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黄雪梅忽然开口,嘴角浮现一抹怀念的笑意,“小曼还小的时候,有一年过年,我攒了好久的钱,给她买了一件新衣服。”
杜小曼眼睛亮了亮,抬起头:“红色的那件?”
“对,红色的,带点金色的刺绣”黄雪梅一怔,点点头,“我记得你当时高兴得不得了,站在镜子前照了半天。”
杜小曼“扑哧”一声笑了:“可不是嘛,我那时候觉得自己穿上就跟小公主一样,还拉着你到处炫耀。”
“你还记得啊?”
“当然记得,”杜小曼笑着靠在座椅上,声音软了些,“其实,那件衣服我还留着呢。”
“真的?”黄雪梅有些惊讶。
“嗯,虽然小了,但我一直舍不得丢,改天回家翻出来看看。”
母女俩相视一笑。
彭冬冬透过后视镜,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这就对了嘛,过年嘛,不管怎么样,总还是有值得记住的事。”
杜小曼点点头,看向窗外,心里有些感慨。
车子缓缓驶向家的方向,温暖,已悄然升腾起来。
年夜饭的香气弥漫在屋子里,热腾腾的饭菜摆满一整桌,鸡鸭鱼肉、海鲜蔬菜,应有尽有,碗碟叠叠,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满意足。
杜小曼看着这一桌丰盛的饭菜,心里五味杂陈。她从小到大,年夜饭最多也就是杀一只鸡,母亲黄雪梅一边炖着鸡汤,一边叮嘱她“吃点好的”,可家里的条件有限,哪怕过年,也不过是比平时多点荤腥罢了。
她侧头看向黄雪梅,母亲的眼里也透着惊讶,显然是没见过这么丰盛的年夜饭。
“来,大家快坐,饭菜都热着呢。”贾琳一边招呼,一边给每个人添碗筷,脸上带着过年的笑意。
杜小曼下意识想起身去帮忙,却被贾琳一把按住肩膀:“你别动,怀着身孕呢,坐着就好,哪能让你忙活。”
“可是……”
“别可是了,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今天你就是负责吃,其他交给我们。”贾琳笑着说道。
杜小曼心里很感动,但是也有点不习惯。她一直以来都是那个照顾别人的人,如今有人照顾她,她反倒有点局促。
餐桌上,彭冬冬的母亲拉着黄雪梅聊起了家常。
“雪梅啊,你们母女俩平时都吃些什么?”
黄雪梅笑了笑,端起碗:“还能吃啥,就那些个家常菜,简单吃点,能填饱肚子就好。”
“唉,过日子嘛,总是要苦一阵的,”彭冬冬的母亲叹了口气,“今天难得一起吃饭,甭管以前怎么苦,今天咱们好好吃一顿。”
黄雪梅点点头。
“这道红烧肉可是贾琳的拿手菜,大家要多吃点。”彭冬冬笑着说道。
黄雪梅笑了笑,低声道:“确实做得好,比我做的强多了。”
大家都笑了,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来来来,大家举杯!”彭冬冬站起身,端起酒杯。
“敬什么?”杜小曼笑着问道。
彭冬冬想了想,认真地说道:“敬我们都平平安安,家和团圆吧。”
杜小曼愣了一下,心里微微一震。
团圆。
她已经好久没听到这个词了。
曾经,她以为“团圆”离她很远,可今天,坐在这张热闹的饭桌上,听着家人间的欢声笑语,感受着温暖的氛围,她突然觉得,这个年夜饭,比她想象中还要珍贵。
她抬起杯子,轻轻碰了碰彭冬冬的杯子,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敬团圆。”
窗外,鞭炮声远远传来,夜色温暖而祥和,屋内的灯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像冬夜里最温柔的光。
饭桌上热闹极了,贾琳一边往杜小曼碗里夹菜,一边絮絮叨叨地说:“小曼,你多吃点,这个清蒸鱼特别嫩,孕妇要多补充营养。”
杜小曼笑着点头,正要夹一口,忽然,手机屏幕亮了。
“叮铃铃——”
低头一看,屏幕上赫然显示着“赵楚”两个字,笑意僵在嘴角,她盯着那个名字,指尖微微发凉。
她没有接,而是毫不犹豫地摁掉电话。
彭冬冬侧目瞥了一眼,随口问道:“怎么不接?”
“接了干嘛?大过年的,他不是想着问我过得好不好,而是想让我回去伺候。”
杜小曼又说道:“这么多天,我离家出走,他连个电话都没打。现在肯定惦记着没人给他做年夜饭吃,他倒是想起我了?做梦!”
她语气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可手指却在桌下悄悄握紧了。
黄雪梅皱眉看了她一眼,轻声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以前你们家,年夜饭怎么过的?”
杜小曼轻笑了一声,眼神微微发空:“年夜饭?”
她低声重复一遍,放下筷子,“哪有什么年夜饭,连‘年’这个字,在我们家都只是日历上的一个数字。每年大年三十,我还是照样洗衣服、拖地、烧水,跟平时没什么两样。”
“赵楚呢?他在做什么?”
“他啊……”杜小曼嗤笑一声,“不是在沙发上玩手机,就是在房间里打游戏,或者干脆出门跟朋友喝酒,家里有没有人,他从来不在乎。”
她笑了笑:“有一年,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他‘能不能陪我一起吃顿饭’,你猜他怎么说?”
众人都看着她,没人说话。
杜小曼垂眸,轻轻学着赵楚的语气:“他说,‘吃什么饭,过年有什么好庆祝的,不就是一天而已?’”
她说完,自己都笑了,但眼底的酸涩怎么都掩盖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