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玉涧缠春\枕南柯(194)

作者:炩岚 阅读记录

她顺着众人的视线朝祈福台上看,远远的就见方才跑上去的一个小太监,被皇帝拔剑削了脑袋。

那小太监的头骨碌碌顺着楼梯滚下来,鲜血沾好几层台阶。

“啊呀!”

妇人吓得脸色苍白,她捂着嘴巴后退两步,不敢再聒噪乱说话了。

谢苓皱眉看着祈福台,依稀瞧见皇帝还想杀剩下两个传话的小太监,就被太后拦了下来。

可惜祈福台太高,她根本听不清上头在说什么。

又过了一小会,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孙良玉就从台子上小跑下来,叫了一个侍卫,应当是要去湖里捞金鼎。

人群中忽然喧闹起来,离祈福台近的人听到了事情原委,一个传一个,大家就都知道是有个抬金鼎的僧人路过湖边时,不慎被石头拌倒,剩下的僧人抬不住,金鼎便顺着斜坡滚湖里了。

这消息,让不少人唏嘘起来。

“还没开始呢…就发生这事。”

“你说,这次祈福,能有……”

“嘘,你不要命了?”

“……”

谢苓默默等待着,心跳越来越快,手心了出了一层细汗。

一盏茶后,孙良玉带着几个侍卫,抬着金鼎上了祈福台。

谢苓如同其他人一般,看着金鼎被抬上去,放到了祈福台中央。

皇帝走上前,打量着金鼎,身形徒然一顿。见此情形,谢苓心跳如擂鼓。

紧接着皇帝俯身伸手,从金鼎中取出了两块半个拳头大的石头。

看到皇帝拿出了她提前准备的东西,起伏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她继续朝台上望。

皇帝拿着两个石头细细查看,先是有些茫然,看到第二块后勃然大怒。

他拿着石头,跟旁边的太后和官员说了些什么。

祈福台上的人将石头一一看了,神色各不相同。

最后皇帝一挥手,命人压住了一旁茫然无措的会稽王。

他大概是怒极,说话声很大,台下的人都隐约听见了几句。

“司马湛,你好大的胆子!”

“居然敢命人在寺院里刻意留下如此大逆不道谶言!”

“你有没有将朕放在眼里。”

会稽王跪在地上,慌忙解释着什么,太后也走到跟前劝诫皇帝。

过了好一会,皇帝抬剑削了会稽王一缕头发,将剑丢在了地上。

谢苓看着台上的闹剧,垂眸冷笑。

蠢货。

哪有皇帝当众就把这事捅出来的。

对于谶语这种东西,一般来说都是暗中调查,最后找个由头把人发落了,这样才不显得圣心狭隘。

这司马佑如今这么一闹,日后会稽王但凡出点什么事,都会有人怀疑是他心胸狭隘,因为一句莫须有的话要杀手足。

谢苓仰头看着祈福台,目光落在谢珩身上。

只见他站在皇帝身旁,手中把玩着两块石头,似乎思索着什么。

俄而,他似乎若有所感,垂眸看向台下,远远和人群中的谢苓视线相对。

谢苓心底一慌,朝谢珩扬起一抹浅笑,随后转开了视线。

过了一会,一直事不关己的长公主忽然上前,似乎跟皇帝说了些什么,将另一块石头从谢珩那拿走,放在皇帝手中。

皇帝的神色忽然由阴转晴,将石头递给了主持明悟。

明悟这老骗子装模作样看了几眼,双手合十说了些什么,皇帝神色愈发高兴。

最后这块石头到了钦天监手中。

谢苓见石头的去向与她谋划的一样,总算放下心来。

那块石头是莲花形,上头刻了她的八字,以及几行小字。

“待日月交辉,阴阳和合时,将有中州女兴仁右。”

如果不出意外,祈福日后,钦天监就会搜寻八字以及祖籍符合谶语的女子。

至于他们寻找到她后,会不会怀疑石头是她刻意丢的,谢苓倒是不怕。

因为梦中正月十五那天,将出现日月交辉之景——那日太阳落山时至地平线上的时,与正在升起的月亮同时悬于空中。

这样的景象,和石头上的谶语不谋而合。

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人怀疑她了。

因为按照常理,就算有人能刻意制造谶语,却不可能提前预知天象。

等正月十五的天象印证了石头上的谶语,皇帝一定会迫不及待她接入宫。司马佑此人,最怕谶言,却也最信谶言,因为他就是这么当上皇帝的。

有会稽王的石头在前,皇帝一定心慌愤怒极了,会下意识把另一块石头上的谶语当做救命稻草。

至于谢珩会不会看穿这次谋划,她丝毫不在意。

一来这石头她是九月份就命人丢在湖中相应位置的,二来…她不信他能舍得自己以欺君罔上之罪丧命。

第93章 水星隐匿玄机暗~

天光明亮,日轮挂在半空,橙红的光芒在天际晕染开,涂抹在远处层层叠叠的群山之上。

祈福台上云幡飘飞,神案上祭着牛羊,四周是桂酒椒浆,金鼎内被灌入无根之水,播撒上一层符纸燃烬的灰,香炉中灵香升霄,烟气袅袅。

负责祈神的明悟主持身披袈裟,手中的九环锡杖杵地后而横举轻扫,另一只手单手合十,口中梵音倾泻,双目微阖,金光镀面,是悲天悯人之态。

他的一圈围着九名僧侣,皆盘膝打禅而坐,手中木鱼当当作响,口中诵经。

梵音随风飘下祈福台,谢苓听得想打瞌睡。

许久,明悟又手持九环锡杖做了几个动作,便到了皇帝进香代表大靖祈福的环节。

礼官高声宣话后,皇帝进香,说祈福语。

紧接着礼官再次宣话,一声悠长的“跪”后,祈福台上下皆跪伏在地。

上一篇: 藏窈窕 下一篇: 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