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知道我的性子 ,肯定不愿长久为人所控。”
“我想着提前了解清楚巫族的事,先一步找到失踪的城主,好多一份底牌。”
禾穗没想到谢苓直接坦白了。
她将小刀收回去,思索了片刻,一时间不知该不该信谢苓。
来到建康后,她见了太多尔虞我诈。
有些人为了目的甚至能抛妻弃子,视道德仁义为无物。
但谢苓救过她,也帮过她许多,按理说她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可人心总是会变的。
深宫波诡云谲,人心难测,保不齐谢苓会为了权势,将她出卖。
窗外夏风微热,吹得禾穗愈发烦躁。
谢苓却不着急,她亲手斟了一杯温茶推到禾穗跟前,柔声道:“我知事关重大,一时半会你信不过我。”
闻言,禾穗有些愧疚。
“阿婵姐姐,我……”
谢苓打断了她的话:“你不必觉得愧疚,毕竟谁有谁的苦衷。”
她抬眸,琉璃色的眸子里有一豆灯火摇曳,温暖而沉静。
“这样吧,我与你交换秘密。”
禾穗抿唇,攥住了衣角,缓缓点头:“好。”
谢苓望着她稚嫩的脸,平和道:“以太后为首的桓氏和以皇后为首的王氏,皆与寒山寺有勾结,所图甚广。”
话音刚落,禾穗脸色微变,漂亮的唇瓣颤动了一下,捏着茶杯的指节泛白。
谢苓眸光闪动,笃定了一个猜测。
禾穗曾在崖下的竹林木屋中说过,她出来是为了报仇的。
谢苓最开始以为是有关她高家被屠的仇,后面细细想想,又觉得不是。
她的父亲高泰武已经与谢珩合作,复仇是迟早的事,并不需要她一个十来岁的女郎来冒险。
如此一来,她要复的仇,只能是跟她母亲,跟巫族有关。
而前些日子她在冷宫先帝废妃的疯话中,听到了一桩秘闻——先帝曾有个巫族出身的妃子。
后来她翻遍了案册记录,想找找关于这妃子的消息,但她什么都找不到。
很显然,这妃子的一切,都被人刻意抹掉了。
能做到让一个人的存在彻底消失的,只有先帝和几大士族出身的宫妃。
先帝已死,现在剩下的,身份最高贵的,也就只有太后了。
谢苓当时便想,或许禾穗想要报仇的对象,正是太后。
今日一试,果真如此。
书房一片寂静,窗外蝉鸣阵阵。
良久,禾穗慢慢松开了捏着茶杯的手,她将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指头搅在一起,眼圈很红。
她深深吐出一口气,像是终于想清了。
“阿婵姐姐,我可以告诉你关于巫族的事。”
“但你要告诉我,你对桓王两氏,是何打算。”
谢苓呷了口茶,宽大的袖摆下坠,露出一截玉白的小臂。
她放下茶杯,垂眸摸了摸手腕上的金缠丝粉玉镯,声音淡淡的,分不出喜怒:“我与皇室,与各大士族,只会是对立关系。”
“他们只会是我的垫脚石。”
说完,她掀起眼皮,神色认真:“你不必担心我会与他们成为一丘之貉,因为我要做的,就是颠覆这一切。”
听闻这话,禾穗心口猛跳。
她翕动着唇,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道:“好,我相信你。”
“我母亲确实是巫族,且是巫族的圣女,名叫禾妗。”
“你应该知道,百年前武帝为了与四大士族争云台城,请了巫族出山。”
谢苓点了下头:“没错,自此四大士族被驱逐出云台城,且云台城的秘密被掩埋。”
禾穗嗯了一声,目光悠远:“后来先帝即位,我们巫族觉得他太过软弱,再加本就行事随心,便常常忤逆,我行我素。”
“先帝为了镇压我族,派军寻我巫族的藏身地,云台城和皇室的记录,应该都是说他搜寻未果。”
“但实际上,他找到了,并且是阴差阳错找到的。”
说到这,禾穗眼睛发红,牙关咬的咯咯作响。
谢苓也有些意外。
她挑眉,示意禾穗喝茶冷静一下。
禾穗深吸了一口气,端起茶杯仰头将冷掉的茶水喝净,心绪平稳了些。
她继续道:“他率军亲自搜查,却意外迷失在阵法中,还中了瘴气,命不久矣。”
“我母亲是巫族圣女,性子纯善,见他样貌俊郎,看起来斯斯文文,便以为是个误入的书生,将他救回寨子。”
“养病期间,母亲情窦初开,对他动了心。”
“毕竟寨里都是五大三粗肤色黝黑的粗人,她从未见过如此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的郎君。”
“后来族长出关,认出了先帝身份,要将人直接丢进万蛇窟喂蛇。”
“可母亲不愿,以命相要挟,让族长松了口。”
“后来先帝和族长达成协议,逐母亲出巫族,先帝不得再踏入巫族领地。”
“母亲入宫后成了妗妃,颇受宠爱,她为先帝做了不少事,不外呼制蛊杀人,排除异己;布阵困敌,助靖大败前秦。”
“还帮他…制约云台城的巫族。”
“他利用我母亲杀了很多云台城的巫族,我母亲知道后找他对峙,却被当时四妃之一的太后,她最信任的好姐妹,扣上了妖魔的帽子,关入诏狱。”
“母亲被处斩前,先帝心软,暗中命我父亲带走了母亲,让她改名易容,装作我父亲的表妹。”
“出宫没几天,母亲怀孕了,我父亲一直爱慕母亲,为了让她不背负恶名,便假成亲,照顾她顺利诞下我。”
“先帝以为母亲背叛他,但因为父亲还有用,就隐忍不发,直到我三岁那年,他联合王氏,屠我阖府三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