。……

安王动了动嘴皮,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若在此刻为自己辩解,不但会显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还必定会被人以结党营私参上一本。

他好不容易从张郎中的事里脱身,如今竟又因为这冯民权给扯了进去。

冯民权这一死,落在众人眼中就是畏罪自杀,最后看他的那一眼,就更耐人寻味了。

似是在保护什么人。

宣宁帝招来太医一看,冯民权已然断气,便让人抬了下去。

金殿之上闹出人命,这事不可善了,宣宁帝眉头紧蹙,厉声道:“竟敢私盗军械,陈亦辉大逆不道,意图谋反,念其昔日有功,赐自尽。”

说罢,宣宁帝的眼神凌冽的在太子和安王身上扫过,又道,“军械都有人敢抢,难保战马不是被人动了手脚,此事既是天玄司负责,指挥使便去一趟青州,探清这疫病真相。”

沈榭拱手应道:“是,臣领旨。”

太子的脸色渐沉。

“军械私盗案不是小事,刑部,朕令你们尽快查清陈府灭门及当年盗窃案真相,找到剩余的那批军械。”

宋明擎本准备应下,御史中丞钱远山抢先开了口,“陛下,臣提议让大理寺协审,兵部尚书周大人,乃是刑部侍郎的叔父,虽周侍郎品行端正,公正无私,但为了避免落人口实,此案,还是两司同审比较好。”

钱远山这话虽然没错,但朝中谁不知,周济琛与兵部尚书周洪杰,虽有叔侄之名,私下却更似仇人。

自从周济琛的父亲出殡那日,周济琛与周洪杰大吵一架后就与周家断了往来,独自开府,没依仗家族,在五年前的科举考试中高中,外派两年后回黎安直接进了刑部,三年的时间一路擢升至左侍郎。

此刻不公报私仇已经很不错了,又怎会徇私。

可钱远山此人就是如此的死板,丝毫不知变通,也正因为他,御史台格外的不招人待见。

钱远山这话有理有据,宣宁帝也只好应下,“那便依钱大人所说,大理寺协查。”

“臣领旨。”

“今日就先到这,下朝后沈榭来一趟紫宸殿,退朝。”

刘喜呼了声“退朝”后,便跟着宣宁帝离开。

朝臣再次齐刷刷的跪下,“臣等恭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和安王走在最后头,两人都没有想明白今日之事。

两人对视一眼,秦奕拍了拍秦湛的肩,笑道:“六弟,我们这是被人算计了啊。”

这件事是刑部和大理寺协查的,也就是吴王和瑄王的人。

“呵,”秦湛十分不屑,“都是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罢了,我可不会像皇兄这般,作为储君,却任由人骑头上拉屎。”

说罢,秦湛抖掉秦奕的手,扬长而去。

晋王秦桓在一旁瞧见秦湛这态度,心里也来了气,“你……”

秦奕忙拦下他,“老五,跟他一般见识做什么,仗着贤妃受宠,他一向目中无人,如今有裴熙川暗自相助,老三势头如日中天,先让这个蠢货去试试深浅,我们再寻机会动手。”

秦桓还是有些担忧,“那陈亦辉那边……”

“他今日已被父皇定了死罪,既然他昨日没有供出我们来,今日刘喜会同沈榭去天玄司宣旨,他也没机会开口了。”

“青州那边呢?”

“青州之事,孤并未留下任何隐患,任他沈榭手眼通天,也查不到我们头上。”

秦桓这才松了口气,“皇兄行事谨慎周全,是臣弟多心了。”

秦奕想了想还是觉得小心些好,便让夙夜派人去守在天玄司门口,等陈亦辉的尸体抬出天玄司后,务必查探清楚他有没有咽气。

另一边,沈榭跟着宣宁帝进入紫宸殿,宣宁帝脸色还是很差,直接问:“此事你昨日为何不禀?”

沈榭忙解释,“陛下,这事非臣刻意瞒着,昨夜案子基本上已经梳理清楚了,臣以为跟陈都督没有关系,正准备第二日送他回府,却不曾想有人给臣送了一封密信,里面除了陈都督之前与刘主事的来往,还有一处地址,臣带人去查看,结果当真发现了这批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