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就是户部尚书,为此愁得都掉头发了。
许怀义道,“就不能发动大家伙儿捐粮吗?之前还有富户在城门口施粥,这几天也断了。”
要说高门大户家里缺粮,是谁都不信的。
孙钰叹了声,“这活儿太得罪人了,谁也不愿意挑头干,为什么城门口没人再施粥了?发生暴乱不安全是其一,其二,灾民越来越多了,如今便有好几万,据说,还有源源不断往京城来的,这么多灾民,谁家敢开了粮仓去救济?一点点的善心,谁都愿意发,为家里博取名声,可善心需要家族伤筋动骨了,那就没人愿意冒险了。”
“要是有人站出来挑头呢?”
“那就会有人跟随。”
许怀义点点头,没再说啥。
倒是孙钰见状,心里不太踏实了,试探着问,“怀义,你不会是有啥想法吧?”
许怀义一脸茫然,“我能有啥想法?我自己都是灾民,这才刚安顿下、吃了几顿饱饭而已,哪有余力去救济别人?”
孙钰半信半疑,“真的?”
许怀义笑道,“那肯定是真的啊,我顶多帮衬了一把村里人,其他的,可顾不上,喔,我倒也趁着眼下便宜,买了几个人,把他们安置到庄子上去伺弄田地了。”
孙钰“嗯”了声,“买几个奴仆使唤是可以。”
“放心吧,师父,学生肯定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孙钰意味深长的道,“为师不怕你添麻烦,只要你提前跟为师说一声就行,别打为师一个措手不及。”
许怀义心想,这事儿,还真保证不了呢,谁叫他有秘密。
晚上进了房车,许怀义并未提加训的事儿,他跟顾欢喜又仔细琢磨了一遍明天的流程,尽量做到不留任何破绽和漏洞。
翌日,京城便刮起了一则消息,宝灵寺的慧信大师在梦里得佛祖点拨,佛祖怜悯灾民受苦受难,让他为灾民们念经祈福,祈祷旱灾早日过去,灾民能有口饭吃。
这消息一出,一上午就传遍了全城,人人都知道慧信大师要为灾民念经,以祈求灾民能脱离水深火热,时间就在今天晚上,无数的灾民听闻后,开始蹒跚着往宝灵寺赶去,想离着佛祖近一些,好能多占点福气,在灾难中活下去。
精武学院里自然也听说了,中午在食堂,不少人都围着许怀义打听,毕竟,慧信大师为啥出的名,还不就是因为给湖田村超度,引得佛祖现身,这才让大家伙儿对他趋之若鹜、奉为得道高僧?
但此后,慧信大师再如何虔诚念经,都没有引来神迹出现,大家心心念念的佛光和唱颂没见到,除了失望遗憾,甚至有人已经疑心上了。
许怀义作为见证者,说的信誓旦旦,“真的有,我亲眼所见,这种事还能骗人?当时好几百人在场呢,一个骗人,还能所有人合伙造假不成?”
“那后来,再有人请慧信大师去,怎么就没有神迹了?”
“之所以叫神迹,那就是因为难得啊,每回念经都有神迹,佛祖不忙吗?哪能一召唤,佛祖就现身啊。”
第239章 心诚则灵一更
大家一想,咦,别说还挺有道理,佛祖是天上的神佛,多尊贵啊,哪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见一面,需得千难万难,千等万等,这才符合佛祖的身份。
众人被许怀义的歪理说服了,接着又好奇打听,“也不知道,今晚佛祖有没有空、会不会来?”
许怀义摊手,“那我就不知道了,等晚上看看呗。”
“这咋看?慧信大师在宝灵寺呢。”
“就是,这要是去了,晚上城门一关,可就回不来了。”
“而且难民都聚山底下,那么多人,也不安全。”
“没错,谁知道那些灾民会不会抢东西啊,听说他们饿的都没人性了,咱要是去,岂不是成了送上门挨宰的冤大头?”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很起劲,因为灾民的处境,让他们获得了隐秘不宣的优越感。
“听说,城门口有好几万灾民了,每天都有饿死的,身上连床席子都没有,直接拉去乱葬岗扔了。”
“不光是饿死的,还有被打死的呢,城门口那儿的血把地都染红了,京兆尹派了衙役用水冲了大半天才闻不见味。”
“听着真吓人呐……”
“这就吓人了?吓人的在后头呢,据说逃荒路上,走几步就能看到尸体,离着饿殍遍野、盗匪横行不远了。”
“最恐怖的是,已经有饿急眼吃人的了,易子而食,可不是杜撰的。”
“唉,真可怜啊……”
许怀义面无表情的听着。
赵三友低骂了声,“就他娘的知道瞎比比,说这些有屁用?真要是可怜那些灾民,拿出点粮食来去城门口施几碗粥也算积德行善了,总好过在这里假仁义。”
李云亭冷不丁问了句,“你家怎么没去施粥?”
赵三友自嘲道,“我爹说,不能出那个头,我家顶多算个小地主,有几个臭钱而已,比苏家,连给人家提鞋都不够格,更不用说那些高门大户了,他们都无动于衷,我家窜出来,算个啥?”
王秋生跟着苦笑道,“三友说得对,就咱们这身份,跟在别人后头还行,挑头的话,哪有那资格和能耐?”
李云亭没再吭声。
孟平小心翼翼的问,“怀义,现在的形势,真有那些人说的,那么严重了吗?饿殍遍野,盗匪横行,易子而食?”
其他人都看向许怀义。
许怀义咽下嘴里的食物,淡淡的道,“可能比这还严重。”
“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