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易家答应了,就这样,崔师季娶了易家三娘子,也不知是不是冲喜有效,王氏居然真的好了。
但这易家的三娘子是全村出了名的懒姑娘,婚后是天天睡到日照三竿,什么事情都交给了王氏做。
如果只是这样,其实也只是懒了些,但是奈何,这易家三娘子居然在新婚夜做出了逃婚的举动,只不过这事,被易家人发现,将她抓了回来,直接塞到了崔家。
消息被捂的死死的,崔家并不知情,而婚后,易家三娘子还是不甘心,居然和她的情郎私奔了!
还卷走了崔家所有的钱财,一去不复返。
崔师季还因此盘缠不够,错过了那年的乡试,直至三年后才通过了乡试,考中了举人,还是榜首解元。
很多人知道这段往事后,都感慨,如果崔阁老早三年入朝堂,是不是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而他这位和他人私奔的妻子,至此了无音讯,崔师季也没找过。
但许多人猜测,崔阁老就是因为这件事深受打击,至此几十年后都不曾娶妻生子,将一切心血奉献给了大晋。
要易风眠看,这崔师季就是大晋的天选打工人。
不过,她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吧,她现在的身份就是崔师季冲喜娶的易三娘子。
而现在的时间点就处于她新婚夜逃婚的时候。刚刚她在船上碰见的那个男人,就是她私奔的对象,是她在县里认识的张壹。
家里是做米面生意的,生活还算富裕。
易风眠的记忆要比原世界线更加完整。这易家三娘子是易家老大妹妹的孩子,她亲娘未婚生子,生下她就驾鹤西去。
易家老大也就是她的舅舅舅母将她养大。她舅舅是个懦弱的老实男人,舅母是个佛口蛇心的妇人。
看着对易三娘子好,但私下里没少折磨她,但又因为她生的好,总想把她卖个好价钱。
是的,在易家舅母看来,易三娘子就是一个可以用钱衡量的货物。如若不是她生的美,易家舅母可能早就将她扔了。
而如此市侩精明的舅母怎么就答应崔家五两银子将易三娘子嫁了呢?
这背后的原因,易三娘子知道。这永安村,王姓是大姓,这里大部分都是王氏族人。
易家也是近三代才来的外姓,小姓。王氏宗族终究是还顾念着王秀才的好,以及对崔师季潜力的押注。
他们借王氏病重冲喜的名头,给崔师季娶亲,为了完成这一事情,也是下了血本,五两银子只是表面,背地里,他们给了易家一块比较偏但是很肥沃的水田。
对于王氏宗族来说,这永安村大部分的田地都是他们的,这一小块水田,也不是非常重要。
但易家却重视这块水田,易家舅母原先是准备将易三娘子卖给镇上的田员外做小妾,但因为这块水田,也因为王氏宗族是永安村的地头蛇,她答应了。
这一切,易三娘子都知道,无论是做田员外的小妾,还是给一个娘要死的穷秀才冲喜,她都不愿意。
所以,她逃婚了。
第304章
私奔逃婚的娇软作精VS克己复礼禁欲隐忍科举士子3
新婚夜逃婚了,和那个张壹,这个张壹贪图易三娘子的美貌,易三娘子想借他逃跑。
可是不曾想她居然晕船,就这样被抓了回来,被易家人灌了一碗迷汤,晕晕乎乎丢给了崔家。
崔师季本就不信冲喜的说法,也不想娶这位妻子,可族长已经将人丢到了家里,再退回去,这个姑娘也会名节尽毁。
新婚夜,他并未去新房,待易三娘子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在崔家了。
她也知道,如今是尘埃落定,她就算现在回易家,不是被易家送回崔家,就是转卖掉,她那个舅母完全可以做到。
她嫁进崔家后,王氏竟然奇迹的好了,又快要临近乡试秋闱,崔师季被王氏劝回了府学温书,为马上三年一次的乡试做准备。
王氏对于这个她觉得有福运的儿媳妇很满意,人生的标致极了,虽然懒了些,但无伤大雅。
可易三娘子并不开心,也不相信,她不相信有人会对她好,她生下来,周围人对她的就是厌恶和算计。
她的母亲未婚生子,父不详,全村人对她都是指指点点,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也都欺负她,辱骂她。
易家舅母在她小的时候更是会因为各种小事对她动辄打骂,还曾经想把她丢了,在一个大雪的冬天。
不过,她自己找了回来,易家舅母怕她闹,将她安抚下来,毕竟这个舅母表面上是非常和善的一个人。
又渐渐大些,她的容颜初显,易家舅母就有了新的心思,易三娘子敏锐的察觉到了易家舅母的变化。
她开始试探,试探易家舅母的底线。她开始变得骄横,懒惰,时不时的发疯,她知道,易家舅母想干什么。
但是现在这张脸,就是她的底气。她开始用各种手段开始反击,和舅母家两个姐姐日常吵架撕逼,以便保护自己。
她成为了全村人口中的懒姑娘,娇纵蛮横,这是她的刻意为之,她只有变得厉害,只有反击,那些人才不会明目张胆的欺负她。
易三娘子也知道,这背后有易家舅母的推波助澜,毕竟,她名声坏了,这村里人,谁敢娶她当媳妇,她并不符合时下对贤妻良母的条件。
就算她长的貌美,村里那些男人都蠢蠢欲动,也都被家里老娘压了下来。
这样,易家舅母就能将她卖个好价钱,小妾可并不需要那些勤劳,质朴的品格,她只要漂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