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逃妻实录(99)+番外

作者:盖子拧不开 阅读记录

陈商看了眼李妙善,发现对方也在看着他。谢枢也没示意自己不能说,且他前阵子还来问自己避孕的方子。

故而陈商也就直言不讳:“其他倒没什么大影响,不过夫人往后……怕是子嗣艰难”。

“子嗣艰难”这四个大字如一把重重的棒椎砸在谢枢心口上,他神思恍惚,不由得打了个趔趄。

李妙善倒是接受态度良好,没有太吃惊。心里终于明白过来,怪不得上辈子她跟谢枢经历这么多次,居然一次没中过。原来是自己身体寒症的原因。

见谢枢这失态的样子,陈商轻轻“啧”了声,“我只说子嗣艰难,又不是说没可能。只要你让她好好调理个一两年,三年抱俩儿妥妥的”。

可方才他的神色确实很严肃,仿佛在说什么难以启齿的严重的病症。谢枢被吓也理所当然。

陈商大晚上被骑驴一样来北山溜一圈,心中的委屈无处安放,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报谢枢的“一箭之仇”。

接着陈商又详细说了些注意事项,这才提着药箱子离开。

谢枢让青桐下去吩咐吃食,自己坐在李妙善旁边,长长舒了一口气。李妙善埋怨他,“都说不是什么要紧事,非要让人家赶来。如此不体恤下属,这让人家以后如何归顺你”。

谢枢眼睛亮了亮,自然掀开被子躺进去,将李妙善揽在怀里,贴着她耳垂含糊道:“瑶儿这是在担心我?”声音里带着愉悦的笑意。

里李妙善见男人随意歪曲事实,索性不说话。

谢枢怀里抱着人,本该是如此温情的时刻,但他脑海中又忍不住想起下午常信跟他汇报说李妙善根本没有去归元寺上香祈福的习惯。

诚然李家祖宗墓地都在归元寺附近的映秀山中,但那里荒僻山路不好走。这些年来李妙善不过回祖宗家祠祭拜先祖,又去长安城附近的大慈恩寺做水陆法会。

几乎没去过归元寺的人,突然指定要去那座寺庙,还可能是谢家余孽藏匿的寺庙。任谢枢再怎么欺骗自己,也不能解释这完全是因为巧合。

真的是巧合吗?还是……瑶儿与柳氏联合,来一个瓮中抓鳖置他于死地?

“瑶儿,你去过归元寺吗?”身后的人冷不丁问道。

李妙善心里有鬼,呼吸有些许不自然,但很快被她掩饰下去。可谢枢习武多年怎会连这明显的气息都听不出来?

“应当是没有。好像又有,哎呀,我不记得了”,李妙善苦恼捂着脑袋,怕谢枢再问出什么,自己在他面前露了怯,忙哼唧道:“肚子疼……”

听见她说肚子疼,谢枢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去,他忙直起身子,手掌摸着她小腹,“还疼?”

“疼~”

“我给你揉揉”。

第56章

回到北苑,每天都平静得像在梦中,李妙善无事可做,每天就是抄抄经书、画画,以及逗花狸玩儿。

谢枢无论多忙,晚上都会回来陪她用膳。在时间的蹉跎下,二人似乎真的习惯了彼此的存在,起码表面看上去李妙善是这样。

是夜。狂风大作。李妙善从北山回来后就不怎么睡得好,听到狂风拍打窗棂的声音更是睁开了眼睛。

“睡不着?”身边躺着的男人醇厚的声音响起。

李妙善翻身侧躺在床上,将脸朝向他方向。床榻内不透光,她根本看不清旁边男人的眉眼。

“白天睡太多了,导致晚上睡不着”。

“那往后白天就找些有意义的事情做,这样就不会总想着睡觉了”。

李妙善摇头,声音有些失落,“整天待在这巴掌大的地方,能找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做?”

谢枢终于睁开眼睛朝李妙善望了过来,叹息一声把人揽在怀里,“阿瑶,我向你保证,等时局稳定,你不论想出门还是待在家,我都不拦着你”。

他现在不敢让人出去,主要是怕瑶儿暴露在众人眼皮底下,很多人为了对付他就会选择对瑶儿下手。

毕竟人心的险恶,他可是早就领教过。何况他作为尚书令,本就树了很多政敌。除了政敌之外,还有看他不顺眼的陆贾。

端坐高堂那位,最懂得如何干表面风光背地阴损的事儿。

李妙善窝在他胸膛,并没有答话。

不拦着吗?可惜她要走了,他那些承诺就变成一个个狰狞的可笑的笑话。

……

时间逐渐流逝,腊月之后长安城的年味儿就重了,街上商贩到处大声吆喝售卖自己的东西,还伴随着敲打的梆子声,喇叭唢呐声,热闹非凡:“来喽!香甜脆口的糖葫芦,红果儿亮皮糖儿香,酸甜开胃!”

“糖画儿,糖画儿!孙悟空画得,猪八戒画得,天上的圣母娘娘也画得!”

“红灯笼绿灯笼,挂在门楣报平安,家家吉星高照,福运东来!”

……

祭灶节前一天,谢枢连门都不需要出了,因为朝廷已经开始封印准备过年,圣人彻底开印料理事物得正月十五之后。

他窝在家里,兴致勃勃让人拿来红纸,邀李妙善一同剪窗花。李妙善在谢家住时就常常跟姑母一起剪,还从未与谢枢一起弄过这东西。

不过,虽然她经常剪,手艺还真算不上有多好。费劲吧啦倒腾了半天,才剪了个歪歪扭扭的小兔子出来。

反观谢枢这边,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没过多久一张张精致好看的窗花就出来。李妙善见男人剪得这么熟练,忍不住问道:

“你是不是特地学过剪纸?”

谢枢眼睛都集中在手中的纸上,头也不抬道:“小时候阿娘教过我怎么剪,阿娘的手艺很好,剪出来的狮子老虎栩栩如生”。说着好像才反应过来,他翕动嘴巴终究没再说什么,最后闭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