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206)

作者:东木禾 阅读记录

对方有些意外,“原来你是逃荒到此的,如今在哪里落脚?”

许怀义道,“湖田村。”

对方明显是听说过湖田村的,故此听他这么说,神情很是讶异,“湖田村?那个被诅咒、有着不详名声的湖田村?”

俩人的对话,并未刻意压低声音,所以其他人也听见了,刚开始还没往心里去,毕竟都在答题呢,直到听见湖田村三个字,才都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许怀义神色自若的道,“学生初到京城,便被安置到那里,对那些传言所知不多,但安顿下后,学生和其他村民,倒是没什么异常感触,吃的饱,睡得着,日子还算自在,也或许是学生才疏学浅,窥不见全貌。”

对方清了下嗓子,虽然不想八卦,但他是真的好奇,难得碰上个湖田村人,肯定得打听一二,“也可能是宝灵寺的智信大师超度的功劳,据说,那天夜里佛光普照,方圆几里都看到了,亮如白昼,果真有此事?”

其他人也都好奇的看过来。

许怀义道,“不敢欺瞒大人,佛光普照确有此事,亮如白昼也说得过去,但方圆几里……属实夸大了,当时学生便在现场,实际上,只照亮了大约有十几米那么大的一块地方。”

绕是如此,对方还是不免惊叹出声,“那已经很厉害了,听说,当时还有佛家的唱诵之声,从遥远的天际传来,震耳欲聋、发人深省,经久不息,现场就点化了许多信男信女,可有此事?”

许怀义低着头,嘴角抽了下,“回大人,唱诵声确实有,但没有震耳欲聋那么夸张,也没有经久不息,实际上,大约持续了一盏茶的工夫,不过,唱诵声深远悠长、洗涤灵魂,倒是有的,学生当时听的时候,便深有感触。”

对方听完,意味深长的道,“你们的运气倒是不错。”

许怀义又不傻,哪会接这话?立刻谦卑的道,“都是佛祖保佑,皇恩浩荡。”

对方点了下头,没再拉着他聊,摆摆手,“去外面等着吧,下午就知道笔试成绩了,若能通过,再继续后面的考试,若不然,就只能等下次机会。”

“是,大人。”

许怀义离开后,对方才翻看起交上来的答卷,作为常年监考阅卷的先生,他对这些打算走武举的考生,早就不报太大希望了,虽说时下是要求文武并重,可真能做到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这才导致他们出题一年比一年简单,不如此的话,就没几个人能通过考试了,尤其是这些平民学生。

所以,当他看到许怀义的那把毫无美感的字迹时,一点不意外,不过,越往下看,倒是越稀奇。

咦?这题目答的正确率非常高啊。

他越看越满意,尤其是最后的题目,许怀义写的那篇文章,没啥文笔,但抛却锦上添花的文采,剩下的却有理有据,很是务实,这对武将来说,就足够用了,而且,也从中能看出许怀义在军事上的独特见解。

这是一个好苗子呀。

既然是好苗子,就得仔细护着,对方皱眉思索起来。

陆续,其他人也开始交卷,他翻看着,很快,又发现了几分答的不错的试卷,眼睛不由越来越亮。

笔试结束,所有的考生被带到了另一处宽敞的屋子,彼此都不熟悉,怕多说多错,都秉持谨慎言行,安静如鸡。

许怀义憋的够呛,心想,不会把他们关在这里,直到下午出成绩吧?

那得多无聊啊?

好在没一会儿便有人送了饭菜进来,食物的香气萦绕,打破了屋里的沉闷气氛。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武学院还免费提供午餐,且伙食标准还挺高,一荤一素,馒头随便吃,稀饭敞开了喝。

这对平民百姓来说,可真是太有好了。

许怀义打量了一圈,果然,好几个人的脸上都闪过惊喜,不过碍于场合,怕给学院留下粗鄙贪吃的印象,在努力克制着,不敢大快朵颐。

他低下头,用筷子扒拉着盘子里的菜,羊肉炖萝卜,白菜炒豆腐,大锅菜的口感,不难吃,但也算不上美味,倒是馒头蒸的不错,纯白面的,不掺和一点杂粮,白胖暄软,咬下去,满满的麦子清香。

只冲这一点,待遇就算不错了。

要知道,当下只有大户人家才能顿顿吃白面馒头,寻常百姓只有过年过节才会舍得拿出白面包饺子。

许怀义就着菜吃了俩馒头,喝了碗小米粥,便吃不下了,其他人跟他吃的差不多一样多,随后,有人来把盘子碗的撤了下去,又端了茶水进来,照顾的倒是很妥帖,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哪个流露出对他们这些人的鄙夷轻慢。

第182章 笔试通过二更

武学院的这番态度,让其他考生心里不由松了口气,初来的那点紧张多少散了些去,他们也不敢奢望能被同等对待,只要不轻贱他们就行。

权贵和平民之间,地位悬殊如同一条天堑,无法跨越,除非哪一天他们能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顶着莫大的压力,往这里来的原因。

许怀义却没有这份乐观,在他看来,这番举动,颇有些刻意之嫌,就像是为了安抚他们而做的,似乎怕他们吓跑了,可为什么呢?

这里又不是啥野鸡大学,难道还缺生源?

“在下赵三友,敢问兄台贵姓?”

左边挨着他坐的人,忽然主动跟他打招呼,许怀义还挺意外,看过去后,发现对方长的颇有些猛张飞的气势,脸上不由自主带了几分笑意,“原来是赵兄,幸会幸会,在下免贵姓许,许怀义。”