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夜的曼陀罗(56)

作者:李沐关山 阅读记录

“哎呦,咱闺女会算账了!”

一家三口继续往前逛,彭夏左看看,右摸摸,眼里满是新奇。而彭冬冬的目光,却落在女儿的背影上,心里有些复杂。

小时候的彭夏,每到过年就缠着他说,“爸爸,今年你能不能陪我好好逛一次年货街?”可他总是工作忙,总是推脱,“等明年,等爸爸有时间。”

可孩子的童年哪有那么多个明年?

他看着女儿蹦蹦跳跳的背影,忽然有些鼻酸。自己怎么就没早点意识到,女儿的心愿这么简单,只是想让爸爸陪着她,热热闹闹地过个年。

“冬子,想啥呢?”贾琳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他扯了扯嘴角,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心的纹路深了,手背上的皮肤也不再紧实,岁月不知不觉地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

女儿长大了,自己却老了。

他叹了口气,轻轻搂过女儿的肩,“闺女啊,今年的年货街逛得开心吗?”

彭夏含着糖葫芦,含糊不清地回答,“超——级——开——心——!”

彭冬冬笑了,眼里有光。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奔波忙碌,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他不怕老,怕的是老了以后才发现,亏欠了太多本该珍惜的时光。

“你啊,以后别总想着工作,”贾琳看着他,轻轻开口,“咱家女儿,也需要她爸爸陪着长大。”

彭冬冬点点头,伸手揉了揉女儿的脑袋,“行,以后爸爸一定多陪你,谁都不能再打扰我们的年货街之旅!”

彭夏兴奋地举起糖葫芦,“爸爸我爱你!”

贾琳在一旁笑着看他们父女俩,眼里满是温柔。

这年货街的灯光璀璨,映照在他们脸上,也映照进了他们的心里。

(未完待续)

第35章

年夜饭

【前言】人生最难的,不是吃过多少苦,而是明明渴望温暖,却只能习惯冷漠。我们总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下去,可真正的变化,往往始于一个念头、一通电话,或是一顿真正有温度的年夜饭。

年三十的那天下午,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年味浓浓,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团圆的氛围里。

贾琳和彭冬冬张罗着年夜饭,忽然想起杜小曼和黄雪梅。

她抬头看向正在厨房忙活的彭冬冬,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冬冬,杜小曼她们……年三十在哪儿?”

彭冬冬一愣,“我还真不知道。”

“打电话问问?”

“你怎么关心起她们来了?”

“这不是想起两人孤苦伶仃的,大过年的都过不好,那多不是滋味。”

彭冬冬擦了擦手,拿起手机拨通了杜小曼的号码。

“喂,小曼,在哪儿呢?”

电话那头传来杜小曼平静的声音:“在家啊,陪我妈。”

“年夜饭准备怎样了?”

“就是普通的家常便饭,彭记者,你们呢?”

“我们正张罗着呢。”

彭冬冬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寂静,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年三十,该是热热闹闹的日子,可她们母女俩却只是简单吃了一顿饭,少了那份团圆的温暖。

挂了电话,他看向贾琳,贾琳也正看着他,两人都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要不,把她们接过来?”贾琳轻声提议,“反正家里也不差这双碗筷。”

彭冬冬点点头,正准备拿起手机,忽然听到母亲的声音。

“你们说谁?”

“嗯,妈,就是冬子的采访对象,她和她妈妈在家,两个人过年,挺冷清的。”贾琳说道。

“我们在想,要不要接她们过来凑个热闹。”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接过来吧,大过年的,孤零零的怪可怜的。”

彭冬冬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意。母亲虽不多言,但一直都是个心软的人。

“那我打电话。”他拨通了杜小曼的号码。

“小曼,过来我家吧,咱们一起吃顿团圆饭。”

电话那头顿了几秒,杜小曼轻笑了一声:“别折腾了,我们吃过了。”

“这么早就吃过了?这不是还没到饭点的嘛?年夜饭不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嘛,来吧,我和我老婆,还有我妈,都想让你们过来热闹热闹。”

电话那头再次沉默,良久,杜小曼低声道:“你们真不嫌麻烦?”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家里就差你们这一双碗筷。”

杜小曼:“……那,我和我妈说一声,等会过去?”

“我去接你们!”

挂了电话,彭冬冬笑着看向贾琳:“搞定!”

贾琳松了口气,母亲也笑了笑,转身又进了厨房。

彭冬冬换上外套,拿起车钥匙:“我去接她们,你们先把菜热一热。”

贾琳点点头,拉着婆婆一起进了厨房,重新摆弄桌上的菜肴。

傍晚,城市街道的霓虹灯映在车窗上,一闪一闪,映得黄雪梅的脸色柔和了些。

车里暖气开得刚刚好,彭冬冬瞥了眼后视镜,看见杜小曼正低头摆弄着衣角,黄雪梅望着窗外,似乎在出神。

“大姐,过年对你们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彭冬冬随口问道,想缓和气氛。

杜小曼愣了一下,和母亲对视了一眼,沉默了片刻。

“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她轻轻叹了口气,“就跟平时一样,吃顿饭,放几挂鞭炮,然后就没了。”

黄雪梅又笑了笑,自嘲道:“是啊,过年嘛,也就是那样,没啥特别的。”

车内的气氛安静了一瞬,只有收音机里隐隐传来的春节祝福声。

上一篇: 祸水红颜 下一篇: 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