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钰哼笑,“先不忙着谢,这次带队执勤,可不会像上次那么顺利,顶风冒雪的,估计没几个人愿意去受罪,再者,学院也没铜牌再奖励给你们。”
许怀义一点没失望,笑吟吟的道,“我们这次纯粹是为爱发光发热,不贪好处。”
孙钰瞥他一眼,“说说你的安排。”
许怀义早有打算,说起来半点不含糊,一样样的安排,井井有条,末了说到最重要的那一步,为灾民熬制风寒的药,预防的,治疗的,尽量杜绝疾病蔓延开。
孙钰听到这儿,眉头紧蹙起来,“熬药是好事儿,可那么多灾民,每天需要那么多药材,从哪儿来呢?你莫非还想在学院里发动他们捐银?”
许怀义摇头,低声把自己的办法说了一遍,“您觉得咋样?可行不?”
孙钰嘴角抽了下,“不错,是个办法。”
许怀义嘿嘿笑了几声,接着话题一转,“但靠这种法子筹措药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再者,粮食啥的也得跟上,这些都需要源源不断的银子……”
孙钰打断,“户部实在拨不出多余的银两了,你啊,别打老爷子的主意。”
更别想忽悠他去出头挨骂。
许怀义一脸被冤枉的表情,“师傅,您想哪儿去了?弟子咋可能会算计师祖?弟子只会帮师祖好不好?上回,弟子的提议,是不是证明有大用?”
孙钰,“……”
他没法昧着良心说那提议不好,便强行转移话题,“那你这次打算怎么帮你师祖?先说好,你师祖现在就缺银子,只要有银子,所有的烦忧尽可消除。”
许怀义双手一击,“这不就巧了嘛,弟子正好有个主意,能帮师祖弄来银子。”
闻言,孙钰半信半疑的挑眉,“真的?”
许怀义拍着胸口道,“弟子还能糊弄您?千真万确,只要您能说动师祖采纳我的这个主意,保管几天之内,户部的家底就能丰厚起来。”
孙钰定定的看了他片刻,见他确实不是开玩笑,好奇的问,“什么主意?”
许怀义走近几步,低声说道起来。
孙钰听的目瞪口呆。
许怀义说的很详细,尤其是对拍卖和盲盒的解释,这些新鲜名词,他得讲透了,不然孙钰领悟不到真谛,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就会打折扣了。
至于步骤,他便简略一说,户部不缺办事的官员,只缺来钱的点子。
最难的一步,是孙尚书愿意冒险去劝说建兴帝,虽说眼下朝廷穷的捉襟见肘,但身为帝王,让他去卖国库里的东西,多少还是有损点颜面的。
他说完后,见孙钰神情怔怔,试探的喊了声,“师傅?你说这主意妙不妙?”
孙钰反应过来,嗓子眼有点发干,喝了半杯凉茶后,才问,“你是怎么想的呢?”
许怀义特别不要脸的道,“就是灵机一动。”
孙钰,“……”
你这灵机一动,可能就会让为师再挨一顿骂,说不定还要挨揍。
不过,若是能说动皇帝,那这件事完全可行,几天之内,就能回笼一大笔银子,老爷子的烦忧,全都能解除了,朝廷上下,也能安稳了。
许怀义见他不语,以退为进,“师傅要是为难,就当弟子没说,实在不行,弟子再琢磨旁的办法……”
“还有旁的办法?”
“有肯定是有,但想在短时间内,就能弄来一大笔银子,那是不可能的。”
孙钰,“……”
是啊,眼下各种困局,最急缺的就是银子,只要银子到位,就能解决大半难题。
现在要的,就是一个快。
越快越不会乱套。
第322章 再次执勤二更
许怀义离开时,冲着孙钰真心实意的行大礼,言辞恳切,“师傅,辛苦您了,多劳多得,事情若办成,朝廷有没有褒奖不知道,但灾民肯定记您一功,老天爷也会看在眼里,好人有好报啊!”
孙钰头疼的摆摆手,撵着他赶紧走,灾民感激不感激的,他并不在意,他纯粹是心疼老爷子为银子的事儿愁的头秃,也心疼自己,又得上赶着挨骂去了。
许怀义回到教室,果然,这次愿意报名去执勤的学子不多,且几乎都是平民,有的是抱着同情的念头,有的是想着搏一把,万一打出名头呢?就能少奋斗好多年,还有的,则是想借此跟许怀义搞好关系了。
许怀义如今就是平民学生的代表,领头人,若能跟他结下几分香火情,以后有事也好张嘴求助,他们没钱没势,只能借力抱团取暖了。
许怀义心知肚明,也不生气,这就是人性,就算是他自己,难道就没私心私利了?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为难受累的只会是自己。
统计好人数,分好队伍,还是他们几个挑头组织,只这次少了乔怀谨。
许怀义见苏喆也去,还有点意外,娇养的大少爷,哪里能吃得来苦头?
谁想,苏喆冒着风雪,骑马与他并行,脸上虽被冻得青白,却没有一点不耐烦躁。
许怀义自此,对他高看了一眼。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城里几条主干道上的积雪都还没有清理出来,他们骑马踏雪而过,速度也不敢太快,两边的店铺,只开了小半,掌柜、伙计缩着身子在里面生火取暖,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偶有几个,也是匆匆而过。
不时,还能碰上几辆马车,沉重的车轮陷进雪堆里,走的分外艰难。
许怀义忍不住嘀咕,“这是多好的作秀机会啊,咋就没一个官员能抓住呢?”
京兆府、五城兵马司,甚至禁卫军,都可以挑些人手出来清理道路,好名声妥妥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