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发下一双挂着泪珠的眸子狠狠瞪着他,却没有说狠话的力气了:“你根本就伤的不重……”
谢寒照没说话,捧起她的脸,爱惜的落在她额头上一个吻。
-
戏班子进府唱戏的日子定在了十五。
侯府上上下下的人都聚在了后花园的戏台子前。
台上正在唱着《南柯记》,乐器齐鸣,戏腔悠扬。
侯府全府上下都聚在一起,端坐在一排排的红木椅上。
爱听戏的坐在前排。
不爱听戏的则坐在后排,轻摇团扇,低声细语着。
林氏与陆雅也凑在后面说着话。
陆雅这几日忽然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她趁着戏台子上正热闹着,低声伏在林氏耳边:“姨娘,我前几日才听说了一件事。您知不知道前段时间小侯爷与一女子在船上……的事情?”
这事情就传了一天,第二天便没人再提了。
陆雅这几日又凑到了府里的丫鬟堆里又打听了一下这件事。
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铃铛声。
她先前一直没听说,当晚还有铃铛声。
她见过祝妙清脚踝上戴着铃铛,那晚和谢寒照在船上的人八九不离十就是祝妙清。
林氏点点头:“听说了一点,这事还有疑点?”
“那晚的侍卫说是还听到了铃铛声。我曾见过妙清姐姐戴过一只金铃铛。”陆雅四下看了看,确认周围没有人注意两人后又说:“我原以为是妙清姐姐在勾引小侯爷,如今看来,他们两人恐怕早有私情。”
陆雅当时第一眼瞧见那铃铛上的花纹时便觉得有些熟悉。
前几日她看闲书时正巧瞧见了那花纹。铃铛上雕刻的是蝶恋花的图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若这是谢寒照送给祝妙清的,他对祝妙清的感情倒是都藏在这枚铃铛中了。
林氏想不到这一层面,陆雅便没有说铃铛上花纹的事情。
祝妙清正坐在听戏,只觉得后背阴恻恻的,似乎有道眼神在盯着自己。
她下意识的往谢寒照的方向看了一眼,他并没有看自己。
她回头看了看,正好瞧见林氏在盯着自己。
那目光里的愤怒藏都藏不住。
她又瞧见了她身边坐着的陆雅。
这两人什么时候走的这么近了?
若是陆雅知道了她和谢寒照的事情,她第一个要告诉的是谁?
林氏?
祝妙清心里的不安感渐渐攀升,总觉得今日会发生些什么。
《南柯记》唱完,戏台子空了下来,正准备着下一场戏。
林氏手里拿着点心,亲自送到了老夫人身边。
老夫人劝她:“这些事情交给下人做就行了,你又何必亲自做。”
林氏笑着说:“我这也是顺手。”
祝妙清坐在老夫人身后,林氏放下糕点后就坐在了她身侧的空座。
她抓着戏没开场的时机,上下打量着祝妙清,将声音放大了一些问:“妙清,我前些日子见你脚踝上戴了只金铃铛,漂亮的很,怎么最近没见你戴?”
祝妙清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紧。
果然是陆雅将她和谢寒照的事情告诉了林氏。
只怕,他们之间的腌臜事就要闹开了。
林氏说话声音又响,老夫人和大夫人都回头看她。
她内心慌乱起来,就连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僵硬,却努力保持着镇定自若,“姨娘说的什么铃铛?妙清哪里戴过铃铛?”
这种时候只能咬死不承认了。
林氏暗暗念叨,声音却没减下来:“没有?我明明瞧见了啊……”
第46章 私情暴露
大夫人起先听见后,没当回事。
可心里老是想着铃铛铃铛的,她脑中灵光一现,猛然想起那晚谢寒照与一女子在船上,也有铃铛声。
侯府上上下下的人,从未听说过有人戴铃铛。
怎么偏偏就林姨娘看见祝妙清戴铃铛了?
莫不是她真的戴过铃铛?
老夫人似乎也想到了这一茬,她虽然上了年纪,眼却清明的很,悄悄侧眸看了一眼大夫人。
大夫人微微摇摇头,意思是自己并不知道。
祝妙清没再理会林氏的话,她将自己耳边几缕散落的发丝挽至耳后,目光一直落在戏台子上,强装镇定。
后面又陆陆续续唱了几出戏,台上唱的什么,祝妙清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她胸闷的难受,悄悄去了水榭中。
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鼻息间伴着花草树木的味道,她这才觉得自己那颗慌乱的心安稳了些。
她不明白林氏想做什么,但她能肯定的是,林氏肯定会把她和谢寒照的事情捅出去。
算算日子,送去锦官城的冬衣应当到了,也不知道她爹有没有收到,袖子中塞得纸条有没有瞧见。
越是临近要走的日子,她心里越是不踏实。
她正胡思乱想着,两个膀大腰圆粗使婆子忽然进了水榭中。
祝妙清抬头看着二人有些面生,应当不是侯府的人。
莫不是府外的人,故意打扮成侯府的婆子随着戏班子进来了?
她立马谨慎起来,拿出了些气势质问:“你们是何人?”
水榭离着戏台子有一段距离,这会儿正唱着最热闹的一段,戏台上敲锣打鼓,这边有什么动静那边都不会注意到。
两个婆子也不说话,奔着主仆二人冲过去。
明月赶紧将祝妙清护在了身后,她刚要喊救命,一个婆子上来便擒住她两个胳膊,捂住了她的嘴巴。
另一个婆子直奔祝妙清而去。
她想跑,前方的路却被那个婆子张开双臂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