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照百里(22)+番外

作者:苏东有个坡 阅读记录

他试探着踏出第一步,却发现她正在身侧,与他执手而立。

「结发同枕席,恩爱两不疑。」

望着她笑靥如花,他突然想放手一搏。

这颗心本就烂到千疮百孔,再烂一次又有何妨。

将死之人,何来计较。

他看出了她的谨慎行事,她想让他回来,从身到心,彻底地回来。

于是,他如她所愿,彻底地回来了。

他不在乎两情是否相悦。

只要她肯和自己在一起就好。

毕竟他以前连这个,都未曾真正拥有过。

他们成亲两年后,她产下一子。

她不无庆幸地对自己说,幸好第一胎是个男孩,她是真舍不得女儿像她这样,吃这权力的苦。

可他的身体状况,没能满足她儿女双全的愿望。

坐月子的时候,她情绪不好,常常梦见往事。

有一次,她梦魇了,大喊大叫他的名字,他连忙将她哄在怀里,却怎么也喊不醒她。

她闭着眼痛哭流涕地大喊,「百里,求你,求你不要走,我会改的,我会改的。」

又突然一脸凶狠的样子,「想走?那就将你的骨灰给孤留下!孤的人,变成鬼也是孤的!」

最后竟小声啜泣起来,「我是真的心悦你,我知道错了,殷百里,你不能丢下我……」

怀里的人儿渐渐安静下来,但他的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一瞬,他仿佛置身于无边花海中。

那颗长久以来空虚寒凉的心,忽然被什么滚烫的东西塞满,源源不断的喜悦,涌向四肢百骸。

「月儿,我也心悦你。」

他在她额头落下一吻。

当年他为自己选的活法,如今终得圆满。

人生之大幸,人月两圆全。

年少时亏空了身子,后来又曾命悬一线,年过四十,殷百里便逐渐病弱缠身。

五年后,一场急来的风寒,让他形同废人一般,坐卧在床。

李明月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自他回来后,李明月便一直细细将养着他,生怕他哪日先抛下自己走了。

如今噩梦竟变成了现实。

太医说他没多长时间可活了,李明月当场发怒,要将人拉下去斩首。

他赶忙制止了她。

这些年来,她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大邺逐渐物阜民丰,内外安定。

谁不称赞一句盛世之象。

她也算实现了当初的宏愿。

努力半辈子,临了却晚节不保,背上随意杀人的污点,那可真是功亏一篑。

他当然不允许。

时间悄然而过,冬去春来。

李明月拼尽了全力想要留下他。

她如同疯魔了一样,四处寻访名医,大兴土木,建寺庙,建道观,建祭坛。

寻医问药,渴望他益寿延年,求神拜佛,渴望满天神佛帮她留下自己。

她日日夜夜守着他,事必躬亲,朝政日渐荒废。

一听说哪里有奇迹,便立刻令锦衣卫奔袭千里,前去带回。

俨然一个昏君做派。

新任丞相的谏言折子都递到他这里来了,上任丞相因上谏她劳民伤财,椒房专宠,被她罢官赶回了老家。

他不是没有听到一些风言风语,只是李明月不想让他知道,他便假装不知道。

*

今儿早上,旭儿肿着脸来看他时,他问旭儿怎么回事,这孩子却什么也不肯说。

他叹了口气,喊来了小云子。

原来早朝时,旭儿劝谏她不要迎舍利,她顿时勃然大怒,当众扇了他一巴掌。

「那是你父君!」

若她的毕生所愿,因自己毁于一旦,这教他如何能忍。

他说他想去巴蜀一趟,想回家看看。

她哪有不同意。

随即禅位于旭儿,先带着他下江南,祭拜殷父,再去巴蜀。

她尽了最大努力让他活下去,可终是徒劳无功。

临别的日子还是到来了。

但他不想让李明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死。

他骗她说,夫妻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你下厨,想亲手吃你做的东西。

她见他眼里有了光,以为他今日精神大好,便兴冲冲地去了厨房。

殊不知,这世上还有一种东西,是为回光返照。

他感觉自己的魂魄在一点点被抽离,全身的血液在缓缓凝滞,四肢逐渐丧失了气力。

他的魂魄飘飘荡荡地在半空游荡,看见她端着一碗辨不出颜色的粥,满脸乌黑,发丝被烧了好一大截,手上也被烫了好几个泡,衣服上还有烟熏火燎的印子。

她放下碗,甜腻腻地唤他,他没有睁开眼。

她想伸手扶他起来,却发现他的身体早已冰凉一片。

她抖着手,颤巍巍地去摸他脉搏,又不敢置信去探他呼吸。

「哗啦」一声,玉碗摔在地上,碎成几瓣,粥洒了一地。

紧接着,是她的嚎啕大哭。

「殷百里,你给我回来!」

「这世上,没有孤的允许,你怎么敢离我而去。」

「你怎么敢……」

「殷百里,你个骗子!」

……

他多想伸手去抱抱她,去哄哄她,可他的意识在逐渐消散。

身后突然出现一团巨大的白光,将他吸入其中。

他只来得及说了一句。

「月儿,我心悦你。」

空中似乎有谁在轻言细语,可李明月抬头一看,却是虚无一片。

混混沌沌地不知过了多久,殷百里觉得自己好像有了实体。

这便是下地狱了吗,他不无自嘲地想。

于是他睁开了眼。

却发现他正跪在司礼监的大门前,门口那座瘸了腿的石狮子,他尤为眼熟。

上一篇: 花灯寄相思 下一篇: 好景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