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359)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倒是那楚王世子一脸温和的笑,叫人有种如沐春风之感。

苏喆上前行礼,其他人只管跟着他照做。

照着规矩,见了礼,就该离开了,谁想元廷似乎对他们一行人很有兴致,拉着苏喆硬是闲聊了几句,还一一问了他们几人的名字,寒暄过后,才回了包间。

许怀义自始至终没抬头,表现的十分老实低调,只在元廷转身时,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眼。

嗯,看起来倒是人模人样,就是不知道内里如何。

下楼的时候,赵三友低声道,“楚王世子看着一点架子都没有,很礼贤下士啊,难怪在士林中风评那么好……”

元廷虽为皇室中人,但在国子监读了好几年,写的文章诗词,流传出去的不少。

苏喆笑而不语。

王秋生低声提醒,“皇室中人,咱们还是少议论为好。”

赵三友抿抿嘴,不吭声了。

许怀义好奇的问,“跟在楚王世子身边的那位公子,是谁啊?瞧着面生……”

苏喆接过话去,“平远伯府的二爷孟重楼。”

许怀义恍然“喔”了声,原来是他啊,随后又好奇,这位可是平安县主的亲爹,孟家人行事皆有用意,已经把孟家女塞进大皇子府当了侧妃,怎么还跟楚王府又扯上关系呢?

难道楚王爷俩后面混的也不差?

“想什么呢?”苏喆好奇的问。

许怀义笑了笑,随口道,“就是觉得,他们俩站一块儿,好像有点违和,感觉不是能玩到一块的人。”

苏喆闻言,若有所思。

从春水楼回到寝室后,李云亭问,“之前在包间里,青州灾民的事儿,你是故意说的吧?”

许怀义心里一动,面上还得装无辜,“没有啊,就是想到了,随口提一提。”

李云亭定定的看着他,虽然不说话,但眼神里道尽一切,他要是没发现,又怎么可能会配合?

见状,许怀义简直装不下去了,无奈的道,“看破不说破,还是好兄弟。”

闻言,李云亭眼里闪过笑意,“放心,我不给你宣扬,不过,你为什么说给苏喆听?是想让二皇子管这件事?可他未必愿意趟这浑水。”

见瞒不过,许怀义索性道,“登州的事情可能会牵扯到三皇子,而青州的灾民消失又可能和四皇子有关,这可是抓把柄的好机会,他就算察觉危险,也不一定能挡住诱惑。”

毕竟,在皇子们眼里,大皇子已经提早出局,其他皇子又小,不足为虑,只要扳倒了三皇子和四皇子,那皇位就只能是二皇子的了,况且,二皇子还是嫡子呢,简直再名正言顺不过。

苏家提早便在他身上下注,也是基于此原因。

李云亭点点头,“那你又为什么插手呢?你不是不站队吗?”

许怀义理所当然的道,“我是不站队啊,但我怕乱,登州那点民乱,派兵就能镇压,但青州无故消失的那些灾民,若是真被人利用,谁知道会捅出多大的乱子?我还想安稳的出仕呢,可不想等咱们站到朝堂上后,没精力保家卫国,净陪着某些王八蛋勾心斗角了,有那闲工夫,多想想咋让百姓吃饱穿暖多好。”

李云亭眉头动了动,“你是怀疑……有人借着灾民养兵?”

许怀义无语的瞥他一眼,“你知道有个词叫心照不宣不?”

李云亭翘起唇角,难得开起玩笑,“不是心有灵犀?”

许怀义夸张的搓搓手臂,一副受不了他的表情。

李云亭笑了笑,又问,“你估摸会有多少人?”

许怀义闻言,表情一下子凝重起来,“不知道,但光算灾民,起码也得有一万左右。”

他顿了下,继续道,“而且,我怕的是,这不是开始。”

谁知道对方啥时候养兵的啊?要是持续了数年,那兵力可不是小个小数目了。

李云亭意会,拧眉想了想,意有所指的道,“前年,南方还患过水灾,我记得,上报来的死亡数字,也不是个小数目……”

许怀义摆手,“别说了,越说越心慌,让二皇子查去,咱们不能碰,螳臂当车的事儿,绝不能干,能提醒一下,就是有良心了。”

李云亭揶揄,“那二皇子得谢谢你了?”

当了他的刀用。

许怀义丝毫不心虚,“他也是为了自己,左右,就是他们皇家的事儿,咱们是外人,不掺和。”

有好事想着师傅,那是自己人,有麻烦,当然是撇给外人了。

第316章 打脸二更

许怀义自诩是有好事儿惦记着师傅,却不知,他师傅正被亲爹骂的狗血淋头。

孙尚书骂完后,喝了一杯茶,才细细的问了一遍。

孙钰灰头土脸地重复了许怀义的话,心里暗暗决定,再也不当这传话筒了,啥便宜没占到,光捞着骂了。

老爷子有火气咋不冲着徒孙发去?又不是他提的建议。

孙尚书琢磨了片刻,忽的问道,“你觉得他的提议如何?”

孙钰头皮发麻,却还得硬撑着道,“儿子觉得,可以冒险一试。”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想要政绩,总不温不火的求稳妥,可抓不住机会。

孙尚书又问,“那你觉得他的目的是什么?”

孙钰斟酌道,“为了您,也为了登州的灾民?”

孙尚书淡淡瞥他一眼,“你还有脸给人家当师傅?你都不如他。”

孙钰,“……”

孙尚书哼了声,“他今晚请同窗去了春水楼?”

孙钰点点头,怕老爷子误会,还多替徒弟解释了两句,“不是他故意摆排场,是那几个人起哄架拢的,去了也就是吃饭而已,不沾染旁的,他那人在这方面老实的很,吃喝嫖赌唯恐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