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后,谢缨忽然发现姜夕在静静地看着自己,她摇摇头,“我不是说这个。”
“哦,六公主有何高见?”
“由你来杀最合适,”姜夕面无表情地分析着谢缨的打算,“因为你迟早要离开,不会让太守和百姓离心。”
谢缨怔愣了片刻,随即莞尔一笑,“想不到在六公主的心中,本王居然是如此良善的人么。”
自然不是。
但和婢女逛了大半天,她也逐渐摸清楚了太守在牧云州百姓心中的形象——的个心慈手软的好官。
听闻没杀一次人,太守都会落泪一次,虽然不知道算不算假慈悲,但能让太守下定决心斩杀的人,无一不是手中沾染了人命的恶人。而那些粮商……固然是个奸商,可仅仅是追逐名利还不足以让太守动用酷刑。
但谢缨来了。
太守不忍心杀的人,他来杀,太守所顾忌的事,他来做。
总归自己不是牧云州的人,不必与这些百姓计较。
姜夕问谢缨:“城中疫病如何?”
谢缨:“城内的疫病得到了控制,只是城外有些棘手,有些许人已经病入膏肓,即便是所有太医会诊也无力回天,本王已经和太守商量了对策,患病者尸体进行焚烧,撒上草木灰,将城外的病患分为轻重急三个等级,按症下药,保持卫生干净整洁,病患所穿戴的衣裳用热水消毒……”
“消毒?”
谢缨笑了笑,“还在乌岐的时候,我一友人曾言,这天地间有我等凡人看不见的东西,有些会让人生病,称之为病毒。”
那可不一定,姜夕心想,其实还有细菌和真菌。看来哪位“友人”对于医学,应当也是半吊子。
谢缨说完之后,想看姜夕吃惊的神色,却发现她已然盯着自己的帕子发呆。
谢缨摇摇头,似乎已经习惯了她这幅什么也无心在乎的模样,“再过几日,等到城内外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之后,本王派人送你回京。”
姜夕慢悠悠地捕捉到了关键词,“你不回去?”
“本王的医官已经快抵达美林镇,本王自然要去与她们会和,此行路途凶险,本王不舍得公主冒险,只能忍痛割爱。”
“然后下次还敢。”姜夕接上。
谢缨木楞了片刻,才理解姜夕什么意思,顿时笑出了声,“六公主可谓是本王的知己。”
“我也去。”
谢缨摇头,“六公主,此行不是儿戏。”
“去。”姜夕言简意赅。
谢缨抚了抚下巴,“但本王觉得带上你会徒添麻烦,给本王一个带你去的理由。”
因为你分不清细菌真菌和病毒啊,傻子。姜夕在心中默默地念叨了一句,但出口的却是,“因为我们是朋友。”
朋友。
这是谢缨第二次从姜夕的口中听到这个称呼,他先前以为这个说辞只是姜夕的缓兵之计,毕竟……六公主看起来就很适合说谎不眨眼的样子。
谢缨唇边的笑意一点点地收敛,直至完全消失,“六公主说的可是真心话?”
不是很真心,但不妨碍姜夕点头。
谢缨依旧没有什么笑意,而是用漆黑如墨的眼眸死死地注视着她,似在审视,似在拷问。
最终,他道,“既然是六公主亲口说的,那本王,可就真信了。”
他忽然弯腰靠近了姜夕,姜夕扬起头,视线逐渐被谢缨占据。
谢缨伸手过来,似乎想拂去她额间的碎发,因为薄薄的湿汗贴在了肌肤上,姜夕不习惯有人考得如此之近,正想避开,却被摁住了肩膀。
谢缨替她捉去了肩头上的绿色小虫。
“六公主,本王对你一片赤诚,可别让本王失望啊。”
姜夕听出了谢缨暗含的威胁,似乎只要自己拒绝,就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但哪又如何?她不在乎。
*
谢缨又在牧云州呆了十日,这十日可算是做足了恶人。
处死那两名发国难财的粮商之后,谢缨假惺惺地用只有平日一半不到的价格收购了粮商的粮食,分发给了外头的城,可即便如此,也还剩下了六层有余。
姜夕本来以为谢缨会将这些粮食收入囊中,可谢缨却是漫不经心道,“本王的乌岐可是鱼米之乡,何曾贪图这些粮食?”
“那你,为什么要花钱买下?”姜夕问。
谢缨没有回答,但很快用行动给了她答案,谢缨又用高出市场价两倍的价格卖给了太守,如此一进一出,竟然还小有盈余。
自将这笔账在心里算清之后,姜夕再看谢缨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绝世大奸商。
这只是卖粮食的钱,还不算牧云州各个富商看在他‘王爷’的名头上存着交好的心思送上来的各种财宝,这才是大头。
谢缨安排好车队,回头准备叫上姜夕与自己同乘,却发现姜夕面色古怪,出于某种直觉,他觉得六公主在说自己的坏话。
“六公主可有话对本王说。”
姜夕盯了他良久,幽幽地给出了三字评价:“大奸商。”
第56章 第56章未婚妻
从乌岐到美林镇,需要斜跨近乎二分之一的大盛。但如果从牧云州出发,那可就快多了。
在谢家车队的日夜兼程之下,终于在五日后,顺利达到了美林镇。
姜夕觉得自己仿佛看见了人间地狱。
与之前把混乱隔绝在城外,还算井然有序的牧云州相比,美林镇真正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浮尸遍野。
谢缨打头阵出去,可只是掀开帘子看了一眼,然后立马沉声道:“别出来。”
姜夕也跟着掀开帘子查看,首先入目的是穿着白衣,头带白帽,面部用口罩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医。她们走在路上,即便是看不见她们的神情也能察觉到她们此时的匆忙,看见谢缨应当是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