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儿,”吴贵妃看向安王,眼中骄傲不减,“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成王败寇……认输吧。”
他们的人马尽数被歼,如今宫里宫外都是萧桓衍的人,顽抗到底,不过是白白丢了性命。
萧桓衍低低笑了两声,清冷的凤眼闪过一丝血气:“是呀,安王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朝祖训,亲王重罪亦不得加刑,即使你弑凶杀父,最终也死不了,顶多就是去凤阳高墙住着,那地方本王住过,着实不错,你不用担心,本王会让你的母妃一陪你的。”
原本渐渐被吴贵妃劝服的安王听道凤阳高墙,顿时满面戾气,他神情傲然睥睨着萧桓衍:“你想折磨本王,做梦!是,本王是弑父杀弟,但本王绝不后悔,一个宫人出身的贱种,也配跟本王抢皇位,还有父皇,他的皇位不也是用我姐姐的性命换来的?!我拿回来理所应当!你才是逆贼,该滚回去凤阳高墙的是你!!!”
他举剑提步飞身刺向萧桓衍。
吴贵妃惊恐道:“不要——”
然而已经迟了。
“噗嗤”一声,卫成手持长矛,自萧桓衍身后抢步上前,出手如电,长矛瞬间穿透了安王的腰腹,重伤却不致命。
安王捂着腰间的伤跪倒在地,吴贵妃哭着跑上前抱住自己的儿子:“安儿!安儿你还好吗?来人,传太医,快传太医啊!!!”
萧桓衍轻描淡写抹掉溅到脸上的鲜血,吩咐左右:“给安王殿下找个太医。”
说罢抬脚朝太极殿走去。
冬日阴寒,尤其早晨更是冻的人手脚发麻,上朝的百官在宫道上碰见彼此,皆看见了眼中的担忧和不安。
昨夜皇城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是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在院中看了烧红的天一整夜,也不敢踏出家门一步。
恐怕今日,大宁朝的主人就要易主了吧。
然而宫中既然没有传出什么消息,他们还是得上朝,当大臣看见站在太极殿中的萧桓衍时还是震惊的无以复加,他们以为今日进殿,看见的不是安王就是英王,可为何是容王殿下?
“容王殿下?”
扶持两王的官员立马出声质问:“容王不是应该被关在凤阳高墙吗?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萧桓衍依旧玄衣素服,只是没有穿罩甲,他转过身,对着提出疑问的大臣微微一笑:“京城生乱,本王即使住在高墙也听到了风声,这毕竟是我萧家的江山,本王只好回京勤王了。”
第91章 落定
“你!你……”
那臣子显然没有想到萧桓衍能把越狱谋反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在萧桓衍收敛笑容,眼神开始变得冰冷幽深之后, 又默默将后面的话憋了回去。
萧桓衍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众人,悠悠道:“昨日之事想必各位的大人都有所耳闻,还是让曹忠及在内阁值夜的周阁老和章侍郎来告知各位吧。”
于是曹忠出列,当众又将安王逼宫,先在皇极门暗杀英王,又在乾清宫捂死庆和帝的事情讲了一遍。
众臣听完脸色可谓异彩纷呈,若是容王不在也倒罢了,偏偏容王站在这, 就是十分的事实也要让人产生五分的怀疑。
有拥立安王的臣子道:“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安王殿下向来入孝出悌, 礼贤下士,不可能做出如此悖逆之事。”
萧桓衍眼神扫过周世钊和章淳。
章淳因为老师杨怀曜的缘故,曾经屡次在朝堂上为萧桓衍说话, 他心知若是他先开口势必会被朝臣质疑并群起而攻之,所以并不先开口,而是看向在一旁沉着脸的周世钊。
周世钊觉得自己真的倒霉透了,三年前被拉出来做筏子的是他,三年后竟然还是他,然而他也只能如实道:“弑凶杀父, 此事乃安王殿下亲口承认,曹公公从养心殿暗格中取出的遗诏上所写也的确是传位给英王殿下,”想想气不过, 加了一句, “至于容王殿下为何会突然带兵出现在宫城,臣就不知道了。”
萧桓衍听得此言也不生气, 一笑而过,转头示意曹忠将遗诏取出来。
遗诏是周世钊和章淳随着曹忠一同去养心殿取的,周世钊说完后,曹忠适时的将遗诏当着众臣的面将密封的匣子取出来,亲自举着给百官传阅。
百官仔细验过,遗诏货真价实。
之后曹忠道:“遗诏一式三份,有两份分别在奴婢手中和户部左侍郎孟大人手中,昨夜至今都未见孟大人,也不知他是否无恙”
众臣见周世钊都这么说了,曹忠又拿出遗诏,已经相信大半,想到孟行毓下落不明,八成已经遭了安王的毒手。
又有人问:“不知安王殿下何在,可否请他上殿对峙,或许也可问出孟侍郎的下落。”
周世钊道:“昨夜安王意欲杀害容王,被容王身边的护卫刺伤。”
群臣一时面容惨淡,皇上一共就两个儿子,如今两王相争闹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英王如今身首异处,即使立了遗诏传位于英王又有什么用。
此时有人忍不住开始偷偷瞄站在大殿中央的萧桓衍,要说这中间没有他的手笔,打死都没人相信,可偏偏看上去与他毫不相干。
今日上朝时,百官都发现宫城内外站的都不是京营的守卫,而是身穿黒甲的军士,就连太和殿门口都有一批执甲的精锐,整个皇城已经在容王手中,人如今要的也只是一个名正言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