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44)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他果然不该抱有期望,看吧,希望落空,更痛苦了。

许怀义还在不解的追问,“咋了?马大哥咋这幅表情?难道觉得这条路不好?”

马常山忍着崩溃吐槽,“逃荒那算啥活路啊?那是实在没辙了,最后活马当死马医才会选的啊,而且,吃尽了苦头,九死一生后,最后有几个能活下来的?再说,又能往哪儿逃荒啊?咱这附近十几个州府都闹旱灾,除非一路南下,可往南太远了,半年走下来,就是一条壮汉都得去半条命,妇孺老人,想都不用想!”

许怀义听完,虚心求教,“那依着马大哥所见呢?咱总不能等死吧?”

马长山无奈的叹了声,语气晦暗,“已经有很多人家卖儿卖女度日了,当然,咱不能干那事儿,还有自卖自身的……”

许怀义截过话去,意味不明的感叹,“为奴为婢啊?可那样就没了自由身了,以后只能由着主家打骂发卖,哪还能算个完整的人?”

马常山垂着头,惨笑一声,“可那样好歹有口饱饭吃啊,还能攒点月钱,贴补下家里,不然还能咋样呢?”

许怀义问,“马大哥一身本事,肯定还有更好的出路吧?”

马常山道,“不瞒兄弟,我是想跟着镖局闯一闯,或是给大户人家当护院去,虽说有危险,但挣得多呀,先养活家小再说,你呢?”

许怀义道,“我?我还是觉得逃荒更好。”

马常山,“……”

这小兄弟不光憨直、还很天真固执啊。

俩人没达成共识,却也欢欢喜喜的散了,许怀义找到徐德寿时,他正蹲在旮旯角里唉声叹气,脸上早没了来之前的那点从容自信了。

“徐三叔,这是咋了?”

徐德寿郁郁的道,“怀义啊,我还是想的太好了,我只以为粮食涨价,大不了咱们勒勒裤腰带,熬过这大半年去,明年总不能还干旱吧?咱村里有水井,不愁喝的,勤快点的挑水浇浇菜地,再进山打点猎物,实在不行,还能自卖自身,大不了也为奴为婢去,可谁知……”

许怀义平静的道,“您也感觉到了吧?这世道怕是要乱了,先是抢粮,再抢银子抢人,反正已经脏了手,烂命一条,就没啥可忌惮的了,县衙现在还勉强能控制,往后呢?没粮食吃,人饿极了眼,老实的等死,不老实的呢?只会铤而走险,到时候,咱们就算安安分分的在村里苦熬,他们能由着咱们吗?”

“那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才是真没了活路。”

徐德寿一脸灰败,喃喃道,“那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呢?”

许怀义道,“您信不信?首先要离开的就是他们,说不定,已经有人开始往别处走了,他们家大业大,比咱们更怕被抢。”

“他们离开去哪儿?青州城里?也对,青州城里有守备军,啥强盗草寇都不敢去惹事儿,比县里安全多了,那咱们咋办呢?”

许怀义见他还是不肯面对逃荒的事实,也是无奈了,“徐三叔,咱们先去找找高二叔和徐大哥吧,看看他俩打听道啥有用的消息了吗?”

徐德寿下意识的点头,“好,去找他们,咱们再一块儿商量商量……”

第39章 劝说打气二更

找到高二叔和徐长松时,俩人正垂头丧气的从茶馆里走出来,一看那精神头,就知道打听到的消息有多晦气了。

果然,四人碰面,互相一交换,谁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粮食贵的买不起,就是咬牙买了,还得提防着被抢,抢了也没处说理去了,县衙不是不管,是目前的人手压根管不过来了,那些抢粮的人往山里一钻,落草为寇,几个衙役出面抓人完全是白送人头去,除非派兵来剿匪。

但高二叔打听来的消息是,驻守青州的兵将们,眼下的主要任务是护着青州城不乱,哪里还会在意这些小事儿?

而且,青州城里也开始戒严了,进出有兵士把守,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了。

还有更叫人惶惶不安的,高二叔沉声道,“有人看到一辆辆的骡车大清早的出城去了,骡车上还有不少大件的行李,这不是暂时搬家避开,这是撇家舍业的逃难去,还不止一家,也有趁晚上城门关闭前,悄悄摸摸走的,轻车简从,也有雇了镖局,大张旗鼓、拖家带口离开的,看家护院都有几十号人,排场极大……”

徐长松喃喃道,“这些人家,又不是寻常百姓,买不起粮食,他们名下田地众多,就算这两年减产,之前肯定也会有存粮,咋就至于离开呢?”

徐德寿听完,苦笑着道,“是啊,这些人都待不下去,那咱们可咋办?”

高二叔问许怀义,“你是啥想法?”

许怀义淡淡的道,“那些大户人家,消息肯定比咱们来的要灵通,他们都走了,这说明,情况确实危机到了非走不可的地步,再留下,说不定他们的家财性命都保不住,否则,谁舍得抛家撇业的去逃难?”

高二叔抹了把脸,咬牙道,“那咱们也得准备起来了,反正留下危险,逃荒也危险,去逃荒,总还有个盼头。”

徐德寿垂着头,没吭声。

徐长松白着脸,含糊道,“侄子要回去跟父亲商量一下……”

高二叔也不意外,点点头,“应该的。”

该说的说完,就打算回去了,不过许怀义还有些事儿要办,想让那仨人在城门口等等他,谁知,他们非要陪着他一道。

无奈,许怀义只得赶着骡车,四人一起去了县衙,他出门前,媳妇儿叮嘱他把顾小鱼和闺女的户籍给办了,省得以后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